首頁 > 經典文史 > 揭祕中國古代的麪條史:兩漢魏晉的水煮麪到宋元羊肉掛麪

揭祕中國古代的麪條史:兩漢魏晉的水煮麪到宋元羊肉掛麪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人吃麪的歷史長達數千年。今天小編就爲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揭祕中國古代的麪條史:兩漢魏晉的水煮麪到宋元羊肉掛麪

我國最古老的面出現在什麼時候?

麪條的原材料是面,面由小麥磨製而成,那麼,小麥是什麼時候在中國出現的?

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孕育了兩河文明

揭祕中國古代的麪條史:兩漢魏晉的水煮麪到宋元羊肉掛麪 第2張

雖然我們食用小麥的歷史十分久遠,但實際上,中國並非小麥的原產地。兩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麥的地區,在長達8000年的時間裏,小麥由此處傳播到中亞、南亞、歐洲,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傳至中國。

如今,米和麪是我們最常食用的主食,但至少在秦以前,二者都不是普通人家能吃上的。因爲當時水稻和小麥的種植面積不大,單位產量不高,在各種糧食作物中比重很小,在先秦時期還屬於是珍貴的食材。普通人家不能經常吃到米和麪,那當時的人最常吃的主食是什麼呢?

有一個詞叫做“社稷”,代指國家江山,而其本來的意思是指兩個神——“社”指土神,“稷”指穀神,這裏的“稷”就是先秦時期古人最常吃的糧食之一,人們普遍認爲它就是現在的高粱或者小米。除此之外,我們還經常能在先秦文獻裏看到“黍”這個字,比如《詩經·碩鼠》就寫道“碩鼠碩鼠,無食我黍”。這個“黍”也是古人最常吃的主食,即黃米。

中國發現的最早的麪條就是用粟、黍做的。2002年,青海喇家遺址發現了一些麪條,根據學者檢測,這些麪條距今已有4000年的歷史,而且它是用小米和黃米做成的,因此嚴格意義上來說,它不是麪條,而是“米條”。更有趣的是,經過進一步檢測,學者在麪條上發現了一些油脂和動物的骨頭碎片,說明這是一碗“肉湯面”,可見我們的祖先對“吃”還是很上心的。

喇家遺址出土的4000多年前的麪條

順便一提,這碗麪不僅是中國境內出土的最早的麪條,也是目前世界範圍內的“第一碗麪”。

兩漢魏晉的水煮麪

世界上關於麪條最早的文字記載出現在東漢時期,當時有一部農業著作叫做《四民月令》,其作者崔寔(shí)就在書中提到,“距立秋,毋食煮餅及水溲餅”。這裏的“煮餅”、“水溲餅”應該就是麪條的原型,宋朝文人黃朝英在其著作《緗素雜記》中說,“餘謂凡以麪爲食具者,皆謂之餅,故火燒而食者呼爲燒餅,水瀹而食者呼爲湯餅,籠蒸而食者呼爲蒸餅”,意思就是說,但凡用面做成的食物,都可以叫做餅,比如,用火烤的就叫燒餅,用水煮的就叫湯餅,等等。

由此可見,崔寔所說的“煮餅”是用水煮過的某種麪食,雖然不似今天的麪條,但至少應該是面片湯一類的食物。

如果說東漢時期的麪條尚不成形,等到魏晉時期,麪條已經和今天的形狀差不多了。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曾介紹過“水引面”這種食物,他說,做水引面時,先把面揉成像筷子那麼粗,一尺一斷,放在水裏浸泡片刻,再在鍋邊把面揉成像韭菜葉一樣的細條,下鍋煮熟,便可食用。

《齊民要術》書影(部分)

除此之外,《齊民要術》同時還介紹了另外一種麪食——餺飥(bó tuō)。做這種食物時,先把面揉成像大拇指一樣粗,兩寸一斷,放在水中浸泡,然後再揉搓到極薄,下鍋煮熟。

水引:挼如箸大,一尺一斷,盤中盛水浸,宜以手臨鐺上,挼令薄如韭葉,逐沸煮。

餺飥:挼如大指許,二寸一斷,著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極薄,皆急火逐沸熟煮。非直光白可愛,亦自滑美殊常。

——《齊民要術》卷九

東漢的水引面應該遠不如今天的湯麪有味道

揭祕中國古代的麪條史:兩漢魏晉的水煮麪到宋元羊肉掛麪 第3張

我們可以看到,在魏晉時期,所謂水引,已經十分類似我們今天的水煮麪條了,而餺飥則更像是面片。

宋元時期的羊肉掛麪

宋朝,是一個“吃貨”的時代,《東京夢華錄》、《夢樑錄》這些記錄宋朝市井風情的著作中,隨處可見關於美食的記錄,麪條就是其中一種。

比如《夢樑錄》中就記載說,當時的麪食店裏,有大片鋪羊面、三鮮面、炒鱔面、卷魚面、筍潑刀、筍辣面等諸多種類的麪條。《東京夢華錄》裏也記載了插肉面、菜面等等。

素面如大片鋪羊面、三鮮面、炒鱔面、卷魚面、筍潑刀、筍辣面……皆精細乳麩(麪筋),筍粉素食。——《夢樑錄·卷十六·麪食店》

更有川飯店,即有插肉麪、大燠麪、大小抹肉淘……更有南食店,魚兜子、桐皮熟膾麴……吾輩入店,則用一等琉璃淺棱椀,毎碗十文,麪與肉相停,謂之『合羹』……又有菜麪、荷包、蘿蔔之類。——《東京夢華錄》卷四

這些面雖沒留下具體的做法,但單看名字,也會覺得好吃。我們足夠幸運,既能看到宋朝著作對於面的籠統性概括,也能看到元朝著作對於面的做法的詳細介紹。

蘑菇,忽思慧筆下“羊肉掛麪”的重要佐料之一

元朝時,元仁宗的飲膳太醫忽思慧曾在其作品《飲膳正要》中介紹了羊肉掛麪的具體配料:羊肉適量,掛麪六斤,蘑菇半斤,煎雞蛋五個,姜、鹹菜各一兩,各調料若干。

掛麪,補中益氣。羊肉一腳子,掛麪六斤。蘑菇半斤,雞子五個煎作餅,糟姜一兩,瓜薺一兩。右件用清汁中下胡椒、鹽、醋調和。——《飲膳正要》

可見在宋元時期,麪條已經從兩漢時期那種簡單的水煮麪進化成了有配料、有豐富味道的家常美食。

明清時期的湯麪

麪條發展至明清時期,已經呈現出“百家爭鳴”的態勢,面的配料也愈加豐富。

舉例來說,清朝時,大美食家袁枚曾在其著作《隨園食單》中把“主食點心”這一類獨立成篇,其中,麪條佔了很大的比重。

《隨園食單》,古代烹飪著作,作者袁枚

《隨園食單·點心菜》的第一道菜,就是一種麪條——鰻面。先把一條大鰻魚處理乾淨,蒸爛,拆去魚骨,把魚肉和入面中,再加入一點雞湯,把面揉成麪皮,用小刀劃成細條,面就準備好了。

煮麪的湯也很有講究,要用雞湯、火腿汁、蘑菇汁一起熬成。湯熱後,下面,煮熟,便可食用。

大鰻一條蒸爛,拆肉去骨,和入面中,入雞湯清揉之擀成麪皮,小刀劃成細條,入雞汁、火腿汁、蘑菇汁滾。——《隨園食單·點小菜·鰻面》

加入鰻魚肉和雞湯後,原本沒有味道的麪條也就變得鮮美,再加上用各類湯汁熬成的湯,想必這道鰻面應該是極其美味的。

除此之外,《隨園食單》中還記載了溫面、鱔面、裙帶面、素面等多種麪條,但比較下來,筆者覺得最美味的還應是鰻面。總而言之,在清朝,麪條種類極其豐富,而且,類似鰻面這種做工繁瑣,味道鮮美的麪條,足以被評爲是一種難得的美食。

總結

中華大地雖然不是最早馴化小麥的地區,但在長達數千年的時間裏,生活在這裏的人們創造出了成百上千種味道鮮美的麪條。從水煮麪到三鮮面,從羊肉面到鰻面,一種種菜品不僅體現了中國人對美食的追求,更是古代先民勤勞與智慧的另一種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