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唐朝武舉後爲什麼會名將稀少?原因是什麼

唐朝武舉後爲什麼會名將稀少?原因是什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朝武舉後爲什麼會名將稀少,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歷史上一直不乏文人論兵之事,但總體而言,兵學論壇始終被統兵將領佔據。如孫武、曹操之流,久歷戰事,戰場經驗豐富,其兵學著作容易被世人接受。而文人大多缺乏軍旅經驗,對於征戰沙場之事不甚瞭解,即便是涉足軍事領域,其兵學著作也往往缺乏可信度,人微言輕。加之中國歷史上文人士大夫多接受儒家教育,兵儒不同道,儒家對於兵家的否定態度長期影響着士大夫的價值觀,使得他們對“卑理通俗”的兵學著述大都抱着不屑一顧的態度,恥於言兵。

唐朝武舉後爲什麼會名將稀少?原因是什麼

中國傳統兵學形成於春秋戰國時期,至秦漢時,中國兵學經過一系列的整理,取得了一定進步,開始形成“兵書四種”的定論。漢魏之際,曹操等註解《孫子》、諸葛亮總結傳統兵學,都對中國兵學的發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更迭頻繁,階級、民族矛盾尖銳,社會動盪,士人崇尚玄學空談,以及道教、佛教的興盛,都給兵學的發展帶來巨大阻力,中國傳統兵學進入低谷。唐宋時期,隨着國家統一的實現,思想文化的整合,以及國家對武學的大力弘揚,中國兵學達到了空前的學術高峯。這一時期,統治者設立武廟,重建武舉制度,加強軍事教育,組織編纂軍事教材《武經七書》,爲兵學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政策保障。

戰爭伴隨人類發展,任何時期都不可荒廢武備,故而統治者設置武廟,以示國家對軍事人才的重視。正如宋代樑周翰所言:“原其用意,蓋以天下雖大,不可去兵;域中有爭,未能無戰。資其佑民之道,立乎爲武之宗,凱張國威,遂進王號。”同時“使天下之人入其廟,登其堂,稽其人,思其道”,提高國民的軍事意識。

唐朝武舉後爲什麼會名將稀少?原因是什麼 第2張

唐宋時期對武學的重視,不僅體現在設立武廟,還具體到相關科舉制度。對軍事人才的選拔方式,最早與文士大致相同。先秦時期,運用舉薦的方式,《禮記》所謂“射禮”,即武舉的濫筋。漢代實行察舉制,多以舉薦的方式,選拔武猛之士。隋唐代推行科舉制,以制舉的方式,選拔武略之士。具體到唐代,軍事方面的制舉,始於貞觀時期。貞觀三年(629)四月,唐太宗下詔:“白屋之內,間閻之人,但有文武才能,灼然可取,或言行忠謹,堪理時務……亦錄名狀,官人同中。”此後,有唐一代歷朝都有詔舉武臣的做法,甚至專門頒發詔令,按照不同需要選拔軍事人才。據各類典籍記載,與兵學相關的制舉科目,主要有將帥、武足安邊、知謀將帥、軍謀越衆、才兼文武堪任將帥、軍謀出衆武藝絕倫、識洞韜略堪任將帥、軍謀宏遠材任將帥等。

雖然從貞觀始唐朝廷不斷有武舉制度出臺,但是,作爲常舉制度,武舉始創於武周時期。《唐會要》卷五十九記載:長安二年正月十七日放:天下諸州宜教武藝,每年準明經、進士貢舉例送。據此可知,武則大頒佈救令,要求各州教習武藝,每年依照明經、進士科的做法,向朝廷推薦軍事人才,參加武舉考試。武舉由此成爲常舉科目。根據相關的規定,考試內容有七項:長垛、騎射、馬槍、步射、材貌、言語和舉重。每一項都有對應的評判標準。

唐朝武舉後爲什麼會名將稀少?原因是什麼 第3張

武舉,其試用有七:一曰長垛,入中院爲上,入次院爲次上,入外院爲次。二曰馬騎射,發而並中爲上,或中或不中爲次上,總不中爲次。三曰馬槍,三板四板爲上,二板爲次上,一板及不中爲次。四曰步射,射草人中者爲次上,雖中而不法、雖法而不中者爲次。五曰材貌,以身長六尺已上者爲上,已下爲次。六曰言語,有神采堪統領者爲次上,無者爲次。七曰舉重,謂翹關,率以五次爲上第。由此可見,唐代武舉考試主要測試騎射、臂力和槍法,強調實際的軍事技能,而非軍事理論。

所以唐朝後期盛產武夫,但是缺乏大將,也是這種制度的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