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文翁:漢景帝時期蜀郡太守,最早在地方興辦官學之人

文翁:漢景帝時期蜀郡太守,最早在地方興辦官學之人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漢代最早興辦地方官學的,當推漢景帝時蜀郡太守文翁。文翁爲改變蜀地文化落後於中原的狀況,親自挑選了10餘名聰敏有材者,派到京城,有的隨博士學習,有的學習法律。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文翁:漢景帝時期蜀郡太守,最早在地方興辦官學之人

他節省府庫開支,購買蜀中特產贈給博士以表酬謝。幾年後這些人學成歸蜀,文翁均予以重用。他又在成都建起學舍,招收下屬各縣的子弟入學,免除他們的徭役,弟子學成後,從中擇優選拔錄用。

文翁平時巡視各縣時,讓高材弟子隨行,代爲傳達教令,以此給弟子增添榮耀。於是各地吏民爭先恐後遣子求學,甚至不惜出重金謀取弟子資格,蜀地勸學重教的風俗從此形成。

漢武帝即位後,推廣文翁興學的作法,“乃令天下郡國皆立學校官”西漢末王莽執政時,於3年按地方行政系統設置學校。郡國一級設“學”,縣、道、邑、侯國一級設“校”,各配備經師2人。鄉一級設“庠”,鄉以下的基層單位“聚”一級設“序”,各配備《孝經》師1人。

文翁:漢景帝時期蜀郡太守,最早在地方興辦官學之人 第2張

東漢前期地方教育相當發達,班固《兩都賦》中讚頌“四海之內,學校如林,庠序盈門”,正是當時地方學校昌盛的寫照。

地方官學與社會發展

漢代地方官學的教師是郡國文學掾史。文學官多由學者名流擔任,除作爲郡國長官的學術顧問外,在有地方官學之處,也從事教授諸生的活動。

漢代碑刻文學中有許多關於地方官學的記載。例如《蜀學師宗恩等題名碑》文中,除列有文學掾外,還有《易》掾2人、《尚書》掾3人、《詩》掾1人、《禮》掾2人、《春秋》掾1人、文學孝掾(疑即掾《孝經》掾)1人,有專經教師從事教學的分工,已與太學相似,當然只是在文教事業發達的地區才能達到這種規模。

文翁:漢景帝時期蜀郡太守,最早在地方興辦官學之人 第3張

地方官學的主要任務是作爲本地從事禮教活動的中心場所。如韓延壽在潁川(今河南禹縣)“修治學宮,春秋鄉射,陳鐘鼓管絃,盛開降揖讓”。李忠在丹陽(今安徽宣城)“起學校,習禮容,春秋鄉射,選用明經”。

衛颯在桂陽(今湖南彬縣)“修庠序之教,設婚姻之禮”。都是以地方官學的禮教典範來推動社會風尚的轉變,培養學術人才僅爲其次。

漢代地方官學師資的學術水平一般偏低,且興衰無常,與中央官學沒有銜接措施,朝廷對地方官學也沒有考試升遷的專門措施,因此各地有志於求學上進的人,均力爭赴京城太學去學習深造,或投拜於有學術造詣的私家大師門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