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司馬氏執掌下的魏國爲何能滅了蜀國和吳國,從而一統天下呢?

司馬氏執掌下的魏國爲何能滅了蜀國和吳國,從而一統天下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8.5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真的瞭解曹魏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古代每個國家的人才儲備直接影響你這個國家能走多遠。魏國、吳國和蜀國三國鼎立的,但是最後也逃脫不了被魏國統一的局面,這真是因爲吳蜀缺乏人才,諸葛亮和孫權死後就開始鬥爭不斷,並不想魏國沒了曹家還有司馬家族能站出來主持大局。所以吳蜀被滅幾乎也是註定發生的事情,就看時間長短,或許用時還長了一些。

司馬氏執掌下的魏國爲何能滅了蜀國和吳國,從而一統天下呢?

三國後期,魏、吳、蜀並立抗爭的局面因三方力量的消長變化而漸趨崩潰。其中,魏國自明帝曹睿死後,齊王曹芳爲帝,大權旁落在司馬懿手中。司馬懿死後,子司馬師、司馬昭相繼執政。司馬氏父子一方面大力清除曹氏勢力,籠絡士族,並經過幾次廢立皇帝事件,準備代魏自立;同時,他們還注意招攬人才,移民實邊,繼續曹操的辦法,推廣屯田,並興修水利,使魏國在司馬氏的掌管下,政治穩定,經濟發展,軍事力量十分強大。相比之下,蜀國自諸葛亮死後,蔣琬和費禕輔政,他們遵行諸葛亮的既定方針,團結內部,又不輕易用兵,曾一度使蜀國維持着比較穩定的局面。及蔣琬、費禕之後,姜維執政,多次對魏用兵無功,消耗了國力。特別是後主劉禪,自諸葛亮死後,更加昏庸無道,貪圖享樂,不理朝政,宦官黃皓乘機取寵弄權,結黨營私,朝政日非,連姜維也因怕被害,自請到沓中(今甘肅甘南州舟曲西北)種麥以避禍。至此,蜀國的基礎已大大動搖。這時的吳國,因孫權死後,內爭迭起,社會矛盾更加尖銳,多次攻魏也多以失敗告終。吳國的實力大大削弱了。

魏能滅蜀,在於前者在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方面優於後者,但戰場上的勝負,又與雙方的指揮、謀劃直接有關。這樣,在三國中,司馬氏掌政下的魏國,勢力最強,具備了滅吳、蜀,統一天下的條件。

司馬氏執掌下的魏國爲何能滅了蜀國和吳國,從而一統天下呢? 第2張

魏元帝曹奐景元三年(262年),執政的魏大將軍司馬昭,分析了當時的局勢,認爲蜀國已經"師老民疲,我今伐之,如指掌耳",決定採取"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後,因巴蜀順流之勢,水陸並進"滅東吳的方針。爲此,魏任鍾會爲鎮西將軍,都督關中,作伐蜀準備。同時揚言要先攻吳,以迷惑蜀國。姜維聞訊,忙把情況上報劉禪,建議派兵把守陽安關口(即陽平關,在今陝西寧強西北)和陰平(今甘肅文縣西北)的橋頭,作好防備。但昏庸的後主只寵信宦官黃皓,黃皓則相信鬼巫之說,以爲魏軍不會進攻,劉禪信以爲真,把姜維的建議,置之腦後,連羣臣都不讓知道。

景元四年(263年)夏,魏"徵四方之兵十八萬",分三路進攻蜀國:徵西將軍鄧艾率兵3萬多,自狄道(今甘肅臨洮)向甘鬆(今甘肅迭部縣東南)、沓中,進攻駐守在此的姜維;雍州刺史諸葛緒率3萬多人馬,自祁山(今甘肅禮縣祁山堡)向武街(今甘肅成縣西北)、陰平之橋頭,切斷姜維後路;鎮西將軍鍾會率主力10餘萬人,分別從斜谷(今陝西眉縣南)、駱谷、子午谷(在今陝西西安南),進軍漢中。

司馬氏執掌下的魏國爲何能滅了蜀國和吳國,從而一統天下呢? 第3張

蜀國後主見魏軍真的來攻了,才倉卒應戰,忙遣右車騎將軍廖化率一支人馬往沓中,增援姜維;派左車騎將軍張翼和輔國大將軍董厥率另一支人馬到陽安關防守漢中的外國據點。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