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歐陽修爲何怒斥包拯不廉潔?包拯最後的死因是什麼?

歐陽修爲何怒斥包拯不廉潔?包拯最後的死因是什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包拯的故事大家喜歡嗎?今天小編就爲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包拯不廉”,北宋文壇領袖歐陽修上書彈劾包拯,一石激起千層浪,歐陽修又爲何直斥包拯不廉呢?

包拯出身官宦之家,自幼得父母言傳身教,遂養成忠誠厚道之品行。北宋仁宗五年,包拯考中進士,其仕途開端就由知縣做起。

“清心爲治本,直道是身謀”一直是包拯自勉之信條,其心中只有國家社稷百姓民生,遂一心爲民請命敢於犯上直諫,從不顧惜自己的安危與名聲。

包拯既沒有傳說中龍虎鍘,也沒有傳說中的尚方寶劍,可其爲百姓審奇獄斷冤案一樣法不容情,成爲可以救百姓於水火,可以爲百姓伸張正義的青天大老爺。

包拯不苟言笑,尤其對欲向其行賄之人更是一臉陰沉。包拯之剛正硬性,就連皇親國戚都怵其三分,遂民間傳言只有閻王老爺與這個鐵麪包老頭用錢買不通。包拯就憑着如此清正廉潔忠君愛民之心,一路升遷至開封府尹。

歐陽修爲何怒斥包拯不廉潔?包拯最後的死因是什麼?

話說北宋仁宗朝管理財政的三司使張方平,利用權力之便趁機以超低價格謀奪他人豪宅,後因事主出事而曝光。

包拯聞知此事,自覺三司使乃管理國家錢財要職,容不得一絲貪念,遂大力彈劾張方平。隨之仁宗免去張方平之職,又任命宋祁爲三司使。

可包拯卻覺得宋祁雖沒有貪污之實,但還有生活糜奢等諸多毛病,也不是三司使合適人選,遂又彈劾宋祁,嚇得宋祁不等仁宗發話主動請辭。

三司使位置再次出現空缺,張方平有才無德,宋祁馬馬虎虎還行卻有生活小節等問題,仁宗思謀良久也只有清廉自律的包拯是最佳人選。

於是宋仁宗立刻宣佈包拯繼任三司使,包拯性格直爽未做推脫即接任此職。朝野爲此一片譁然,這也成爲歐陽修彈劾包拯不廉恥之因。

歐陽修爲何怒斥包拯不廉潔?包拯最後的死因是什麼? 第2張

其實歐陽修亦是清廉之臣,他彈劾包拯並無私人目的。只不過歐陽修更注重名聲,注重自己在別人眼中的樣子。由此歐陽修認爲包拯強勢彈劾兩任三司使下臺,而自己未謙虛推讓就直接上任,不僅給世人留下倨傲不懂禮儀之感,亦是取了不該取的東西。

歐陽修歷經宦海沉浮,自知官場險惡,其彈劾包拯亦是深怕其被政敵抓住把柄詬病,遂給予提醒以迴護包拯周全。

雖然包拯感覺歐陽修所言有些道理,並請辭回家休息了一段時間,但宋仁宗找不到三司使合適人選,最終依舊由包拯擔起重任,而且包拯做的也相當稱職。歐陽修看到包拯安全度過了輿論風險期,遂也就不再反對包拯擔任三司使了。

包拯從不重視名聲等虛的東西,只要自己認爲對的東西,自己認爲於國於民有利的事情,不管別人怎樣看都會堅持去做。

包拯心中沒有虛無名聲掣肘,相比歐陽修而言是更爲純粹的廉潔之臣。由此宋仁宗對包拯爲國爲民不畏強權的剛正大爲讚賞,一直信任重用包拯。

歐陽修爲何怒斥包拯不廉潔?包拯最後的死因是什麼? 第3張

包拯年近七旬時已官至樞密副使,卻依然夜以繼日操勞國事,終有一天口吐白沫暈倒在朝堂之上。

宋仁宗聞聽包拯病倒心急如焚,遂親派太醫診治並送來湯藥。可包拯病症未見任何起色,其彌留之際給只有五歲的兒子包綬留下家訓遺囑:如果包氏子孫日後爲官貪污枉法,不能寫入包家族譜,死後不能葬入祖墳。並要將此家訓刻在院中照壁,以便日夜提醒訓誡子孫。

從發病到去世只有短短13天,千古忠臣包拯撒手人寰,享年只有64歲。包拯生前爲民不懼權貴得罪人太多,家人深怕有人報復盜墓,遂造了21口棺材,送殯之日同時擡出四方城門,然後分散建造21處墳墓 。

無人知曉何處纔是包拯真正葬身之處。直到包拯去世九百餘年後,我國才發現了真正包公墓,並通過高科技檢驗證實墓中骨骸確實是包拯,但發現其骨中汞元素含量遠超正常人指標。難道古已有之的有關包拯被人毒害致死的傳言是真的嗎?

歐陽修爲何怒斥包拯不廉潔?包拯最後的死因是什麼? 第4張

宋仁宗下毒說

有傳言稱宋仁宗在包拯病後賜湯藥將其毒殺。但我們查找史料典禮尋不到宋仁宗想加害包拯的蛛絲馬跡。

宋仁宗就是傳說狸貓換太子,被包拯打龍袍的那個皇帝。可歷史上真實的宋仁宗卻是屈指可數以仁治國的有道明君,對包拯直言冒犯之言從不以爲逆。

有一次宋仁宗寵妃張貴妃吹枕頭風,想爲叔叔張堯佐謀個宣慰使的肥差。話說張堯佐爲官並不貪婪,可包拯卻覺其天資平庸,不能勝任宣慰使重擔,遂連續七次上書堅決反對張堯佐擔任宣慰使。

據說當時包拯侃侃而談,唾沫星子噴了仁宗一臉,氣的仁宗臉色變得慘白,以致君臣關係一度弄得很僵。但是宋仁宗並未發怒,反而聽從包拯諫言撤銷了張堯佐的任命。宋仁宗面對哭鬧不止的愛妃,也只能無奈的說一句:“你想爲叔父謀求個肥差,卻忘了御史是鐵面包拯啊!”。

既然宋仁宗被包拯當衆直諫弄得如此下不來臺,都未治包拯不敬之罪,那他在包拯老病之時又有何必要加害呢?

歐陽修爲何怒斥包拯不廉潔?包拯最後的死因是什麼? 第5張

更何況包拯就是宋仁宗爲鞏固江山社稷豎起的一面標杆旗幟,包拯威名遠揚離不開宋仁宗的信任支持。宋仁宗與包拯不僅是君臣,更像惺惺相惜互相成全的朋友。

而且北宋仁宗朝能涌現出大批諸如歐陽修、范仲淹等名垂千古之臣,皆離不開宋仁宗之仁德。那麼於情於理,宋仁宗這樣的仁君要害包拯不符合正常邏輯思維。

我們再看包拯死後,宋仁宗不但悲痛欲絕,命全部官員放假一天全到包府弔唁,同時又給包拯兒子包綬加封官職,並賜包拯孝肅之名。

我們試想如果宋仁宗毒殺包拯,爲何善待包拯家人?爲何如此悲痛欲絕?又爲何賜給包拯“孝肅”這樣高級評價?

再高明的演技,亦演不出那種失去朋友後痛徹心扉的悲傷。我們從仁宗在包拯死後表現來看,宋仁宗毒殺說不可信,這只是一個毫無根據的懷疑,根本站不住腳。不然宋仁宗就是演技超乎常人的天才演員。

歐陽修爲何怒斥包拯不廉潔?包拯最後的死因是什麼? 第6張

仇家下毒說

也有人覺得包拯病程只有短短13天,而且包拯骨中汞元素含量超標,有可能就是其仇家毒殺。不過現代考古學家經過高科技手段再次檢測,對包拯被人害死說存疑。

汞在古代來源除了砒霜,就是硃砂。砒霜所含主要成份是砷元素,可包拯骨骸中並未檢測出砷元素,遂就剔除了包拯因砒霜中毒的可能性。

隨後考古學家再次對包拯骨骸中汞超標問題多方檢測求證,確定包拯屍體中汞應來源於硃砂。

古代經常在死者棺槨中放入硃砂防腐,以保持死者容顏不腐。由此宋仁宗痛失愛臣不忍其腐爛爲泥,遂下令將硃砂放入包拯棺材中防腐,應屬高概率事件。

再有硃砂還有中藥功效,小劑量硃砂可以治療疾病。後又經考古學家多方檢測並查閱典籍求證,包拯生前確實服用過含有硃砂成份的中藥。

由此如果硃砂作爲防腐劑或中藥被使用過,包拯骨骸中必然會汞含量超標,那麼包拯就不是直接死於汞中毒,不是被人毒殺,大概率屬於正常的生老病死。

我們根據硃砂素有清心安神之功效,再結合包拯病發時的症狀推測,包拯大概率屬於老年心臟病猝發。更何況包拯心底無私,在當時民間早已是神一般存在,縱使其得罪再多人,可誰又敢加害如此不懼鬼神剛正不阿之人呢?可見包拯確應死於正常的老年性心臟病之類疾病。

包拯一生嫉惡如仇蒼天可鑑,其爲國爲民奮鬥到最後一息終得善終。包拯逝後,包氏家訓代代相傳,其子包綬及後世子孫皆清廉爲官清白做人,包公精神也已成爲中國歷史文化的一種主流精神價值觀。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