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乾隆年間甘肅貪污案,被稱爲“千古奇案”的原由是什麼?

乾隆年間甘肅貪污案,被稱爲“千古奇案”的原由是什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8.6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關於乾隆年間甘肅貪污案的事蹟你知道嗎?下面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乾隆四十六年,甘肅地區查出了一起清朝開國以來最大的貪污冒賑案,此案牽扯之廣,涉及到總督、布政使及以下道、州、府、縣各級,涉及金額前所未見,除甘肅一地外,波及達直隸、盛京、江蘇、浙江、雲南等省,連乾隆都震驚,直呼稱其爲“從來未有之奇貪異事”。

乾隆年間甘肅貪污案,被稱爲“千古奇案”的原由是什麼?

此案之所以奇,是因爲這是一個案中案,一案牽出一案,且越來越大,最後成爲一件涉及全國性的大案,最初的引線是一件小案,乾隆四十六年夏天,天氣炎熱,一個衣帽店的店主張度仲在烈日下敲開了九門提督衙門的門,說要報案,理由是幾天前有一個老主顧來寄託一件衣服,來人心事重重,茶都不喝一杯就走了。

這讓經驗老到的張度仲起了疑心,在整理衣服時,發現裏面居然暗藏着六十根金條,這讓張度仲着實吃驚,要知道,他這位老主顧的後臺來頭可不小,乃是現任甘肅布政使王廷贊,而此時京城正在風傳甘肅捐監積弊,老皇帝下令要徹查此事,王廷贊和他舊上司、原甘肅布政使王亶望都在調查文件之中。

張度仲思量再三,決定將此事告知九門提督英廉,讓朝廷去處理,英廉乃漢軍鑲黃旗人,其孫女爲當朝鉅貪和珅之妻,而和珅此時也正依照皇帝安排,調查甘肅官員貪污舞弊的事,六十根金條、王廷贊、甘肅這些情況一進他耳裏,自然就是久旱逢甘,英廉立刻發佈通緝轉移金條的人,在各處設下關卡,並快馬加鞭,把此事告訴了正在避暑山莊的乾隆皇帝。

面對乾隆的質問,王廷贊只是說了這金條是他在甘肅換來,準備拿到京城換成銀子,作爲軍需儲備的,由於當時清廷正在平定回民蘇四十三起義,急需軍備,而王廷贊之前就以個人名義捐了四萬兩白銀,這自作聰明的舉動讓心思縝密的乾隆皇帝開始懷疑這位向有清廉之名的甘肅布政使。

乾隆年間甘肅貪污案,被稱爲“千古奇案”的原由是什麼? 第2張

由於清承明制,各級官員俸祿並不高,即使是一品大員,每年的俸祿也只有一百八十兩、祿米一百八十斛,俸祿低微也使得清朝自康熙晚年官吏貪腐成風,雍正皇帝有“抄家皇帝”之稱,爲了杜絕貪污害民,於是在原定的俸祿之外再加“養廉銀”制度,額度比俸祿要高出數十倍,像王亶望這樣的總督級別大員,每年的養廉銀也不過一萬三千兩。

而王廷贊就任布政使不到四年,這個崗位的每年養廉銀不過五千兩,時局好的話可到九千兩,加上原本的俸祿,四萬兩白銀需要王廷贊四年來不吃不喝、毫無消費支出才能勉強存下來,可這明顯就是不可能的事,現在再加上這價值近五百兩白銀的六十根金條,王廷贊就是指天立誓,也沒人會相信他一身清白了。

早在前任總督王亶望還在職的時候,乾隆皇帝就對甘肅一帶的情況起了疑心,起初清朝爲了應付災情導致糧食難收,經濟不振,自順治時期起就建立了一個捐監製度,規定凡是各地願意取得學歷資格的讀書人,都可以向當地衙門交納一定的谷糧,一旦遇到災荒時就可以用這些糧來快速救濟災民了。

不過“捐監”制度到了乾隆年間已是弊端叢生,除了糧食之外還可以捐銀子、布匹等物,稱爲“折色捐監”,而捐糧爲“本色捐監”,糧食存儲、轉運、販賣麻煩,所以官員們無利可貪,可是銀子、布匹就不同了,有多少要多少,所以也引出了很多地方出現了貪污捐監案。

乾隆強制將“折色”全部變回“本色”,但這樣一來官員的積極性又不高了,收起來的捐監成色差,額度還不夠朝廷下達的一半,後期乾脆直接廢除了“捐監”制度了。

甘肅的重開捐監,是在乾隆三十九年,由陝甘總督勒爾謹提議,並得到乾隆肱骨大臣于敏中力推,最後由乾隆批准的。

之後,在勒爾謹和布政使王亶望的主持處理下,甘肅一帶僅半年就捐了監生近兩萬名,收監糧八十三萬石,這讓乾隆起了疑心:甘肅自古以來地貧民窮,怎麼可能僅半年就得到如此多的存糧?於是乾隆下諭旨,一面表揚王亶望的政績,一面提出“四不可解”疑問,要求勒爾謹調查解釋。

乾隆年間甘肅貪污案,被稱爲“千古奇案”的原由是什麼? 第3張

在兩人的配合下,乾隆稍微釋疑,看着老皇帝好騙,王亶望又開始捏造甘肅大旱的謊言,侵吞朝廷發下來的賑災款,爲了應對朝廷特有應付災情的機制,王亶望以金錢利誘,將整個甘肅省所有官員全部拉下水,所有人都配合着王亶望欺騙乾隆,一騙就是數年,直到乾隆四十五年,乾隆皇南巡時,王亶望自作聰明,建了一所奢華異常的大宅子招待乾隆,將乾隆的思緒又調回到了六年前的“四不可解”之中。

此後王亶望轉任浙江布政使,大學士阿桂在巡視海塘工程時,發現了當地有官員貪贓枉法的行爲,此事自然與主管財政的布政使王亶望脫不開關係,而就在調查即將開始時,王亶望又自作聰明,自請上書,罰五十萬兩白銀贖罪,這飛來鉅款,乾隆自然笑納。

可前面也說過,王亶望多次交出與自己俸祿、養廉銀不符的鉅額款項,讓乾隆愈加懷疑,在王廷贊六十根金條轉移案發生時,乾隆已經派了心腹大臣阿桂和李侍堯前去調查甘肅的實際情況,最後一調查,情況嚇到了阿桂等人,連遠在熱河的乾隆也爲之震驚。

原來自王亶望在甘肅任布政使時,就以備糧爲由加捐監糧,並暗中以“折色捐監”取代“本色捐監”,也就是隻收銀子,然後做賬,摺合成谷糧上報給朝廷,他最早報告的八十萬石糧食,其實穀倉裏一粒糧食也沒有,全部進了甘肅官員的口袋,此後王廷贊到來接任,更是變本加厲,將捐監的數額提高了一兩,一年就收了七十萬兩白銀。

乾隆年間甘肅貪污案,被稱爲“千古奇案”的原由是什麼? 第4張

案情調查過程十分繁瑣,就不贅言了,此案調查清楚後,由乾隆發佈諭旨,王亶望立刻斬首,勒爾謹賜自盡,王廷贊判絞監侯,于敏中由於雖死不赦,移出賢良祠,而除了三個主犯外,甘肅一省數百名官員皆貪,若按清朝規定,貪污一千兩以上者斬立決,則整個甘肅必爲之一空,最後乾隆將貪污金額調高至兩萬兩,但即使這樣,被判流放者四十六人,被處斬首者高達五十六人。

此案被稱爲千古奇案,但說到底還是乾隆自己的用人不當和清楚制度的衰敗,就在王亶望案之後,因抄王亶望財產而落馬的,又有數名政府大員人頭落地,歸根究底還是因爲乾隆爲人好大喜功,喜用貪官所致的,而除去王亶望、王廷贊等人之外,乾隆身邊的千古第一貪和珅,也因爲此案而高升,乾隆禁貪,恨貪,可偏偏他身邊就出了一個和珅,也已經說明了問題的癥結所在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