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多爾袞重用的德國傳教士:湯若望是何人?

多爾袞重用的德國傳教士:湯若望是何人?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他是德國人,是神聖羅馬帝國的耶穌會傳教士,天主教耶穌會修士、神父、學者。

他被順治帝尊稱爲“老爺爺”,康熙朝封爲“光祿大夫”,官至一品。

他在中國生活了47年,歷經明、清兩個朝代,是繼利瑪竇來華之後最重要的耶穌會士之一,逝世後安葬於北京利馬竇墓左側。

他是湯若望。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一,才華初顯

湯若望,出生於德國科隆,從小就聰明好學。16歲被當地耶穌會教區推薦到羅馬德意志學院學習。

三年後,他學完了哲學、古典文學、數理天文學等全部課程,特別是在數學和天文學方面,顯示出他的潛力和才華。也就是在這裏,他第一次接觸到伽利略的望遠鏡,並對此產生濃厚的興趣。

之後他加入耶穌會,並在靈採研究院,探索着不斷髮展着的新科學,尤其是天文學和數學。他欽佩利瑪竇在中國採取“合儒”的傳教策略,竭力把天主教義與中國的儒家文化相結合。

而當他聽說利瑪竇神父以其數學天文學的智慧,驚倒了中國人,並且受到皇帝的優禮和敬重,爲上帝的教會開拓了新的信仰領域時,他爲西方的數理天文在中國獲得這樣的價值而欣喜若狂。

晉升爲神父後,在金尼閣的帶領下,湯若望等22名傳教士,以葡萄牙政府的名義派遣,從里斯本啓航東渡,來到中國澳門。

二,入鄉隨俗

利瑪竇入鄉隨俗,脫下僧袍,換上儒服,住進中式房屋,並潛心研究中國經史和倫理,尋找其中東西方文化的融合點。

多爾袞重用的德國傳教士:湯若望是何人?

他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又熟讀漢文典籍,所以贏得了中國文人士大夫的好感和信任,從而達到其傳播信仰的目的,這也是利瑪竇開創的“合儒超儒”的傳教策略。

此時的明朝處於內憂外患之中,朝廷派人到澳門向葡萄牙人購買大炮。滯留澳門的傳教士們以軍事專家的面目,跟着大炮隨行,得以進入內地。

湯若望到達北京後,仿效當年的利瑪竇,將他從歐洲帶來的數理天算書籍列好目錄,呈送朝廷,又將自己帶來的科學儀器一一陳列,請朝廷官員們前來參觀,很快便得到了朝廷官員們的賞識。

他到北京不久,就成功地預測了1623年10月8日出現的月食。

一年後,他又一次成功預測了月食,並計算了北京子午圈與羅馬子午圈的距離。爲此,他寫了兩篇關於日食的論文,印刷分贈給各官員並送呈給朝廷。

在欽天監官員李祖白的幫助下,他用中文寫了一本介紹伽利略望遠鏡的《遠鏡說》,第一個將歐洲的最新發明介紹給中國。

崇禎三年, 由禮部尚書徐光啓疏薦,湯若望任職於欽天監,譯著曆書,推步天文,製作儀器。同時,在宮中傳播天主教。

這期間,他協助編輯了《崇禎曆書》, 並口述大炮製造原理和技術,由焦勗整理成《火攻挈要》二卷和《火攻祕要》一卷,成爲當時介紹西洋火槍技術的權威著作。

三,搭救順治

清軍進入北京後,湯若望以其天文曆法方面的學識和技能受到清廷的保護,受命繼續修正曆法。這期間他進獻了新制的輿地屏圖和渾天儀、地平晷、望遠鏡等儀器。

湯若望指出了舊曆的七大謬誤之處,並用西洋新法準確預測了1644年農曆八月初一丙辰日食時,初虧、食甚、復圓的時刻,終於說服當時的攝政王多爾袞,參與編纂的新曆頒行天下。

此時的攝政王多爾袞獨攬大權,由於他對天文知識的準確掌握,深得多爾袞的信任。多爾袞企圖在北京郊外建一座宮殿,將順治母子趕到皇城外居住。

正當滿朝文武束手無策之時,湯若望向多爾袞上書,說各地星空出現了不少亂象,尤其是在選擇建宮殿的地址上空亂象甚多,是爲不祥之兆。

多爾袞重用的德國傳教士:湯若望是何人? 第2張

古人對天道之說尤爲重視,每逢大事,都需要天文曆法的指導。多爾袞因此纔不得不作罷,撤銷驅逐順治母子的計劃。

順治帝親政以前,一直生活在多爾袞的淫威之下,對多爾袞敢怒不敢言,而湯若望堅定地站在了順治帝一邊,曾以多爾袞擅權專政提醒幼小的皇帝。

通曉西方醫學的他,根據自己的醫學常識以及他所瞭解的多爾袞的健康狀況,作出多爾袞將不久於人世的判斷。

不久後,多爾袞病逝。湯若望不失時機地爲順治帝選擇了親政日期,順治帝宣佈親政,御太和殿,鞏固了清初的政權,因此他得到了順治帝和皇太后的好感和信任。

順治帝非常欽佩湯若望的道德與學問,尊稱其爲“瑪法”,“瑪法”是滿語音譯,意思是“尊敬的老爺爺”。而他結合西洋新法曆書所編寫的《時憲曆》也被沿用至今,即我們今天所說的農曆。

順治七年,清政府賜地在宣武門內原天主堂側重建教堂。湯若望將利馬竇建的一座經堂擴大,建成了北京城內的第一座大教堂(南堂),此處成爲西方神父的起居地。

湯若望在中國傳播天主教的同時,也將西方的科學技術帶入中國,對中國的發展起到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