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大多數彗星由西向東運行,但爲何哈雷彗星從東向西運行?

大多數彗星由西向東運行,但爲何哈雷彗星從東向西運行?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部分彗星都不停地圍繞太陽沿着很扁長的軌道運行。循橢圓形軌道運行的彗星,叫“周期彗星”。公轉週期一般在3年至幾世紀之間。週期只有幾年的彗星多數是小彗星,直接用肉眼很難看到。不循橢圓形軌道運行的彗星,只能算是太陽系的過客,一旦離去就不見蹤影。大多數彗星在天空中都是由西向東運行。但也有例外,哈雷彗星就從東向西運行的。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大多數彗星由西向東運行,但爲何哈雷彗星從東向西運行?

週期

哈雷彗星的平均公轉週期爲75年或76年, 但是你不能用1986年加上幾個76年得到它的精確迴歸日期。主行星的引力作用使它週期變更,陷入一個又一個循環。非重力效果(靠近太陽時大量蒸發)也扮演了使它週期變化的重要角色。在公元前239年到公元1986年,公轉週期在76.0(1986年)年到79.3年(451和1066年)之間變化。最近的近日點爲公元前11年和公元66年。

公轉軌道

哈雷彗星的公轉軌道是逆向的,與黃道面呈18度傾斜。另外,像其他彗星一樣,偏心率較大。

彗核

哈雷彗星的彗核大約爲16x8x7.5千米。與先前預計的相反,哈雷彗星的彗核非常暗:它的反射率僅爲0.03,使它比煤還暗,成爲太陽系中最暗物體之一。

哈雷彗星的彗核是個又醜又髒的傢伙。其模樣長得與其說像一個帶殼的花生,不如比作一個烤糊了的土豆更爲貼切。表皮裂紋累累,皺皺疤疤,其髒、黑程度令人難以想象。它最長處 16公里,最寬處和最厚處各約8.2公里和7.5公里,質量約爲3000億噸,體積約500立方公里。

哈雷彗星彗核的密度很低:大約1克/立方厘米,說明它多孔,可能是因爲在冰昇華後,大部份塵埃都留了下來所致。哈雷彗星的表面比煤灰還黑的,這讓它大量的吸收太陽的輻射而使溫度爲30~100℃。彗核表面至少有5~7個地方在不斷向外拋射塵埃和氣體。

彗尾

彗核漸漸靠近太陽了,表面開始受熱而汽化,於是冬眠的彗星進入生命的活躍期。反射陽光和自身受激發光使它披上了輝煌燦爛的外衣。中間那團明朗而密集的凝聚物是彗核,朦朧而蓬鬆的氣體包層是彗發,邊緣還有一圈暗淡而稀薄的氫雲,它們共同組成了怒髮衝冠的彗頭。光焰噴薄的太陽,照耀着轄區的每一寸空間,同時拋射出源源不斷的亞原子流,形成吹向四面八方的太陽風。

彗星上弱不禁風的塵埃和揮發物質便在太陽風的吹拂和光的壓力下,拖出一條明亮的大尾巴來。難怪離太陽越近,尾巴越長,不管走到何處,尾巴總是指向揹着太陽的一面。當它辭別自己的主宰再次遠行時,尾巴已經成了照耀路程的一盞車燈了。

哈雷彗星在1910年迴歸時,許多地方曾舉行了世界末日集會,人們懷着不可遏止的恐怖,等待地球和哈雷彗星相遭遇。直到5月19日地球安然無恙地穿過彗尾,這種杞人之憂才告結束。原來彗尾是比實驗室裏製造的真空更爲空虛的稀薄氣體,科學家把彗星比做“空口袋”,“看得見的烏有”。

大多數彗星由西向東運行,但爲何哈雷彗星從東向西運行? 第2張

質量損失

哈雷彗星橫跨太陽系的跋涉並不是悠哉遊哉的閒庭信步,來到太陽身邊一次,它便要被剝掉一層皮。這種有去無回的物質損耗將導致哈雷彗星在遙遠的將來走向消亡。

哈雷彗星在茫茫宇宙的旅行中,不斷向外拋射着塵埃和氣體。從上次迴歸以來,哈雷彗星總共已損失1.5億噸物質,彗核直徑縮小了4~5米,照此下去,它還能繞太陽2~3千圈,壽命也許到不了100萬年了。

哈雷彗星每76年就會回到太陽系的核心區,每次大約會損失6公尺厚的冰、塵埃和岩石。哈雷彗星的彗尾就是由這些碎片所組成的,而散佈在彗星軌道上的碎片,產生了五月五日最大的寶瓶座π流星雨和十月二十一日最大的獵戶座流星雨。

發光

彗星本身是不會發光的。早在我國晉代,我國天文學家就認識到這一點。《晉書·天文志》中記載,“彗本無光,反日而爲光”。彗星是靠反射太陽光而發光的。一般彗星的發光都是很暗的,它們的出現只有天文學家用天文儀器纔可觀測到。只有極少數彗星,被太陽照得很明亮拖着長長的尾巴,才被我們所看見。

彗星成分

水、氨、氮、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不完備分子的自由基,是哈雷彗星彗尾的主要成分。

彗核的成分以水冰爲主,佔70%,其他成分是 一氧化碳(10~15%)、二氧化碳、碳氧化合物、氫氰酸等。整個彗核的密度是水冰的10~40%,所以,它只是個很鬆散的大雪堆而已。在彗核深層是原始物質和較易揮發的冰塊,周圍是含有硅酸鹽和碳氫化合物的水冰包層,最外層則是呈蜂窩狀的難熔的碳質層。

對哈雷慧星的紫外線和射電觀測已提供了首次直接證據,證明其慧核主要是由普通水冰構成。天文學家已探測到氫氧根,它是慧星受到太陽紫外輻射輻照時水的分解產物。當哈雷慧星靠近太陽時,太陽的熱量足以使其冰凍物蒸發而形成巨大的氣體頭部,即慧發。

最近用拉帕耳馬的牛頓望遠鏡進行的光譜觀測表明在慧發中有CN、C_2和C_3基的證據,它的總延伸廣度爲10弧分(月亮表觀尺寸的1/3)。 在幽冷深邃的空間,它們和塵埃砂礫一起,凍結成硬梆梆的團塊。

彗核的平均密度爲每立方厘米1克。彗發和彗尾的物質極爲稀薄,其質量只佔總質量的1%~5%,甚至更小。彗星物質主要由水、氨、甲烷、氰、氮、二氧化碳等組成,而彗核則由凝結成冰的水、二氧化碳(乾冰)、氨和塵埃微粒混雜組成,科學家形象地把彗星稱爲“髒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