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儒家是如何看待秦始皇的?秦始皇屬於仁君嗎?

儒家是如何看待秦始皇的?秦始皇屬於仁君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9.3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秦始皇,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蹟。

爲什麼儒家這麼恨秦始皇?秦始皇是不是暴君?兩個問題分別回答:

1.儒家肯定進行進行過對於秦始皇的抹黑,這一點毋庸置疑。

2.秦始皇並不是仁君。

儒家是如何看待秦始皇的?秦始皇屬於仁君嗎?

首先談談第一點,儒家抹黑秦始皇

儒家抹黑秦始皇的典型案例就是對《史記·秦始皇本紀》的修改上面,此外還寫了大量的史論抨擊秦始皇。

《史記·秦始皇本紀》作爲記載秦始皇事蹟最爲詳細和最早的史書,實際上也是經過版本更新的,《史記·太史公自敘》中說道:凡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爲太史公書。然而現在我們看到的《史記》總共有五十五萬五千六百六十字,整整多出了兩萬九千一百六十字,這不免就產生了一個問題:

我們目前看到的《史記》真的是司馬遷當初寫下的史記嗎?真的沒有遭到後人抱有特殊目的的篡改嗎?

我們可以先看看《史記》的早期流傳過程。《史記》的編撰實際上是由司馬談、司馬遷兩代人集體完成的,由於兩人都擔任過太史令,在當時的情況下可以查閱皇家祕府的大量歷史文獻,《隋書·經籍志》就記載司馬談編撰《史記》依據一些史料:《左氏春秋》、《國語》、《世本》、《戰國策》、《楚漢春秋》等。司馬談在《史記》未成書前去世,之後兒子司馬遷繼承司馬談的事業,在漢武帝時期完成了這項史學著作。

司馬遷其實在歷史上挺神祕,因爲司馬遷到底是在什麼時候去世基本上現在無人知曉,《漢書·司馬遷傳》直接抄的是《史記·太史公自敘》,其中對於司馬遷的本人經歷記載十分稀少,所以我有時候也感覺司馬遷太過於神祕。司馬遷在完成《史記》的編撰之後,他自己記敘道:

藏之名山,副在京師,俟後世聖人君子。

由於這個名山的指代無法確定,在現代的研究中,一般是認爲司馬遷創作了兩本《史記》,即正本和副本,正本被司馬遷留在了家中,副本被司馬遷進獻給了漢朝的皇家祕府。不過此後《史記》有一部分流傳出來,比如桓寬在鹽鐵論中就引用了很多《史記》的話語。

直到西漢漢宣帝時期,《史記》才被司馬遷的外孫楊惲公佈,不過楊惲也沒有完全公佈《史記》的全部內容,因爲漢朝朝廷不允許《史記》被大肆傳播。舉一個例子,在漢成帝時期東平王劉宇來朝,就曾經上書請求觀閱《史記》,外戚大將軍王鳳認爲不可。 楊惲之所以可以公佈《史記》,是因爲其父楊敞位列三公,楊惲本人也是平通侯、官至中郎將。

所以在西漢時期《史記》是以單篇的形勢流傳,此後又有劉向等人給《史記》續書,把記載的時間推遲到漢哀帝、漢平帝時期。西漢滅亡,東漢建立,班固所見到的《史記》已經缺少了十篇,東漢時期的楊終受詔刪除《史記》的大量文字,最終發表了一個只有十餘萬言的《史記》,這個版本最終失傳。

儒家是如何看待秦始皇的?秦始皇屬於仁君嗎? 第2張

不過的《史記》的傳播應該是在東漢的中後期,由於當時沒有印刷術,《史記》的流傳是一代一代人拿着毛筆抄錄流傳的,一直延續到唐代。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三家注版史記就是這個過程流傳下來的。而流傳到現代的《史記》的版本則是宋代印刷術普及之後流傳下來的印刷本,《史記》傳播兩千多年,其中必然會產生錯誤。

不過在清代晚期,錢泰吉和張文虎經過仔細校訂,最終形成了金陵書局刻本版《史記》,距離現在比較權威是中華書局出版的《史記》便是以金陵書局刻本版《史記》爲基礎。而我們的鄰國日本在學習中國的過程中,也抄錄了大量的《史記》,所以他們的《史記》版本也有很多。

而現存的《史記·秦始皇本紀》就是東漢明帝之後的版本,這一點在瀧川資言的《史記會注考證·史記總論》“史記附益條”有說明。這是經過史學家和儒生們篡改之後的篇章,至於司馬遷最初寫的是怎麼樣的文字,已經無人知曉。因爲漢代儒生們大規模攻擊秦始皇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在西漢時期,儒生就已經把秦始皇批鬥的一無是處,西漢的政論家幾乎都是儒生出身。西漢時期的政論家諸如陸賈、賈誼、賈山、桓寬、晁錯、董仲舒、主父偃等人的對策和上書,其中大多數都含有對於秦朝強烈批判,大部分政論家對於秦始皇的態度都不友好,持徹底否定態度。

這裏面也包含一個意識形態的爭奪問題,在西漢前期,儒家並沒有到達唯我獨尊的地步,需要與當時的法家爭奪思想界的統治權,秦始皇作爲法家人物自然要被貶低,要被打擊,很典型的就是儒生一直以“廢先王之道”猛烈攻擊秦始皇。

舉一個最爲典型的例子焚書坑儒,秦始皇究竟有沒有焚書坑儒這件事不重要,重要的是儒家門徒在焚書坑儒的過程中遭到重大摧殘,於是焚書坑儒是儒生認爲秦始皇的一大罪證,甚至擡高到秦始皇想要滅絕三代以來的“先聖之道”的地步,楊雄的《法言》直接說道:

秦之有司,負秦之法度;秦之法度,負聖人之法度。秦弘違天地之道,而天地違秦亦弘矣。

到了東漢儒學大興,秦始皇作爲儒家的對頭,那就是極端的暴君,他的罪惡簡直前所有未有,《漢書·禮樂志》記載:

至週末世,大爲無道,以失天下。秦繼其後,又益甚之。自古以來,未嘗以亂濟亂,大敗天下如秦者也。

自漢之後,秦始皇便是儒家文化意義上的“暴君”之一,如果說儒生沒有抹黑秦始皇,你信嗎?

儒家是如何看待秦始皇的?秦始皇屬於仁君嗎? 第3張

再談談第二點,秦始皇是不是仁君。

秦朝的農民起義起始於陳勝吳廣起義,這場起義爆發於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這個時間距離秦始皇去世不到1年,陳勝吳廣起義之後,帝國的東方疆土之中叛亂不斷,一直延續到秦朝滅亡,可以說秦朝的滅亡秦始皇是負主要責任的,當然秦二世也是罪魁禍首。

仁君是儒家提出的概念,但是秦始皇大規模壓榨民力這是毋庸置疑的,可以是正是衆多繁重的徭役使得秦朝的民力用盡,最終到達崩潰的邊緣,從歷史我們也能看到一些事蹟,比如劉邦作爲沛縣的富豪子弟在徭役面前最終也只能落草爲寇。

以長城爲例子,長城並不是一道圍牆,而是利用地形構建一系列塹壕、城垣和防禦性小城,最後組成關隘、城臺、城牆、烽燧等建築,利於阻礙匈奴南下。當然長城也不是秦始皇開創的先例,最早的長城是楚國修建,在春秋到戰國時期,各個國家陸續修建長城。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派遣蒙恬北上擊敗匈奴,開始修築聯結秦趙燕三地的萬里長城,同時遷徙大量的民衆屯守長城,充實邊疆,同時大規模摧毀各個國家原先修築的長城。

那麼在秦始皇時代修築長城,對於百姓來講是什麼感受呢?秦人留下一首《長城歌》:

生男慎勿舉,生女哺用脯 不見長城下,屍骸相支柱

修建長城是一件有利於後世的事情,這一件事情害在當代、利在千秋。但是修築長城只是秦始皇當時進行的一項工程,與此同時秦帝國的民衆還進行的工程有:

修築聯結帝國各大區域的馳道,秦國將各個國家的道路相互聯結,修建以咸陽爲中心、縱橫帝國的道路網,馳道寬五十步,以鐵錐夯實,兩邊植樹。與此同時還有通往雲貴地區的五尺道,通往北部邊疆的直道,沿着這些道路的還有龐大的驛站網絡。修築阿房宮,實際上直到秦朝滅亡,阿房宮都沒有修建完成,但是修築阿房宮和驪山陵的勞工就已經到達70萬人。此外修建宮殿還有梁山宮、曲臺宮、長樂宮、蘭池宮、望夷宮等宮殿。驪山陵。秦始皇從繼位的12歲開始,驪山陵就已經開始修建,直到秦始皇去世依舊沒有完成。驪山陵原高約爲115米,東西長約爲485米,南北寬約爲515米,直到今天出土的兵馬俑依舊是“世界奇蹟”。這些工程的背後是民力的枯竭和損耗,恰如李開元先生所言:光是修建驪山陵和阿房宮就需要70萬勞工,70萬勞工的背後是擁有280萬人的家庭人口,而70萬勞工粗略估計又需要350萬人作爲後勤轉運,而這350萬人有關聯到擁有1400萬人的家庭人口。

儒家是如何看待秦始皇的?秦始皇屬於仁君嗎? 第4張

在秦朝滅亡的幾十年後,司馬遷也曾走過秦朝遺留下的直道,觀覽了長城,他寫下了一番話:

吾適北邊,自直道歸,行觀蒙恬所爲秦築長城亭障,塹山堙谷,通直道,固輕百姓力矣。

在秦始皇的統治末期,秦朝的民力已經接近崩潰了,如同劉邦一般躲避徭役的“盜賊”已經很多,至於大起義將在何時爆發,已經是時間問題。

所以在秦始皇統治下的百姓絕對稱不上幸福,這也是“天下苦秦久矣”的一個註解。我想評價秦始皇的作爲,不應該用仁君之類的儒家簡單話語,而是孔子的名言:

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知我罪我,惟有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