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武則天是如何成爲皇后的?探索武則天與李治的感情生活

武則天是如何成爲皇后的?探索武則天與李治的感情生活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說起武則天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武則天的一生總被許多人討論,因爲她的身上可以挖掘出很多東西,有人看到了婦女權利、有人看到了一代傳奇、有人看到了花邊新聞,但她的一生平靜地用文字記載在故紙堆裏,等待後人的發現。回顧武則天的一生,對於她來說最爲重要的事情莫過於再度入宮成爲皇后,這是她一生的轉折點,如果沒有永徽元年(650年)她和李治在感業寺的相遇,也就沒有此後的武則天;如果沒有成爲皇后,那武則天將無法穩固的掌握權力,進而成爲女皇。

但是武則天成爲皇后,絕不是李治對武則天的感情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李治確實寵愛武則天,他可以讓武則天成爲寵妃,而不一定會讓武則天成爲皇后,所以感情只是基礎,真正發揮作用的因素還是深藏背後的歷史邏輯。我們也可以通過史料的記載,還原武則天成爲皇后的點點滴滴,看看這個過程中哪些事情是真實發生的,哪些事情又是被後人誤解的。

被捏造的宮闈情史:還原武則天和李治的愛情

武則天和李治之間有感情嗎?答案是有。從哪裏尋找答案呢?我們可以找到一篇詩歌,《全唐詩》收錄了武則天的一首《如意娘》,其中寫道: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爲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隻言片語間就描述了一個女子爲了相思對象而憔悴不已,淚溼羅裙的狀態。

這首詩是武則天在感業寺出家時所作,從詩歌的內容來看,這不是女子的單相思,而是男女之間的愛慕之情,簡單說確實是愛情。作爲比照的事蹟是《唐會要》中記載的一件事情:上因忌日行香,見之,武氏泣,上亦潸然。在這段記載中太子李治和庶母武則天在唐太宗的忌日對視哭泣,肯定不是因爲先皇駕崩而傷心難過,很顯然兩人是動情了。

那麼這種感情是什麼時候萌發的呢?這就要追溯到太子李治的爲人和唐太宗的晚年生活。

武則天是如何成爲皇后的?探索武則天與李治的感情生活

李治九歲喪母,父親唐太宗日理萬機,故而安排薛婕妤照顧李治,薛婕妤妙通經史,兼善文才,是一個好老師,但是不一定能給予李治足夠的關愛,所以李治的幼年缺乏親情,故而李治十分依賴親人,比如李治和妹妹晉陽公主感情很好,每次李治出宮時,兄妹兩人都是相泣而別。

李治的一部分感情也轉移到父親唐太宗身上,在貞觀十七年(643年),李治成爲太子之後依舊經常出入宮闈,陪伴在父親唐太宗身邊,唐太宗晚年有兩次親征,第一次是親征高句麗,另一次是親征薛延陀。李治負責留守長安,但是在父親出征前李治哭泣幾天,以至於唐太宗不得不鼓勵自己的兒子,而且在親征高句麗回來之後,唐太宗身上長了一個毒瘡,也是李治親自用口吸毒膿。

李治的行爲和漢景帝形成鮮明對比,漢景帝做太子時漢文帝身上有毒瘡,漢景帝作爲兒子不得已吸了幾口,而李治作爲太子行事如此,也是內心的依賴天性使然。從李治的行爲處事我們也可以知道這個年輕人十分仁懦,通俗講就是好好先生。

所以李治經常住在宮裏,陪在唐太宗左右,當然唐太宗讓李治居住在宮裏也有自己的考慮:李治被立爲太子時年僅16歲,而唐太宗本人年近50歲,加上李治被立爲太子的時間很短,所以唐太宗希望言傳身教培養李治的治國才能。所以李治經常出入宮中,其實在外朝這已經引起爭論,劉洎和褚遂良先後上書勸諫,唐太宗採納了。

但是到了唐太宗晚年病重,李治再次回到了唐太宗身邊,這裏面的因素也很簡單,就是父子親情和李治依賴親人的性格,而且在這個時候李治也結識了武則天。武則天當時是唐太宗的才人,處理皇帝的宴寢是唐代才人的職責,所以李治和武則天的相識是必然的,兩人生情的基礎恐怕是性格因素較多。李治是一個仁懦之人,依賴親人勢必會在乎親人,由此性格軟弱,而武則天剛毅果斷,才貌上佳,自然會給予李治極爲深刻的印象,李治被武則天吸引是極有可能的,兩人可能在服侍唐太宗的時候萌發了感情。

武則天是如何成爲皇后的?探索武則天與李治的感情生活 第2張

但是若是說他們此時有情史卻極爲不可能,理由如下:

1.洎乎晚節,穢亂春宮的說法出自《爲徐敬業討武曌檄》,而《唐會要》只有時上在東宮。因入侍。悅之的記載,這個悅是高興,喜歡之意,中國史書用詞極爲精闢,如果兩人有關係,一般會用“幸”,而《爲徐敬業討武曌檄》作爲武則天的政治對手的言詞,自然要對於武則天在現有的事實上進行污衊,所以不足爲信。

2.從李治個人分析,首先李治個性仁懦,他不會有這樣的膽量;其次從李治吸毒膿等等行爲來看他自己對於父親極孝,所以也不太可能;最後李治不是傻子,歷史上與李治情況類似只有隋煬帝,隋煬帝楊廣在隋文帝病重,跟宣華夫人有過關係,結果被隋文帝知道要廢了楊廣,楊廣索性幽禁隋文帝致死,楊廣之事天下皆知,李治可能會效仿楊廣嗎?而且李治的兄弟還在,李治斷然不會行此之事。

所以李治和武則天在朝夕相處之時發生感情是真,兩人也確實是清白,只是政敵爲了打擊武則天,故而污衊武則天,而後人出於獵奇心理,信以爲真,所以有關兩人此時有情史的事情是不足爲信的。但李治和武則天感情爲武則天二度進宮埋下了基礎,這也是武則天在宮廷內外戰無不勝的利器。

再入後宮到王皇后被廢

武則天的二度入宮少不了一個重要人物,也就是王皇后。王皇后之所以讓武則天進入宮廷,也有自己的考慮:王皇后無子,按照古代的禮法“七出”,即丈夫休妻的七個合法理由,王皇后是可以被廢掉的,而且王皇后此時正面臨被廢的危機,生有一子三女的蕭良娣升遷爲蕭淑妃並且深受李治寵愛,已經威脅到了王皇后的地位。王皇后處於不知道如何對付蕭淑妃的時候,李治和武則天相遇而泣的事情傳到了王皇后的耳中,由此她決議拉武則天進入皇宮對付蕭淑妃。

其實從本質上,王皇后是可以不讓武則天入宮的。要知道王皇后此時還是中宮之主,擁有控制後宮的大權,而且古代律法有一條“和姦父祖妾罪”,屬於十惡大罪,可以判處死刑。王皇后完全可以用制度和律法阻止武則天入宮,但是王皇后沒有,只因爲女人天性中的妒忌衝昏她的頭腦,她要擊倒情敵蕭淑妃。

王皇后暗中聯繫武則天,讓她蓄養頭髮,然後和李治商量着讓武則天入宮,當然武則天並不能明目張膽得以先帝嬪妃的名義進入皇宮,身份應該經過包裝,就像唐玄宗下令讓楊玉環先出家爲道士,然後再召入皇宮,武則天進宮應該大致相仿。武則天也沒有辜負王皇后的期望,入宮後就得到李治的專寵,連續生下三個孩子,被李治封爲昭儀。

武則天是如何成爲皇后的?探索武則天與李治的感情生活 第3張

此時王皇后再次感受到了威脅,被迫和蕭淑妃在一起打擊武則天,很顯然王皇后不是武則天的對手,她和蕭淑妃接連在李治面前詆譭武則天,依舊動搖不了武則天受到專寵的地位,而且武則天本人是一個進取心十分明顯的人,想必當初扶持武則天上位的王皇后此時在後宮中也感受到了武則天銳利眼光下的野心。

接下來發生了兩件事情:厭勝和安定公主之死,關於這兩件事的先後順序,《通鑑》、《新唐書》、《舊唐書》記載的都不一樣,這兩件事情也是李治廢王皇后的動因,不過現代人受到誤導,總以爲安定公主之死是王皇后被廢的重要原因,也認爲是武則天爲了權力不惜殺死女兒安定公主。不過王皇后被廢的真正的原因應該是厭勝,而且安定公主也並非武則天所殺,我將分析給大家看。

1.安定公主的暴卒是一個謎團,而且不足以促成王皇后被廢。

《爲徐敬業討武曌檄》作爲書寫武則天罪惡總集的唐代檄文,也是最早的歷史文獻,但是裏面並沒有提到武則天殺死安定公主。此後唐代編撰於唐德宗時期的官方史書《唐會要》,裏面關於安定公主之死是:昭儀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殺之。而編撰於五代時期的《舊唐書》對此沒有記載。

相反是宋朝時期的兩部史書《資治通鑑》和《新唐書》對此描寫得十分細膩,繪聲繪色,試問幾百年後的宋代人是如何知道唐朝時期的宮闈密事?其實這不過是宋代儒家士大夫對於武則天專政的厭惡,要知道《資治通鑑》的主編司馬光和《新唐書》的主編歐陽修都是典型的儒家士大夫,他們對於女子掌權當政十分痛恨,認爲是亡國之道,對於武則天自然要大肆攻擊。

其實安定公主的死亡只是一個歷史未解之謎,沒有人能夠知道,大概率是夭折,因爲古代皇室的嬰兒夭折率非常高,觀察歷代皇帝的子孫,很多嬰兒都是在出生後不久去世。而且假設就是武則天殺死女兒試圖扳倒王皇后,這能夠成功嗎?很顯然也成功不了,武則天只是昭儀,屬於妾氏,王皇后纔是唐太宗爲李治挑選的正妻,正妻殺死庶女,並不一定能構成死刑,皇后殺死未有封爵的庶女,雖然會引起李治的不滿。但是絕不可能構成李治廢皇后的動因。

武則天是如何成爲皇后的?探索武則天與李治的感情生活 第4張

2.厭勝之術纔是對於王皇后的致命一擊

厭勝之術,是古代方士的一種巫術,謂能以詛咒制服人或物,在漢代經常被後宮妃嬪用來攻擊情敵,引發政治變動,比如漢武帝時期的巫蠱之禍,這在古代屬於十惡罪中的不赦之罪,把厭勝之術用於攻擊他人一般等同於謀反罪,如果對象是皇帝,則是處以斬刑。古代皇帝對於厭勝之術十分厭惡,故而打擊力度十分大。

正是因爲厭勝之術屬於重罪,由此被武則天用於誣陷王皇后,這一招纔是對於王皇后的致命一擊,無論王皇后在後庭之中和母親搞厭勝之術的對象是誰,只要這個消息被李治得知,王皇后的命運註定是悲慘的。所以在武則天誣告成功後,李治下令柳氏不許入宮中,王皇后的舅舅中書令柳奭罷知政事並被流放,並且提出要廢王皇后。

在兩場風波之後,武則天順利掌握了後宮的大權,並且把王皇后逼到絕境,似乎自己登臨皇后之位已經是近在咫尺,但是皇后的廢立是國家的大事,宮中的鬥爭並不能夠決定勝負,重要的是外朝臣子的態度,這纔是勝負的關鍵。

永徽政局:李治廢王立武的政治目的

在很多人的觀念裏,唐高宗李治似乎是透明的,在廢王皇后立武則天的事件中也是如此,不過這大大低估李治的作用,在廢王皇后立武則天的過程中,李治纔是主導者,沒有李治的推行,武則天斷然不能當上皇后。雖然李治以仁柔著稱,但他畢竟是一個皇帝,皇帝想要的就是乾綱獨斷。

永徽元年(650年),李治登基稱帝年僅22歲,朝廷的權力主要在長孫無忌和褚遂良手中,長孫無忌是李治的母舅,又是凌煙閣功臣中排行第一的元勳,同時還受到唐太宗的遺命輔政,可以說他的身份對於李治來說就是一座大山;而褚遂良是唐太宗秦府文學館十八學士之一褚亮的兒子,在唐太宗時期官拜宰相,也屬於功臣一派,此後增補的宰相分別是李績、于志寧、韓瑗、來濟、崔敦禮。而增補宰相也是貞觀時期的大臣,也就是說永徽初年的官員實際上是以長孫無忌爲首的貞觀時期的大臣組成。

武則天是如何成爲皇后的?探索武則天與李治的感情生活 第5張

在永徽初年,長孫無忌一手炮製了“房遺愛案”來鎮壓自己的政敵。房遺愛案起因不過是高陽公主因爲想要爲丈夫房遺愛謀取爵位和家產,這使得房玄齡長子房遺直和高陽公主提起訴訟,李治派遣長孫無忌審理這個案件,但是長孫無忌卻把這個案件辦成房遺愛的謀反案,擴大案件打擊自己的政敵。案件的結果是房遺愛所在的魏王李泰集團全部被逼自盡,李治的兄長吳王李恪、李治的姑祖父駙馬都尉薛萬徹、叔父荊王李元景等人被處以死罪,長孫無忌的政敵宰相宇文節、駙馬都尉執失思力、江夏郡王李道宗等人則是被處以流放。可以說房遺愛案使得長孫無忌一黨幾乎佔據了朝堂。

李治自己的親信在朝廷中比較少,在外朝已經感受到了皇權的無力,他曾經試圖挑戰長孫無忌,比如李治一手提拔的宰相宇文節,但他在房遺愛案已經被長孫無忌幹掉,而李治所啓用的外戚,即王皇后母舅柳奭,他在永徽二年(651年)被拜爲宰相,李治本是希望柳奭能夠擔負起外戚的責任前去對抗長孫無忌,但是柳奭卻投靠了長孫無忌,在此之後內廷也面臨威脅。

在永徽三年(652年),長孫無忌和褚遂良、柳奭再次聯合導演立太子的戲碼。在內廷柳奭在勸說自己的外甥女王皇后收養後宮中劉氏所生的李忠爲養子,在外朝長孫無忌和褚遂良、柳奭以宰相的身份要求李治立李忠爲太子,最後李治同意。

李忠雖然成功被立爲太子,但是李治卻感受到了內廷的威脅,尤其是王皇后作爲自己的妻子沒有和自己站在同一戰線,反而居然和外朝勾結,使得唐高宗李治徹底處於孤家寡人的狀態,於是廢王皇后成爲李治保持皇權乾綱獨斷的必須手段,也是對於長孫無忌集團的一次打擊。

所以當武則天誣陷王皇后使用厭勝之術時,李治覺得是一個好機會,先是廢了柳奭,然後想要以此爲藉口廢了王皇后,但是褚遂良等人強烈反對,但是宰相李績卻暗中表示支持李治,于志寧和崔敦禮選擇了沉默不言,於是李治知道機會成熟了,下詔廢后,李武則天爲皇后。之後褚遂良被貶,長孫無忌被逼自縊,長孫無忌一黨消亡殆盡。

武則天是如何成爲皇后的?探索武則天與李治的感情生活 第6張

追根溯源,房遺愛案的爆發雖然使得長孫無忌的權勢擴大,但是也引發其他官僚的不滿,例如貞觀老臣許敬宗對於廢王立武十分支持;而且長孫無忌等人佔據朝堂的高位,必然會使得諸如李義府等官員爲了功名利祿不擇手段;但是在大唐江山穩固的情況下,長孫無忌等人同皇權角力,這也註定了他們失敗的命運,因爲李治需要的是獨裁,而非共治。所以從本質上講王皇后被廢,武則天成爲皇后,不過李治需要乾綱獨斷的政治鬥爭。

結語

永徽六年(655年)十月十二日,王皇后和蕭淑妃被被廢爲庶人,六天後武則天被立爲皇后,十一月一日,宰相李績拿着璽綬送給武則天,三十一歲的武則天正式成爲皇后。在這項冊封儀式上,百官於肅義門朝拜新皇后武則天,由此創立了一個新的制度,此後唐代皇后受冊封百官都要在肅義門朝拜。而武則天曾經作爲唐太宗的嬪妾的經歷也被修改,在冊封詔書中武則天是唐太宗賞賜給李治的,如同漢朝時期的王政君。

武則天能夠成爲皇后,李治對她的感情是基礎,她對於李治的政治鬥爭的協助是關鍵,也是在成爲皇后之後,武則天踏上真正的權力之路。回望歷史,許多人出於各種目的對於武則天進行醜化,但是透過史料我們還是能夠看到真實的歷史邏輯,而這種歷史邏輯也是歷史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