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王羲之書法特點:集衆家之長開創了新格局

王羲之書法特點:集衆家之長開創了新格局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4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王羲之有着“書聖”的稱號,可見王羲之書法功力之深。王羲之書法在當時便已經非常地受推崇,那麼到了現在,王羲之書法值多少錢呢?  

王羲之書法特點:集衆家之長開創了新格局

中國嘉德秋季拍賣會上成交的41字《平安帖》

王羲之書法彙集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各個書法的長處,從而形成了王羲之獨有的王羲之書法。王羲之書法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書法家,歷朝以來的書法家均對王羲之書法心悅誠服,也是因此,王羲之有了“書聖”的美譽。

由“書聖”王羲之所寫的書法更是可遇不可求,更何況王羲之的真跡早就在這個世上不存在了,有的之後唐代的那些精摹本,光是這些精摹本,就已經價值不菲了。在2010年11月20日的中國嘉德秋季拍賣會上,王羲之的一幅41字的《平安帖》便已經拍出了3.08億的價格,而且只是《平安帖》的上半部分,並不是完整的《平安帖》。

這還不是王羲之的真跡,可想而知王羲之的真跡價格更是不菲了。然而因爲王羲之真跡的缺失,王羲之書法值多少錢根本就無法估量,倘若還存有王羲之的真跡,相比即使出價再高,也未必會有人願意出售。

而王羲之書法作品中最爲著名的,有着天下第一行書之稱的《蘭亭序》,一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個字。有人說光是這《蘭亭序》中的一個字,便已經售價8200萬億人民幣了,可見王羲之《蘭亭序》的價值不菲。

 王羲之真跡還有嗎

王羲之距現在已經有一千七百多年了,目前全世界也沒有他的真跡。北京的故宮博物院和臺北的故宮博物院,現在所存的都是王羲之作品的拓本和墨本。唐代的精摹本歷來是被當做真跡看待的。 

王羲之書法特點:集衆家之長開創了新格局 第2張

《蘭亭序》拓本

由於年代比較久遠,所以很多作品都享有盛譽,被許多人追捧,即使是現在也是如此。和王羲之的其他書法作品一樣,對他臨摹拓印的年代就有不同來推斷,有宋摹,也有認爲懷疑是米芾所臨摹的,但是更多的則認爲是唐代臨摹的。唐代所臨摹著錄的非常的多,並且很多次被刻入各種從帖裏面。元朝以後所有的無論是朝廷公開要臨摹出來的,還是私自要臨摹的而且流傳下的,都是有歷史可以驗證的,所以它的珍貴所在無法用語言來描述。

相傳王羲之將《蘭亭序》視作傳家之寶,並代代相傳,直到在王家的第七世孫智永的手中的時候,智永出家做了和尚,所以沒有子孫繼承,於是將真跡傳給了他最喜愛的弟子辯才和尚。到了唐朝的時候,唐太宗李世民派人大量收集王羲之的書法,並經常臨摹練習,但是出於對《蘭亭序》的喜愛,所以曾多次懸賞,卻一直沒有結果。後來知道在會稽的一個和尚手裏,所以有了一段唐太宗設計騙取《蘭亭序》的故事。唐太宗讓人拓印數份賜給大臣,真跡則隨唐太宗殉葬在了昭陵。但是現在傳世的《蘭亭序》都不是真跡了。

王羲之書法特點

說到王羲之,人們想到的第一印象自然就是他那“書聖”的身份。王羲之出生在名門世家,而且家中的長輩,像父親王曠,伯父王導、王虞、王敦都是精通書法的大家。雖然父親早逝,王羲之被寄養在王導家中,但是他還是擁有優越的生活以及優異的學習環境。少時的王羲之師從女書法家衛夫人,後來又受到王虞的指導。加之其後來遊覽名山大川研究前人書法家的作品,令其能夠集衆家之長開創出一種新的格局。  

王羲之書法特點:集衆家之長開創了新格局 第3張

王羲之雕像

也許有人會說後來有很多書法家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難道就不能取代王羲之嗎?這樣就要從王羲之書法的特點和整個書法發展的歷史來看了。其實中國的漢字發展過程中,是有幾次重大的變化的,其中一個無論是廣度還是深度影響都很大的一次就是秦漢之際篆書向隸書的轉變。在先秦是篆書系統的天下,是象形的字。而從西漢開始轉爲象意的隸書,這其中的變動自然是很大的。在隸書系統剛開始的幾百年中,雖有鍾繇的楷書和張芝的草書,但他們都是比較初級而質樸的階段,正真意義上的書法藝術覺醒並沒有達到。這種狀態到了王羲之那裏,纔有了質的變化。

王羲之的確師從前人,不過並沒有循規蹈矩只是一味的模仿前人。在吸收了衆家的長處後,自行消化。王羲之書法沒有刻意安排的痕跡,完全是自然而爲的。他的書法正好符合中國人的對於美的審視理想,字體姿態豐富而不張揚,沖和雅緻,剛柔相濟,體態豐盈又不失法度。所以世人願意尊其爲“書聖”。

 王羲之作品

王羲之是世人公認的“書聖”,他所寫下的書法作品每一件都是被後人視作能夠傳世的佳作。王羲之還建在的時候,當時的人就是趨之若鶩一般的想要得到他的真跡。所以王羲之隨意幫老婆婆那些賣不出去的六角扇寫上幾個字,扇子立刻被路人爭相購買。當時會稽山上的老道人爲了託王羲之抄寫一遍《黃庭經》,還刻意投其所好精心飼養了良種的鵝,從而能以之爲籌碼令王羲之手抄經書一份。  

王羲之書法特點:集衆家之長開創了新格局 第4張

雨後帖

王羲之幾十年刻苦練習書法,所以他當時寫下的作品自然是繁多的。然而實在因爲王羲之所在的東晉距今已經超過了數千年,所以並沒有流傳下來的真跡,只有一些爲數不多的拓本和臨摹的作品。但是就算是唐朝臨摹的範本,其價值依舊不菲。

世人知曉的王羲之的作品,有草書《十七帖》、《初月帖》、《龍保帖》等。行書作品有《姨母帖》、《快雪時晴帖》、《喪亂帖》、《平安帖》、《何如帖》、《寒切帖》、《二謝帖》、《雨後帖》、《秋月帖》、《都月帖》等。楷書作品有《黃庭經》、《曹娥貼》、《佛遺教經》等。

在王羲之的衆多作品中,最爲著名的,名聲最大的當然是號稱“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不過此序在王家人手中當作傳家寶被保管近兩百年後,幾經流失,最後被唐太宗李世民獲得。推崇王羲之書法的李世民甚是喜歡《蘭亭集序》,所以命人用當時最爲精巧的雙鉤法臨摹了十本。唐太宗駕崩後,《蘭亭集序》真跡隨其一起埋在了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