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儒家在戰國時期輸給儒家的原因是什麼?問題出現在哪?

儒家在戰國時期輸給儒家的原因是什麼?問題出現在哪?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們知道戰國時期,儒家爲啥敗給法家?接下來小編爲您講解

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但當時的政治生態還是比較公平的:對統治者有用,就會被採納,反之就會無人問津。所以儒家輸給法家,只有一個原因:不實用。

儒家與法家的目標一致,但操作方式相反

儒、法看起來勢同水火,但他們卻有着共同的目的:維護、強化君權。《史記·太史公自序》就對此進行過分析,儒家“列君臣父子之禮,序夫婦長幼之別”,法家者“尊主卑臣,明分職不得相逾越”。由此可見,他們的目標出奇的一致:明確等級、強化君主至高無上的地位。

所以,歷史上存在着一個看似荒誕卻很合理的現象:我們所熟悉的法家代表人物,都曾拜儒家爲師,李悝、吳起的共同老師是孔子的直傳門生卜子夏,李斯、韓非子則都是荀子的弟子。

而法家之所以拋棄師門、自成一派,則是源於一個最關鍵的分歧:該如何達成等級分明這一目的。

儒家的思路是復古,即重拾周王朝的禮制,加強品德教化,讓人們安分守己、恪守自己階級的本分,自覺地規範自己的行爲;

法家則走的是完全相反的一條路線:嚴刑峻法,以賞罰來逼迫人們按照規則行事。

如果說前者是培養自覺性,後者就是以威逼利誘脅迫。這體現了兩大流派對人性的不通看法:儒家認爲人性本善(荀子除外),可以通過教化引導人們守禮節、知榮辱,就像三王(大禹、商湯、周武王)時期那樣。

法家對此很不以爲然:隨着時代的發展,人們早已不像上古時期那樣淳樸,而是變得虛僞狡詐,商鞅說得很直接“仁者能仁於人,而不能使人仁;義者能愛於人,而不能使人愛”,即:你是個好人,並不代表能讓你接觸的人都變成好人。而韓非子則更是點出了儒家理論的兩大漏洞:

儒家在戰國時期輸給儒家的原因是什麼?問題出現在哪?

其一,儒家主張用賢人治國,但是每個諸侯國有幾個賢人?

其二,儒家主張以仁愛獲取百姓的支持,從而實現國泰民安。不過,人間最大的仁愛莫過於父母對孩子,但你看每個孩子都聽話嗎?有多少頑劣的孩子讓父母束手無策?

對於不聽話的孩子,暴打一次、餓兩頓就會老老實實;同理,對於不守規矩的百姓,任命一個天賦並無特別之處的官吏、拿副鐐銬就能擺平。

事實也證明確實如此。

改革實踐:法家立竿見影、儒家勞而無功

戰國時期的幾大強國都進行過法家變革,而且無一例外的收到良好效果:

魏國李悝變法,讓國土狹小的魏國,成爲稱雄中原半個多世紀的頭號強國,一度將秦國牢牢壓在關中;

楚國吳起變法,短短几年內讓楚國“南平百越,北卻三晉,西伐秦,諸侯皆患楚之強”;

齊國鄒忌改革,則重點通過整頓吏治入手,實現了“羣臣聳懼,莫敢飾詐,務盡其情,齊國大治,強於天下”的目標,齊國甚至通過桂陵、馬陵之戰,把魏國拉下頭號強國的寶座;

韓國申不害變法,則也使弱小的韓國保持了15年的安定:“申不害相韓,脩術行道,國內以治,諸侯不來侵伐”。

當然還有劃時代的商鞅變法,在此不再贅述。

儒家在戰國時期輸給儒家的原因是什麼?問題出現在哪? 第2張

而無論在春秋還是戰國時期,儒家也曾獲得過一展身手的機會,但最終結果都比較尷尬:

春秋時期,齊景公曾考慮過重用孔子,但很快在士大夫們的反對下不了了之;到了戰國時期,魏安釐王也曾任用孔子的六世孫孔順爲相,按照儒家的思路進行改革。但孔順在這個位置上待了九個月,不僅魏王不聽他的“陳大計輒不用”,權貴們也極爲反感,最終他就不得不無奈稱病退位。

而儒家之所以如此式微,是因爲其自身存在着明顯短板

第一,過於繁瑣,事倍功半。《史記·太史公自序》曾這樣指出儒家思想的毛病:

六藝經傳以千萬數,累世不能通其學,當年不能究其禮,故曰“博而寡要,勞而少功”

儒家的理論過於繁雜,沒幾個人研究得透,所以說它“學說廣博卻毫無要領,費盡力氣卻收效甚微”。而在弱肉強食的戰國時期,沒有任何一個政權有足夠的時間、空間來讓儒家慢慢施展其治國之道。相反,與時俱進、極度務實的法家,則以見效快的特質受到了各諸侯國的一致青睞。

第二,一味復古,不能與時俱進。當初孔子在齊國時,晏嬰曾勸齊景公不要重用孔子,他的理由是:

“儒者滑稽,而不可軌法”即儒生能說會道,沒辦法用法來約束他們;

儒家在戰國時期輸給儒家的原因是什麼?問題出現在哪? 第3張

“倨傲自順,不可以爲下”他們高傲任性自以爲是,不能乖乖的當臣子;

“崇喪遂哀,破產厚葬,不可以爲俗”,他們重視喪事,提倡厚葬,甚至不惜傾家蕩產,如果形成風氣將會浪費社會財富;

“遊說乞貸,不可以爲國”他們四處遊說乞求官祿,像職業的政治掮客,不能委以重任、治理國家。

“自大賢之息,周室既衰,禮樂缺有間”,時代發展到今天,早已禮崩樂壞,周王室都能衰弱,他們那一套還能用嗎?

也就是說,當時的儒生,過於沉迷於古制與時代格格不入。

那麼,爲什麼禮制在上古時期有效,在春秋戰國時期卻逐漸淪落呢?主要源於生產力的進步。夏商周時期,鐵器還未投入使用,生產力低下、交通不便、社會資源極度有限,爲了維持生存,各階級遵守規則、循規蹈矩,是實現資源的最合理分配的有效管理模式。而到了戰國時期,隨着技術的進步、生產力的提高,以及交通條件的大幅度提升,社會資源豐富到一定程度,必然會向少數人手中集中。求利是人的本性,爲了攫取更多利益,人們早已擺脫了禮制的束縛,以智慧、力量、權謀去爭取榮華富貴;而相比較之下,法家的獎懲理念,則能很好地適應時代的需要、人們的需求,並且可以將權力牢牢掌握在統治者手中,因此得到了廣泛採用。

甚至到了西漢時期,一代雄主漢宣帝也曾這樣批評儒生:

儒家在戰國時期輸給儒家的原因是什麼?問題出現在哪? 第4張

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可見,即使在這時,儒家仍有不合時宜、鼓吹古制、非議朝政的毛病;若思想混亂,則朝政自然隨之動盪,這顯然不符合統治者的要求。因此,漢代所謂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不過是給法家的務實內核披了層仁義的外衣罷了。就像漢宣帝所說的:“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要知道,當時的儒家思想已經經過了董仲舒等人的改良;由此可見,在數百年前的戰國時期,儒家理念僵化到何種程度,這就是在那時它競爭不過法家的原因。不過法家也並非那麼美好,它的最大弊端若歸結爲兩個字,那就是“愚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