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劉邦爲何一開始要輕儒?後期尊儒的原因是什麼?

劉邦爲何一開始要輕儒?後期尊儒的原因是什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4.9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自從當了皇帝,劉邦可謂是日理萬機,整天忙得不可開交,就在他不斷地考覈部下對他忠不忠誠的時候,還有一個問題也擺在了他的面前。那就是宮中禮儀問題。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他手下這些功臣們,倚仗打江山時的勞苦功高,每次入朝宴會,個個都是放縱不羈,場面鬧哄哄的像趕集,有時候談功論戰,有時候說朋道友,更有甚者當衆脫鞋撓腳……

後經人提醒,劉邦覺得這樣也不成體統,於是苦思良策起來。正在這個時候,儒生順應形勢派上用場了。

劉邦爲何一開始要輕儒?後期尊儒的原因是什麼?

劉邦以前很不喜歡儒生,試想,他讀了近十年的書,胸中還是空空如也,因此,對那些滿腹經綸的儒生很有牴觸感。

後來雖然在西征途中遇到酈食其,對儒生的偏執看法有所緩解,但儒生們仍然得不到他的青睞和重用。當然,他不重用儒生,並不代表儒生們就永遠沒有出頭之日。

這不,說儒生這裏就來了一位儒生,他的名字叫孫叔通。孫叔通一直就在劉邦身邊做事(苦差),劉邦的煩惱他自然知道了。

於是他毛遂自薦地走到劉邦身前說:“如果陛下想治理好天下,當務之急就是要去找一些儒生來講禮儀。”

劉邦正苦惱着,本來孫叔通提起這件事讓他眼前一亮,但他一看到孫叔通儒生的樣子,不知咋的心裏就是不爽。

“老子用三尺劍騎馬打下的江山,哪用得着儒生呢?”劉邦的態度並不好。

“陛下在馬上打下江山,難道還能在馬上守天下嗎?”孫叔通進行了反駁。

這一句反問讓劉邦啞口無言。隔了半晌,他才說出苦衷來:“朕一向不太重視儒生,現在需要儒生,又到哪裏去找呢?”

這等於是默認了。孫叔通知道機不可失,趕緊道:“魯地乃是儒生之鄉,那裏的名儒多如牛毛,可以到那裏去招儒生。”

“喏!”劉邦同意了他的建議。

於是乎,孫叔通就火速去辦這件事了。這孫叔通果然不負衆望,他很快就從魯地帶回了幾百號儒生。

劉邦爲何一開始要輕儒?後期尊儒的原因是什麼? 第2張

然後,孫叔通和儒生們商量先列出了朝廷的禮儀大綱,並且制定出了一系列教程。待一切準備工作搞定後,接下來就是對朝中大臣開始培訓了。

第一批學員只招了百來位朝中重量級大臣,經過一個多月的魔鬼訓練,在衆儒生們言傳身教下,這批學員很快就訓練得有模有樣了。

據說這批學員畢業時,劉邦還來親自考覈。當他看到這些手下重臣無論是言談還是舉止都頗顯仁者風範時,他滿意地點了點頭,要的就是這種效果。隨着第二批、第三批學員都陸續畢業,朝中重臣差不多都參加了“宮廷禮儀培訓”。

正在這時咸陽的長樂宮已成功修復了。於是劉邦大喜,他率文武大臣回到咸陽,在長樂宮慶賀元旦。

漢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元月一日,朝賀典禮如期舉行,整個過程秩序井然,大臣們按官高低有序地站着,殿下的士兵也都整齊有序。

一切佈置好後,劉邦乘坐着輦車出來了,隨着一聲“皇帝駕到”,羣臣們依次跪下,大聲叫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氣氛莊嚴而雄偉。

“衆卿都免禮平身。”劉邦欠了欠身。衆臣站起身來,依然有序地站着。接下來劉邦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的話匣子一打開就像滔滔流水綿綿不絕。

這下可苦了羣臣了,頂着太陽曬了好幾個小時,但饒是如此,他們都站得像杆槍似的,誰也不敢像以前那樣交頭接耳講半句悄悄話。直到晌午時分,羣臣們個個腿腳發麻時,劉邦才宣佈慶賀儀式結束。

劉邦爲何一開始要輕儒?後期尊儒的原因是什麼? 第3張

接下來是用宴的時候了。整個酒宴中,羣臣們不再像以前那樣,沒有次序地來敬酒,亂哄哄地猜酒令。他們此時是按職位高低,一一捧觴來恭喜劉邦。整個典禮過程隆重而有序,沒有一個人敢造次。

最後的結果是,孫叔通的“禮儀訓練營”順利通過劉邦的考覈。於是孫叔通被封爲太常,賜黃金五百兩,其他的儒生也都被封爲郎中令。

自秦始皇“焚書坑儒”事件後,墮落的儒生們終於鹹魚翻身,實現了鯉魚跳龍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