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劉邦的個人儒學修爲如何?他真的輕儒蔑士嗎?

劉邦的個人儒學修爲如何?他真的輕儒蔑士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6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劉邦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公元前206年,在關中大地上,一位操着楚音的中年男子,向當地的百姓們發出震耳欲聾的呼聲:“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者族,偶語者棄市。吾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餘希除去秦法。”

這短短數語,正是向天下飽經秦王朝暴政百姓宣佈:苛法不再,濫殺無存!

而這位中年男子,就是漢高祖劉邦。

劉邦的個人儒學修爲如何?他真的輕儒蔑士嗎?

後世很多人在談及劉邦時,多認爲劉邦出身市井,且不讀詩書。在當政之後輕儒蔑士,是個典型的流氓皇帝。比如很多史籍文獻中,就有很多關於劉邦遭人竊笑的趣事逸聞。

其實不然,劉邦雖沒有飽讀詩書,但胸懷大義。毛主席就曾經評價劉邦爲“封建皇帝裏邊最厲害的一個”。

一、劉邦個人的儒學修爲:仁而愛人

《史記》記載青年時代的劉邦:“隆準而龍顏,美鬚髯,仁而愛人,喜施,意豁如也。”“項羽,不可遣,獨沛公素寬大長者。”

從司馬遷的筆下,我們不難看出:項羽劉邦誰更勝一籌,早就被當時南征北戰的將領們看出分曉了。他們知曉暴虐必將走向毀滅,唯有仁愛才是走向成功的關鍵,所以他們把寶押在“寬大長者”的劉邦身上。

劉邦的個人儒學修爲如何?他真的輕儒蔑士嗎? 第2張

歷史證明確是如此,“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此語最早出自《荀子·哀公》篇,劉邦正是通曉儒家思想,深諳此道,最終才能在破關之時,深受老百姓的歡迎。

“仁而愛人”是太史公對劉邦的評價,亦是儒家文化的最高追求之一,在《論語》、《孟子》、《禮記》等多部儒學作品中,均多次提及“仁政”、“仁而愛人”等語錄。

司馬遷用“仁而愛人”來評價劉邦,這不僅僅是對劉邦的最高評價,更是預示着漢王朝在開國承家之時,就播下了仁愛與人權的種子。

根據《史記》記載,劉邦正是靠着仁義打天下,並且贏得了軍心與民心。比如劉邦在藍田南面與秦軍決戰時,命令部下“諸所過毋得掠滷(通“虜”)”;秦王子嬰前來投降時,劉邦力排衆議“始懷王遣我,固以能寬容,且人已降服,又殺之,不詳”;在漢朝建立後,他又能急百姓所急,與百姓同樂,最終“與天下同利”。

二、切實爲百姓謀出路,且“不欲費民”

劉邦與“屠燒咸陽秦宮室、所過無不殘破”的項羽不同,他既然深諳“君舟民水”之道,自然懂得“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劉邦對百姓的安撫,不僅與暴政的秦朝截然相反,就是與項羽也大相徑庭。項羽一路打,一路破壞,儘管爲百姓解了氣,但卻得不到百姓的擁戴,最終只能錯失天下。

而劉邦則善於收攏民心,在劉邦攻破咸陽之後,老百姓蜂擁而至、夾道歡迎:

“秦人大喜,爭持牛羊酒食獻觴軍士。沛公又讓不受,曰:倉粟多,非乏,不欲費人。”

就像《水滸傳》中,人們對梁山的喜愛和對朝廷的憎惡一樣,劉邦與秦王朝的對比更加強烈。當時老百姓飽受秦朝暴政,突然出現了個“替天行道”的劉邦,並且堅持不侵擾百姓,自然會受到人民的擁戴。

劉邦的個人儒學修爲如何?他真的輕儒蔑士嗎? 第3張

老百姓的性命在秦朝是毫無價值的,對於老百姓而言,他們永遠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他們隨時可能會因爲一個八竿子打不着遠方親戚,觸犯了刑法而喪命。(《史記·商鞅列傳·索隱》:一家有罪而九家連舉法,若不糾舉,則十家連坐。)

而劉邦的“約法三章”,則徹底杜絕了老百姓的“心腹大患”。

秦法“一人犯罪,舉家及鄰伍坐之”,漢法“父子兄弟罪不相及也”;秦法有“三族之刑”,漢法“但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者使之抵罪,餘並不其辜。”

劉邦並不是口頭上的“替天行道”,而是落到了實處,切切實實的讓老百姓看到了好處,從這一點來看,劉邦與項羽誰更加高明高下立判。

三、“與天下同利”方爲正道

在取得天下後,劉邦在洛陽設宴,宴會上高起、王陵這樣評價劉邦:“陛下使人攻城略池,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

“與天下同利”這不僅僅是劉邦取得天下的制勝法寶,更是古今中外成功者的必備要素。

很多人爲項羽自刎烏江而感到惋惜,卻對劉邦取得天下而感到不齒,似乎劉邦先入咸陽有取巧之嫌,可如果我們能進一步的瞭解歷史,就會發現“奪天下者,劉氏也”並不是偶然,而是歷史的必然。

當面對着起義軍的軍魂——懷王義帝時,劉邦的態度是畢恭畢敬,項羽的態度卻是不屑一顧,甚至在義帝沒有利用價值後,將其殺死在江南;

當面對着投降的秦軍,劉邦寬宏仁厚,妥善安智。而項羽卻在新安城南“詐坑秦子弟二十萬”,自古以來殺俘不祥,項羽此舉不僅讓敵人不敢再投降,這種行爲與當年秦將白起坑殺趙國降兵也沒啥區別;

當面對着一國根基的老百姓,劉邦奉若父母、秋毫無犯。項羽卻大肆掠奪,絲毫不把老百姓當回事。

試想,如果項羽取得了勝利,老百姓要面對的豈不是又一個秦朝?

是以,老百姓擁戴劉邦,摒棄項羽,這是民心所向,劉邦所主張的“與天下同利”方爲正道。

四、深諳“儒學”的劉邦,爲何選擇道家治世?

衆所周知,在漢朝初年,採用的是道家思想治國,講的是“黃老之道”、“無爲之治”,不勞民,不擾民,讓民休養生息。

那麼深諳“儒學”的劉邦,爲什麼會選擇道家思想來治世呢?

其實在先秦時代,儒家只是諸子百家之一,儒生則是屬於一種學術性人才,而且帶有一種鮮明的政治傾向。

《漢書·藝文志》記載: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皆起於王道既微,諸侯力政,時君世主,好惡殊方。是以九家之術蜂出並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馳說,取合諸侯。

也就是說,在漢初,儒家只是一種學說而已,儒士並不等於入仕。如果漢武帝時期沒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而是獨尊其他學術,那麼可能之後的官場,會全都以“道術”、“墨術”、“法術”入仕。

再來看看道家思想的“不勞民,不擾民,讓民休養生息”,綜合起來,這不正是契合劉邦的“與天下同利”的主張嗎?

《老子》記載: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其實從這裏就能看出,道家思想纔是對平民政權最好的詮釋。而這種小國寡民的思想,與劉邦對平民的態度非常相似,這也是一直以來劉邦所努力奮鬥的目標。所以劉邦纔會選擇用道家思想來治世。

“與賢士同利,與百姓同利,與父老鄉親同利,與天下同利。”劉邦對自己的家鄉父老一直有感激之情,這種情誼在他做了皇帝之後,不僅沒有消失,反而更加保持得更加完好,並且由感激家鄉向感激天下而轉換,像這樣的一位君王,也無怪毛主席讚譽他爲“封建皇帝裏邊最厲害的一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