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明朝時期的朵顏三衛有何作爲?他的結局如何

明朝時期的朵顏三衛有何作爲?他的結局如何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9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跟着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朵顏三衛。

朵顏三衛,主要指東部蒙古,因明朝於此冊封朵顏衛、福餘衛、泰寧衛,其中尤以朵顏衛最大,故被稱爲朵顏三衛,又因朵顏衛主要由兀良哈部組成,因此也稱兀良哈三衛。朵顏三衛在大草原上可以說是個較爲奇葩的存在,因屢受韃靼蒙古、瓦剌蒙古的侵襲而與明廷交好,卻又因各種原因而屢屢南下犯邊。終明一朝,朵顏三衛始終保持着這種時叛時附的態勢。

朵顏三衛主要指東部蒙古,靖難之後曾與明廷有過蜜月期

元亡,漠北蒙古族分爲三部:居於西遼河、老哈河一帶者,爲兀良哈部;居於鄂嫩河、克魯倫河一帶及貝加爾湖以南地區者,爲韃靼部;居於科布多河、額爾齊斯河流域及準噶爾盆地者,爲瓦剌部。因地理位置居東,因此一般也稱東部蒙古,在這片廣袤的草原上,曾生存着兀良哈部、翁牛特部、烏齊葉特部和札剌亦兒部等蒙古部落。

明朝時期的朵顏三衛有何作爲?他的結局如何

明朝洪武年間,爲了徹底消除北方殘餘的北元勢力,朱元璋曾發動了多次北伐。洪武二十年(1387年),馮勝、傅友德和藍玉等率領二十萬大軍繞道慶州,包圍了納哈楚軍隊駐地,並迫使其投降。這使得大興安嶺以東的蒙古各部失去了屏障,其駐地直接暴露在了大明的打擊範圍之內。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蒙古大汗脫古思帖木兒又在捕魚兒海大敗,這不僅使他失去了對蒙古諸部的影響和統治,更使得大興安嶺以東的蒙古諸部處於了孤立無援的境地。這些部落在沒有實力與大明對抗的情況下,只能選擇臣服。次年,兀良哈部的原元遼王、惠寧王、朵顏元帥府相繼請求內附,明太祖遂於其地設置泰寧、朵顏、福餘三衛指揮使司,隸屬於大寧都司,並冊封兒子朱權爲寧王,統領諸衛。

然而,朵顏三衛不久後再度反叛,重新歸附北元新汗。於是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四月,明朝又派遣傅友德、郭英率軍討伐遼王阿扎失裏於挑兒河一帶,朵顏三衛與明朝的關係就此再度中斷。直到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靖難,朱棣在獲取了寧王朱權支持之後,部分朵顏三衛隨大寧軍隊一同被收編,並在之後的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

朱棣在南京稱帝之後,感念於朵顏三衛立下的戰功,曾多次派人去招撫朵顏三衛,並“命脫兒火察(即脫魯忽察兒)爲左軍都督僉事,哈兒(兀)歹爲都指揮同知,掌朵顏衛事;安出及土不申俱爲都指揮僉事,掌福餘衛事;忽剌班胡爲都指揮僉事,掌泰寧衛事;餘及所舉未至者總三百五十七人,各授指揮、千、百戶等官,賜誥印冠帶及白金、鈔幣、襲衣”。

明朝時期的朵顏三衛有何作爲?他的結局如何 第2張

因此,在永樂初年,朵顏三衛倒也與明朝度過了一段蜜月期。不過,當時的朵顏三衛中以以泰寧衛最強大,其次福餘衛,朵顏衛最弱,但朱棣的冊封卻以朵顏衛爲首,這其中的用意可想而知,而朵顏衛在明朝的支持下則迅速崛起,逐漸吞併其他兩衛,故而將這三位合稱“朵顏三衛”,又因朵顏衛主要以兀良哈部爲主,因此也稱“兀良哈三衛”。

因南下爭奪大寧牧區,朵顏三衛開始時常南下侵擾

永樂年間,隨着朱棣於遼東設立奴兒干都司和遷都北平,爲了確保遼東和京師的安全,明成祖視朵顏三衛爲外藩,“居則偵探,警則捍衛,發給牛具、種、布帛、酒食良厚”。而且一旦朵顏三衛地區遭遇災荒,明成祖往往命官署視馬匹優劣,倍價易米。

然而,隨着蒙古韃靼部的迅速崛起,朵顏三衛時常受其侵擾,懾其兵威,朵顏三衛遂祕密依附韃靼,並開始不斷借賣馬入明邊境偵探虛實。雖然朱棣曾下詔責問,但朵顏三衛部分部落卻和韃靼太師阿魯臺結爲兒女親家,開始明目張膽的反叛明朝。

從永樂八年(1410年)開始,朱棣先後五次親征漠北,其中第一次出征時便發現有部分兀良哈人加入韃靼軍,因而曾於次年遣使譴責,但卻收效甚微,眼見兀良哈三衛不知悔改,永樂二十年(1422年)七月,明成祖再度北伐回軍途中,率軍深入屈裂兒河流域,對不斷支持阿魯臺的兀良哈三衛發動進攻,於屈烈河大敗兀良哈部軍,兀良哈遭此重創,部衆紛紛降明。

到了仁宣年間,鑑於永樂年間連年出兵導致國力損耗,仁、宣二宗開始着手明朝的內治,明朝對蒙古開始由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禦,主要通過外交和經濟手段維繫着與蒙古各部的朝貢關係,而蒙古方面瓦剌雖然已經崛起,但卻忙着征服草原,因此雙方總算相安無事。然而,明宣宗年間的這種戰略收縮,尤其是內遷奴兒干,卻爲之後的“土木堡之變”和河套之患埋下了伏筆。

明朝時期的朵顏三衛有何作爲?他的結局如何 第3張

爲了獲得大寧地區的駐牧權,早在永樂年間朵顏三衛便已經經常與韃靼部聯合犯邊,韃靼和瓦剌爭奪草原事敗後,韃靼太師阿魯臺逃入兀良哈部,在他的挑唆之下,朵顏三衛開始屢屢於永平、山海關之間大肆擄掠。而隨着明朝的戰略收縮,朵顏三衛從宣德五年(1430年)開始正式南遷,最終於正統初年駐牧於明薊遼邊外的瀟河、老哈河一帶,並活躍於整個漠南地區。

因此,從正統年間開始,朵顏三衛便屢屢犯明遼東、大同、延安境,甚至和瓦剌部聯合南下侵犯,但卻多次被明朝邊將擊敗,例如獨石口守將楊洪生擒兀良哈首領朵欒帖木兒,又如正統九年(1444年)明英宗徵調大軍追剿擾邊的兀良哈三衛兵,捕獲擾邊者甚衆,奪回被其擄掠的人畜。

正統之後朵顏三衛時叛時附,後金崛起後終被吞併

其實在正統初年,面對北方蒙古的屢屢南下,明朝實際上還具備一定的打擊能力,甚至是出塞追剿的能力,然而自“土木堡之變”後,隨着武將、功勳集團出現斷層,以及文官集團的崛起,明朝的對外策略愈加保守,最終從戰略防禦開始轉入被動防禦,而朵顏三衛與明朝的關係也就此日益緊張。

當時,瓦剌崛起於蒙古草原,朵顏三衛不得不依附於瓦剌也先,但卻被也先所利用,在朵顏三衛被明軍擊敗的同時,瓦剌又從背後接連進攻,朵顏三衛一度陷入極爲困難的境地。無力反抗瓦剌侵擾的他們,只能被迫臣服;雖依舊每年嚮明廷朝貢,以此換取明帝的賞賜;卻又因時常遭到明朝邊將剿殺,而時刻尋機報復。

瓦剌爲了徹底征服蒙古大草原,對朵顏三衛逼迫日急,三衛不堪忍受瓦剌肆虐,遂嚮明朝祕密提供瓦剌請阿伯,並請求屯駐於靠近明朝邊境處,但在被明代宗拒絕後便又投向了已經衰弱的韃靼部,與其首領孛來暗中交往,雙方關係日益密切。直到北京保衛戰之後,隨着也先的去世,瓦剌部迅速分崩離析,韃靼部重新崛起,朵顏三衛的日子纔算好過了一些。

明朝時期的朵顏三衛有何作爲?他的結局如何 第4張

從成化年間開始,朵顏三衛開始依附於韃靼部多次入關劫掠,雖數遭明守將擊之,仍侵擾不已。然而,南下侵擾的同時,卻又往往因天災飢困,請求明廷恢復馬市,以易糧食等物品。明朝雖始終未與朵顏三衛中斷聯繫,卻也常常因其南下侵擾而以中斷交易爲懲戒。雙方在這種打打停停的過程中,關係開始日益疏遠。

明朝中晚期,朵顏衛分佈廣闊,東自大鹼場,北至西拉木倫河,西迄延慶州四海冶南達,寬城;福餘、泰寧兩衛的居地東達遼河中下游,最南端可至海城一帶,東北一部分到松花江流域,西南至小興州與朵顏衛一些部落參錯居住。

達延汗統一蒙古之後,建左右兩翼六個萬戶,兀良哈部與察哈爾部、喀爾喀部隸屬於左翼蒙古。而隨着後金的崛起,在皇太極向東部蒙古的不斷滲透之中,三衛先後服屬於清朝,而當皇太極最終擊敗庫圖克圖汗,其子額哲奉傳國玉璽出降,蒙古汗位至此徹底斷絕,曾經令全世界震顫的蒙古帝國徹底滅亡,之後的蒙古各部開始隸屬於清朝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