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劉安爲什麼在藩王整體式微時,才起兵造反?

劉安爲什麼在藩王整體式微時,才起兵造反?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下面由小編給大家帶來劉安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接着往下看吧。

漢朝第一位淮南王是英布,他定都在六安,下轄九江、廬山、衡山、豫章等地,領土廣闊。英布被劉邦所殺後,劉邦又將自己的幼子劉長封在淮南,以同姓替代異姓而王,企圖能夠江山永固,皇權無憂。

劉邦去世以後,許多夫人、子女皆遭遇不測,這是呂雉計劃算計的結果。她想要用狠辣的手段,報復曾經的敵人們,同時發泄內心的怨氣。可是劉長卻倖免了。究其原因,劉長從小跟着呂雉長大,培養出了感情。

漢文帝不是劉邦的嫡子,他之所以登基,是漢朝走進困頓局面後的破局行爲:漢惠帝早逝,其他兄弟幾乎死光,留下的兒子尚在襁褓,於是大臣們前往封地請出劉恆。這就引起了劉長的不滿:同爲活下來的先帝的兒子,憑什麼你成了皇帝,我還是個藩王?

於是文帝時期,淮南王劉長“不法”,自己制定國家法度,行天子事。出於家族和諧,也是爲了體現天子的氣度,劉恆起初隱忍不發,但是隨着劉長越來越無法無天,劉恆一封詔書,廢了他的封號,將其流放。

劉安爲什麼在藩王整體式微時,才起兵造反?

劉長死後,他的兒子劉安在文帝十六年成了新的淮南王。景帝三年,席捲半個王朝的七國之亂爆發,禍起吳王,而當吳王至書各國時,才發現原來大家都有反心,遂結成一個七國聯盟,向着中央,也就是皇位進發。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實力不弱的淮南王劉安卻未參與進叛軍隊伍。史書說,當時劉安都要答應了,可是被相國私自改變了部署,由發兵變爲防守。至於背後考慮,也是有很多學問的:

其一,早在文帝統治時,就下定決心削藩,因此藩王們的實力變弱了,僅淮南一國,就被一分爲三給了劉長的三個兒子,它能不能跟勢力強大的中央軍抗衡是個未知數。當初劉邦討伐英布的時候,有謀士給出了上中下三條線路,皆保漢軍勝算。況,自古聯軍多因爲各懷心思而鬆散,在初期就一頭扎進去,是不明智的。

其二,淮南國上面有着兩任“叛國”之君,英布和劉長。如果再出現第三任,那麼剛剛修整好的民生就會再次受到打擊。

其三,晚一步加入聯盟,也有坐山觀虎鬥的嫌疑。若漢軍贏,那麼淮南王以後就會得到莫大的信任和獎賞。反之,若是聯軍有了勝利苗頭,淮南國也因爲參與的晚而實力更強,有希望爭奪皇位。

劉安爲什麼在藩王整體式微時,才起兵造反? 第2張

時光兜兜轉轉,劉安早就不是那個衝動的青年了,他在封地內發展經濟,研究文學。他招募數千文人方士,共同編纂出《淮南子》,還發明瞭“豆腐”這個美食。

在別人看來,劉安已安天命。而事實卻並不是這個樣子:暗地裏,他在謀劃篡位事宜。他的女兒劉陵,被派去長安,時刻警惕着京中政治動向。他的兒子劉遷,則暗中養兵練兵,製造兵器。劉遷的妻子是漢武帝的外甥女,爲防止陰謀被窺探,劉安跟兒子合夥上演了一場“兒子兒媳不合,遂將兒媳送還長安”的大戲。

可能許多人會疑惑,七國之亂的時候,劉安沒有隨大流,而當藩王整體式微的時候,他爲何動了心思?原因有兩點:

首先,漢武帝直到二十八歲都還沒有兒子,他跟陳阿嬌成婚多年,阿嬌無孕,後宮其他的良家子亦是如此。皇帝沒有兒子,也就是沒有繼承人,等到他百年之後,皇位一般是落到其他皇親的身上。

劉安來長安的時候,太尉田蚡巴結道:天子沒有兒子,您是高祖的直系血親,德高望重,最有可能繼位。且,若武帝一直無子,那麼他死後勢必又是一場爭鋒大亂,早早部署,總歸是有備無患的。

劉安爲什麼在藩王整體式微時,才起兵造反? 第3張

再者,景帝時期劉安不過是個普通藩王,父輩的罪過還沒有抹殺,自己的羽翼也沒有豐滿。但是武帝時期不是,彼時的劉安以淮南國爲根基,廣交豪傑,手下聚集不少人才,這些人能給他起事出注意。同時,他安撫百姓,國內對他也是稱讚一片。以上種種,都增加了劉安的信心,讓他認爲,只要有機會,他就能成功。

後記:劉安還是輸了,跟他的父親一樣,陰謀還在搖籃中就被武帝發覺,最終走上了自盡的路。他的封國也被中央取消,代之以九江郡。

西漢自高祖以來,王權和皇權就不斷起衝突。歷經賈誼獻策、七國之亂、武帝推恩後,實際上所謂的諸侯,已經沒有什麼力量了,劉安也不過是趕在諸侯時代的小尾巴上掙扎了一下,連水花都激起來,還間解幫助武帝廢除了一個封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