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秦國爲什麼會在邯鄲之戰中慘敗呢?

秦國爲什麼會在邯鄲之戰中慘敗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邯鄲之戰是秦國獨強的戰略格局形成後,關東諸侯合縱抗秦取得的第一次大勝,此戰嚴重地消耗了秦國的實力,造成秦國軍隊接近20萬人的傷亡,推遲了秦國統一六國的步伐。秦國慘敗邯鄲之戰的原因是什麼?

公元前260年到公元前257年,秦、趙之間爆發了兩場以傾國之力火拼的大戰。第一場是長平之戰,秦軍擊敗了趙、韓聯軍,前後殲滅趙軍四十五萬;第二場是歷時十七個月的邯鄲之戰,趙、魏、楚數十萬大軍擊敗秦軍,還趁勢收復了大片失地。邯鄲之戰雖沒有長平之戰那樣廣爲人知,但其對列國形勢的影響卻大於長平之戰。邯鄲之戰還衍生出了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典故,如竊符救趙、毛遂自薦、脫穎而出、虛左以待、不遺餘力,這些事件背後無不充滿着奇謀妙計和大國博弈。

緣起:趙國毀約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九月,秦、趙長平之戰以趙國的慘敗結束,秦軍主帥白起派人向秦昭襄王請求“益兵糧”,“欲遂滅趙”。但第二個月白起就被徵召還朝了。對於白起被召回的原因,《史記》的說法是趙國派策士離間秦國宰相范雎與白起的關係,范雎因嫉妒白起會立下更大的功勞而向秦昭襄王進讒言。

白起雖被召回,但秦國攻趙的既定方略沒有變,秦軍在王齕、司馬梗的率領下繼續對趙國發動進攻。在幾個月的時間裏佔領了上黨地區和太原郡,甚至還攻取了距離趙都邯鄲僅六七十里的武安。趙軍雖然節節敗退,卻也在拼力抵抗。秦軍攻取武安後,已經成爲強弩之末。從秦軍進駐長平開始,戰爭已經持續了九個月。秦軍在長平殲滅了趙軍主力,但秦國兵卒也是“死者過半,國內空”;出現了“國虛民飢”的情況。

秦國一時半會還滅不了趙國,而一旦楚、魏、齊等國介入秦、趙之戰,秦國將處於極爲不利的境況。戰爭固然使趙國處於崩潰的邊緣,但也將秦國帶進了危險的境地。最終,秦昭襄王接見趙國特使趙郝,開始議和。縱然是和談,秦昭襄王也要擺出盛氣凌人的架勢,他要求趙孝成王本人來秦都咸陽以顯示趙國和談誠意。這下可引起了趙國朝廷的激烈爭論。

四十年前楚懷王入秦被扣之事一直在警醒各國——虎狼之秦不可信,但是爲了江山社稷,趙孝成王還是不顧羣臣反對,赴秦和談。《史記·虞卿列傳》載:“趙王入朝,使趙郝約事於秦,割六縣而媾。”秦昭襄王四十八年正月,秦國罷兵。趙孝成王回國後,以大臣虞卿爲首的反秦派堅決反對割地給秦國。虞卿的理由很充分,秦國對趙國的進攻可以說是不遺餘力,秦國罷兵並非是見到趙國慘狀而動了惻隱之心,而是秦國已經筋疲力盡。

現在,趙國要將秦軍無力佔領的六座城邑白送給秦國,並不明智。再說割地給秦並不能保證秦國明年就不攻打趙國。秦國對土地的慾望是無窮的,如果面對秦國的威脅,趙國每次都要割地求和,那早晚有一天趙國將無地可割。虞卿認爲,與其將六座城邑割給秦國,不如將城邑送給齊、楚、魏等國,組織諸侯合縱攻秦,到時候還能佔領秦國的土地作爲補償。

虞卿的主張再度引發了趙國羣臣的激烈論戰。趙孝成王反覆權衡,自覺不能一錯再錯,最終採納了虞卿的建議,撕毀合約,拒不割地,積極備戰。趙國君臣“早朝晏退,卑辭重幣,四面出嫁,結親燕、魏,連好齊、楚,積慮並心,備秦爲務”。這一年,趙國將靈丘送給了楚國令尹春申君黃歇作爲封地,建立了趙、楚聯盟。

趙國敢於撕毀合約,根本原因在於趙國君臣認爲趙國仍然可以與秦一戰。自胡服騎射以來,趙國軍事實力蒸蒸日上,不輸秦國,策士稱“秦、趙五戰,秦再勝而趙三勝”。趙國君臣對再度開戰並戰勝秦國,還是有信心的。當然,還可以從另一個角度考慮,就是趙人認爲即使他們再度戰敗,也不會亡國。

秦國爲什麼會在邯鄲之戰中慘敗呢?

秦圍邯鄲與諸侯救趙

面對趙國的背約負盟,秦國自然要出兵討伐,只是經歷長平之戰後,秦國也需要休養一段時間。趙國君臣認爲秦國會在第二年發動進攻。不過,他們低估了秦國這架戰爭機器的運轉效率,議和八個月後,秦昭襄王四十八年九月,秦軍直抵趙都邯鄲。秦軍主帥的最佳人選應該是白起,但白起稱自己正在生病,無法統軍,畢竟此時白起已經六七十歲了。

秦昭襄王年紀比白起還大,權衡之後,沒有勉強白起,而是任命了一位叫做王陵的人爲主將。此人在史料中僅此一見,也不知是沙場宿將還是秦廷新貴。但面對攻城戰,縱然是名將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孫子兵法》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進攻一方可能付出了巨大的人員物資損耗,但毫無所得。王陵就是這樣,率軍猛攻邯鄲數月,結果敗多勝少,損失慘重,不得不請求增兵。

秦昭襄王四十九年正月,秦國援兵到達前線,王陵向邯鄲發動了一次大規模進攻,結果再度慘敗,損失了“五校”的兵力。“校”是次於將軍的高級武官,“一校”的兵力從一兩千到上萬不等,戰時人員編制比較充實,秦軍應該損失了數萬人。眼看王陵取勝無望,秦昭襄王卻並不打算罷兵,而是決定換將。

秦昭襄王想讓白起代王陵爲將。此時白起早已病癒,但他卻不看好這場戰爭。白起認爲:“遠絕河山而爭人國都,趙應其內,諸侯攻其外,破秦軍必矣。”秦昭襄王派宰相范雎去勸說白起,白起本來就怨恨范雎,更加百般推脫,最後乾脆說自己又病了。秦昭襄王憤憤地說:“微白起,吾不能滅趙乎?”於是派大將王齕替代王陵伐趙,結果“圍邯鄲八九月,死傷者衆而弗下”。趙國還不斷出兵偷襲秦軍後方糧道,導致秦軍軍心不穩。

隨着秦軍的進攻屢屢受挫,諸侯對秦、趙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最初齊、魏兩國是與秦國合作攻趙的,《戰國策·秦策三》載:“秦破馬服君(指承襲父親爵位的趙括)之師,圍邯鄲,齊、魏亦佐秦伐邯鄲,齊取淄鼠,魏取伊是。”然而,隨着頓兵堅城之下的秦軍屢戰屢敗,魏國的立場開始動搖。

當時的魏國國君是魏安僖王,他還有一個以謙恭仁愛而聞名天下的弟弟——信陵君魏無忌。兩人的姐姐是趙國宰相平原君趙勝的夫人,平原君是趙孝成王的叔叔。平原君及其夫人多次寫信向魏安僖王和信陵君陳述厲害關係,希望魏國能救援趙國。然而,這時的魏安僖王對秦國多少心存畏懼。

想當年,年輕氣盛的他繼位伊始就與秦國開戰,聯合趙、韓,糾結十五萬大軍與秦戰於華陽,結果慘敗。他痛定思痛,開始調整對外策略,對秦國基本保持着臣服或和平的狀態。此次秦圍邯鄲,魏安僖王最初是想趁亂佔領一些土地,後來發現秦國是真的要滅趙,脣亡齒寒的道理他還是懂的,在平原君夫婦和信陵君的勸說下,魏安僖王派大將晉鄙率軍十萬救趙。

秦國聽聞此事,立即遣使者告訴魏安僖王:“吾攻趙旦暮且下,而諸侯敢救者,已拔趙,必移兵先擊之。”魏安僖王猶豫了,環視諸侯,除齊國曾攻趙外,楚、燕、韓對這場戰爭都持觀望態度,如果魏國過早捲入這場被戰爭,似乎並非明智之舉。於是,他命令已經行至蕩陰的晉鄙停止前進,就地駐軍。

平原君和夫人只好再向信陵君求助,信陵君本就是俠肝義膽,更何況是去救自己的親人。他發動了一批人反覆向魏安僖王進言,但魏安僖王不僅不爲所動,還派了一名將軍去趙國,勸說趙國尊秦王爲帝以換取秦國退兵。信陵君見此情狀,便打算率門客赴趙死難。這時,信陵君曾虛左以待的隱士侯嬴進獻了一條奇計。他先讓信陵君去求魏安僖王的寵妃如姬去偷兵符。信陵君曾替如姬報了殺父之仇,如姬一直感念其恩,所以冒險偷出兵符,交給了信陵君。而後,侯嬴推薦了大力士朱亥陪同信陵君前往晉鄙大營接管兵權。晉鄙覈驗兵符後,仍然懷疑信陵君是否受真的受王命而來,不肯交出兵權,於是朱亥趁晉鄙不備,用藏在衣袖中的四十斤鐵椎當場擊殺了晉鄙,信陵君才得以接管兵權。隨後,信陵君選出八萬精兵,進抵邯鄲。

魏軍到達邯鄲不久,春申君率楚國援軍也趕到了。楚軍是平原君親自請來的,這其中還有個毛遂自薦的故事。《史記·平原君列傳》記載,平原君赴楚求救前,想在自己的門客中挑選二十名隨從,結果只有十九個中意人選。這時有個叫毛遂的門客自告奮勇,願隨同前往。平原君對毛遂的能力表示懷疑,因爲他作爲門客的這幾年一直默默無聞。

毛遂說,以前沒有表現的機會,現在正是他脫穎而出之時。平原君想了想,就帶上了毛遂。面見楚國君臣時,平原君向楚考烈王反覆陳述利害關係,“日出而言之,日中不決”。見此情景,毛遂持劍上前,以武力脅迫楚考烈王答應出兵救趙。隨後,平原君、毛遂與楚考烈王歃血爲盟。事定,平原君稱讚毛遂:一人之辯,重於九鼎大呂;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

這個故事戲劇色彩濃厚,一些細節應該是文學創作。楚國出兵救趙其實是楚國的既定策略,去年楚國令尹春申君接受了趙國的封邑,就說明楚國有意聯趙抗秦。只是在出兵的時間上,楚國君臣的想法和魏安僖王一樣,都不想過早捲入。他們希望秦、趙兩國拼得兩敗俱傷,然後他們再出兵,這樣勝算更大,在未來的談判中籌碼也更多。這是戰國時期各國慣用的手段。

秦國爲什麼會在邯鄲之戰中慘敗呢? 第2張

邯鄲解圍

魏、楚援軍到達邯鄲的時間,史無明文,據現有史料推測,大概在秦昭襄王四十九年八九月間,也就是秦圍邯鄲一年之後。有兩則史料可做佐證,《史記·秦本紀》載:“秦昭襄王四十九年其十月,將軍張唐攻魏,爲蔡尉捐弗守,還斬之。”這裏有兩處文字錯誤。秦歷以十月爲歲首,年底不應再有十月,學者指出,“十”當爲“九”之誤。再有,“蔡”應是“葵”之誤,據《古本竹書紀年》,“葵”又作“鄈”,其地在今河南博愛西北。秦國守衛葵城的軍官在魏國的進攻下棄城而走,逃回秦國後被秦昭襄王下令處死。

秦昭襄王五十年十月“張唐攻鄭,拔之”。這裏“鄭”應作“鄈”,也就是說魏國攻佔葵城的第二個月,秦將張唐就把葵城奪了回來。既然九月份秦、魏之間已經互相攻伐,說明之前信陵君已與秦軍開戰,而且我們可以推測出魏安僖王應該是默認了信陵君的行爲,並與秦全面開戰。

當楚軍也抵達邯鄲附近後,趙、楚、魏聯軍對秦軍佔據了優勢。聯軍不僅人數衆多,而且人才薈萃。趙軍有廉頗、樂乘;楚軍有景陽;信陵君門客中也有不少深諳兵法者,這些門客後來還編了一本書叫《魏公子兵法》。聯軍將星雲集,秦軍屢屢失利。史稱“春申君及魏公子將兵數十萬攻秦軍,秦軍多失亡”,白起感慨:“秦不聽臣計,今如何矣!”又急又氣的秦昭襄王再度派范雎去請白起,白起不想毀了自己一世英名,以病情加重爲由加以搪塞。秦昭襄王震怒,下令將白起降職爲普通士兵,遷居陰密。白起則裝病裝到底,稱病重無法行動,秦昭襄王許以暫留咸陽。

王齕率秦軍與聯軍激戰了三四個月,戰爭的範圍擴大到太行山以東、黃河下游河段以西的南陽、河內地區,雙方反覆爭奪一些重要的軍事據點。《史記·秦本紀》載,秦昭襄王五十年十二月,秦軍增兵汾城。這個汾城在黃河北岸,與廣武(今河南滎陽東北廣武山)隔河相望。汾城是當時黃河下游的戰略要地,原屬韓國,秦昭襄王四十三年被秦國攻取,至此又被聯軍攻佔。

聯軍佔領汾城是爲了切斷秦軍補給。當時,秦軍進攻邯鄲,軍需物資都是從渭水入黃河,經過黃河沿線的各個秦軍據點,最後走一段陸路送到前線。沿線的這些軍事據點維繫着秦軍的生命線,所以秦軍纔會增兵汾城。秦國的援兵並沒有扭轉前線的局勢,十二月,聯軍對邯鄲城下的秦軍發起了總攻,秦軍大敗,主將王齕率殘部逃往汾城秦軍大營,副將鄭安平率兩萬人投降聯軍。邯鄲解圍。

聽聞敗訊,火冒三丈的秦昭襄王沒有反思自己的錯誤,而是遷怒於白起,命其立即離開咸陽。白起方“出咸陽西門十里,至杜郵”,宰相范雎又向秦昭襄王進讒,說白起心懷不滿,口出怨言,於是秦昭襄王直接賜劍讓白起自裁。白起堪稱戰國數一數二的將才,只是過於殘暴,殺戮太重,然死非其罪,令人唏噓。

《戰國策·秦策三》說:“秦攻邯鄲,十七月不下。”邯鄲之戰自秦昭襄王四十八年九月到秦昭襄王五十年十二月,正符合《戰國策》所說的十七個月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場戰爭是秦昭襄王意氣用事的結果,秦國爲之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秦國慘敗邯鄲之戰的原因是什麼?

一、邯鄲之戰正義性不足長平之戰,秦國痛擊趙國,勉強算得上正義之戰。白起率領的秦軍,攻打韓國,將韓國一分爲二,上黨和新鄭分裂,後援跟不上,上黨很快就能成爲秦國的盤中餐。這時候,趙國插了一手,接受了上黨地區,摘了秦軍的桃子,秦軍自然不願意,雙方開始調兵遣將,在三年的拉鋸戰、名將白起的率領下,斬敵45萬。秦國爲了保衛自己的勝利果實,採取強硬反擊,算得上是正義之戰。邯鄲保衛戰就不同了。趙國失敗後,白起率軍攻擊邯鄲,趙國亡國在即,於是就答應割地賠償,秦軍撤出後,趙國食言,不打算獻地了,秦王覺得自己被糊弄了,再次派大軍圍攻邯鄲。這就是流氓邏輯了,強搶不成,就準備動刀動槍了。

二、秦軍的的士氣不足長平之戰,秦國的士氣被慢慢的激發出來了,從戰場指揮員調配到君臣配合,都無懈可擊。邯鄲保衛戰就不同了。先是秦王召回了白起,全軍上下充分認識到了秦王的昏庸;其次,秦軍受阻後,白起拒絕出征,並預言此戰必敗。白起在軍中是神一般的存在,偶像都認爲打不贏,士兵哪還有精氣神;最後,秦王賜死白起,將士寒心。白起一輩子爲國家殫精竭慮、大小几十戰斬敵二百萬,如此牛掰的人物,秦王都殺,其他將士的命運又會如何?心寒啊。士氣不足,自然打不贏。

三、魏國、楚國援救齊國長平之戰,諸侯畏懼秦趙,都在一邊看笑話,希望來個兩敗俱傷。秦軍斬殺40多萬趙軍後,諸侯認識到了秦軍的可怕,倘若這一次將趙國滅了,那其他國家距離亡國還遠嗎?一些有識之士看清現狀後,決定幫助趙國抗擊虎狼之秦。平原君趙勝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他的遊說下,魏國信陵君帶領10萬大軍抵達邯鄲,楚國也出兵10萬。這樣一來,趙國一方軍隊大約就有40萬軍隊,秦軍只有20萬,數量懸殊過大,失敗也在情理之中。

四、趙國的反擊情緒、策略不同長平之戰,是在邊關作戰,趙國上下面臨的直接壓力較小,奮勇殺敵的決心也就較弱。秦軍圍攻邯鄲,倘若邯鄲失守,趙國就完了,趙人就要做亡國奴了。迫在眼前的壓力,促使趙人團結一致,絕不投降——想想之前投降的趙軍命運,就顫抖。秦軍的主將是王齕,邯鄲的守將是廉頗。雖說王齕也非常厲害,但和廉頗比,還是差了不少。綜上所述,邯鄲之戰中,秦軍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正義性不足、士氣不足,再者魏楚救援、趙國反抗激烈,最終導致邯鄲之戰失敗。

戰後局勢

邯鄲解圍後,戰爭並沒有停止。聯軍主力指向汾城的秦軍,秦昭襄王五十年二月,秦軍在汾城和廣武之間搭建了黃河浮橋,與聯軍展開激戰,大破聯軍,“斬首六千,晉、楚流死河二萬人”。張唐、王齕乘勝攻取了魏國寧邑趙國新中秦國還將新中改名叫“安陽”。然而,這幾次勝利尚不能扭轉秦軍在總體上的失敗。趙、魏、韓、楚掀起了“收復失地運動”。趙國收復了武安、太原等地;魏國攻佔了“陶、衛之地六百里”;韓國收復了汝南大片地區。

趙、魏、韓、楚形成的合縱聯盟也日益鞏固,秦軍佔領新中後幾個月,趙軍又奪回新中,秦昭襄王五十一年,秦國再度攻打新中,魏、韓、楚救趙,秦國撤兵。此後數年,秦國雖然也不斷出兵攻擊各國,甚至還滅了東周和西周兩個小國,但其相對衰落的勢頭卻不可避免。趙國逐漸恢復了元氣,並一直與秦抗爭,成爲合縱聯盟的重要組織者和領導者;魏國軍事實力迅速提升,十數年間,東征西討,屢戰屢勝,“兵四佈於天下,威行於冠帶之國”;楚國北滅魯國,西卻強秦,南征百越,“當是時,楚復強”。邯鄲之戰的失敗,使得秦國對山東六國的咄咄攻勢變弱了,甚至有三四年的時間秦國未對六國發動戰爭,從後來的歷史來看,這場戰爭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秦滅六國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