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邯鄲之戰時,秦國爲什麼會敗給趙國呢?

邯鄲之戰時,秦國爲什麼會敗給趙國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跟着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邯鄲之戰。

大型歷史劇《大秦賦》上線後,好評不斷,該劇雖然是以秦始皇嬴政爲主線,但卻橫跨秦國四大君王,他們分別是:秦昭襄王(嬴稷)、秦孝文王(嬴柱)、秦莊襄王(嬴子楚)、秦始皇(嬴政)。對於《大秦賦》來說,前四集以宏大的戰爭場景和典型的士兵服飾拉開了序幕,秦昭襄王嬴稷的的晚年也隨之登場。

邯鄲之戰時,秦國爲什麼會敗給趙國呢?

對於《大秦賦》來說,開篇就是堪稱戰國曆史轉折點的邯鄲之戰。在這場戰役中,呂不韋幫助嬴政的父親嬴異人成功逃回秦國,後者最終成爲秦莊襄王。對於邯鄲之戰來說,是和長平之戰連在一起的。雖然《大秦賦》沒有展現長平之戰,但是,大家都知道在這場戰役中,白起擊敗了趙括,讓趙國一下子就損失了40多萬大軍。

因此,如果說長平之戰前,秦國和趙國還是旗鼓相當的話,那麼,非常明顯的是,在長平之戰後,秦強趙弱的格局可以說難以改變了。但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剛剛在長平之戰中損失40多萬大軍的趙國,反而能夠在邯鄲之戰中轉敗爲勝。那麼,問題來了,《大秦賦》開篇的邯鄲之戰:秦強趙弱,爲何秦國會敗給趙國呢?

一、長平之戰後,秦軍沒有立即進攻趙國,給了趙國喘息之機

長平之戰後,白起本擬乘勝滅趙。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十月,秦國再次平定了上黨郡,然後兵分兩路,以此進攻趙國。這讓趙國和韓國都感到緊張,於是就派人離間秦國宰相范雎和大將白起之間的關係。在此基礎上,范雎以秦兵疲憊,急待休養爲由,請求允許韓、趙割地求和。秦昭襄王應允。韓割垣雍,趙割六城以求和,正月皆休兵。白起聞知此事,從此與范雎結下仇怨。在公元前260年結束長平之戰後,如果讓白起立即發動邯鄲之戰的話。那麼,秦軍確實有機會一鼓作氣,提前數十年攻破趙國都城邯鄲。可惜,范雎的阻礙,讓白起沒能趁勢追擊。

二、長平之戰中,秦軍雖然取勝,卻也付出了巨大的傷亡

邯鄲之戰時,秦國爲什麼會敗給趙國呢? 第2張

公元前259年,秦又發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趙邯鄲。對於趙孝成王來說,在獲得半年的喘息之機了,立即拒絕給秦國割地。得知自己被趙國戲耍之後,秦昭襄王非常憤怒,所以在公元前259年發起了邯鄲之戰。對於邯鄲之戰來說,正趕上白起有病,不能走動。到了公元前258年,王陵攻邯鄲不太順利,秦昭襄王又增加兵力,結果王陵損失五校(一校約爲8000人)秦軍。

不久之後,白起病癒,秦昭襄王欲以白起爲將攻邯鄲,白起對秦昭襄王說:“邯鄲實非易攻,且諸侯若援救,發兵一日即到。諸侯怨秦已久,今秦雖破趙軍於長平,但傷亡者過半,國內空虛。我軍遠隔河山爭別人的國都,若趙國從內應戰,諸侯在外策應,必定能破秦軍。因此不可發兵攻趙。”

因此,按照白起的說法,在長平之戰中,秦軍也付出了30萬人傷亡的代價。在長平之戰中,秦軍總共投入了60萬大軍,這纔將趙國的40多萬大軍包圍和消滅。正是因爲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這讓邯鄲之戰中,秦軍將士疲憊不堪,從而最終吃到了敗仗。

三、邯鄲之戰中,趙國上下團結一致,衆志成城

在邯鄲之戰中,趙將廉頗率趙軍頑強抵抗,趙相平原君趙勝亦散家財於士卒,鼓勵趙國上下抵擋秦軍。對此,在筆者看來,重用廉頗這位老將,無疑是趙孝成王在邯鄲之戰中最正確的決定。在長平之戰中,廉頗已經證明自己可以通過防守來阻擋秦軍。當然,很可能是長平之戰的戰場不在趙國腹地,後勤糧草運送比較困難,這讓趙孝成王選擇了趙括。不過,等到邯鄲之戰,趙軍在廉頗的指揮下,憑藉着堅固的城池,完全能夠抵擋秦軍一波接一波的衝擊。

邯鄲之戰時,秦國爲什麼會敗給趙國呢? 第3張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秦賦》這部古裝電視劇中,正是因爲秦軍的日益攻打,讓嬴異人在邯鄲的日子非常不好過。在呂不韋的幫助下,嬴異人成功逃出了趙國都城邯鄲。對此,在筆者看來,如果嬴異人不逃走的話,趙國必然會遷怒於這位來自於秦國的公子。而根據史料的記載,在嬴異人和呂不韋逃走之後,趙姬和嬴政母子就在邯鄲城躲了起來,這才保全了性命。

四、楚國和魏國及時出兵支援,讓趙國最終獲得勝利

當邯鄲之戰進行到公元前258年的時候,邯鄲城內糧食耗盡,趙孝成王被迫向魏、楚兩國求救。趙孝成王八年(公元前258年),平原君趙勝奉命出使楚國。在毛遂等人的勸說下,楚考烈王同意出兵支援趙國。對於楚國來說,大約派出了10萬大軍,由春申君黃歇衰落。而在魏國這一邊,信陵君魏無忌竊符救趙,率領8萬精兵趕赴邯鄲。因此,這意味着大約有20萬援軍加入到趙國一方,這成爲打破平衡的重要力量。

趙孝成王九年(公元前257年),魏、楚兩國大軍先後進抵邯鄲城郊,進擊秦軍。趙國守軍配合城外魏、楚兩軍出城反擊。在魏國、趙國、楚國這三國大軍內外夾擊之下,秦軍大敗,損失慘重。王齕率殘部逃回汾城,秦將鄭安平所部兩萬餘人被聯軍團團包圍,只好降趙,邯鄲之圍遂解。對此,在筆者看來,公元前257年的時候,秦軍已經攻打邯鄲兩年之久了,儘管秦軍將士能征善戰,但是,經過兩年還是無法攻破邯鄲,這無疑讓秦軍士氣低落了。在此背景下,魏國和楚國的精銳之師突然來到邯鄲,自然讓秦軍腹背受敵,從而吃到了敗仗。

五、邯鄲之戰的影響

邯鄲之戰時,秦國爲什麼會敗給趙國呢? 第4張

最後, 邯鄲之戰,是秦國一家獨大的戰略格局形成後,關東諸侯合縱抗秦取得的第一次大勝。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秦昭襄王在趙國內部團結、外部合縱抗秦形勢已成的情況下,單純從兵力對比出發,認爲秦強趙弱,堅持攻趙,在戰略上已屬失策;而在初戰失利城時,秦昭襄王仍一再增兵繼續強攻,置魏、楚援軍於不顧,在具體戰術了上亦欠穩妥。此外,秦昭襄王在邯鄲之戰期間賜死白起,更是自斷臂膀,也讓秦國將士的鬥志受到了負面的影響,所以,非常明顯的是,邯鄲之戰的勝利,直接推遲了秦滅六國的進程。

在長平之戰後,山東六國都被秦國大軍所震懾,白起的威名更是讓天下人都爲之膽寒。但是,秦昭襄王最終沒能一鼓作氣,將山東六國中最棘手的趙國消滅,這導致趙國可以在接下來數十年的時間內,一直髮揮着抗衡秦國的作用。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正是因爲秦昭襄王錯失了一統天下的機會,這纔有了秦始皇嬴政表現的大舞臺。如果秦昭襄王真的打贏了邯鄲之戰,那麼,秦朝建立的時間也會明顯提前,自然也就不會有嬴政一統六國的故事了。對此,你怎麼看呢?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