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春秋無義戰”指的是什麼?“無義”是什麼意思?

“春秋無義戰”指的是什麼?“無義”是什麼意思?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春秋無義戰”,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說到春秋時期,大家應該都知道,那個時候可是戰亂不斷,到處都又戰亂髮生,很多人都因此流離失所。那麼後人爲什麼說“春秋無義戰”呢?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想必大家應該都非常的想知道吧?

“春秋無義戰”指的是什麼?“無義”是什麼意思?

1、春秋無義戰是什麼意思

歷學家說春秋無義戰。這裏的"義”是正義,這種說法是指周朝到春秋時代沒有正義的戰爭。

周朝的周天子是天下共主,被分封的衆多諸侯國要對周朝天子負責,要定期納貢,要聽從周天子調遣防禦外來侵略。所以,歷史上都把春秋時代前爲共同維護周朝的安全所發生的戰爭爲正義之戰。

但是到了春秋時期,周室開始衰落,諸侯開始坐大,開始挾天以令諸侯,擴大自己的勢力,這時的諸侯還能打着周天子的旗號發動戰爭,但性質己經完全不同,戰爭完全是諸侯間爭強鬥勝,已經根本不是爲了鞏固周朝統治,所以說是不義之戰。

“春秋無義戰”指的是什麼?“無義”是什麼意思? 第2張

2、爲什麼說春秋無義戰

春秋以降,禮崩樂壞,諸侯不尊周天子,互相征伐,爭做霸主。僅記在《魯史》的242年裏,列國間發生的戰爭就有483次,朝聘盟會凡450次,共933次。

而孔子曾說,禮樂征伐應由天子出,而非由諸侯出,而春秋時期由周天子親自帶領的征伐又都以失敗告終,如公元前707年,周桓王親率大軍征伐鄭國於繻葛,本來周軍已佔據優勢,結果在最後一戰中,鄭莊公改變了軍隊的陣型即後世所稱魚鱗陣,擊敗了周天子的大軍,周天子還中了一箭逃走。

繻葛之戰發生在周平王東遷之後,是周天子第一次征伐,本來西周被犬戎攻破就已大失民心,此戰更使得周天子的威信一落千丈。各諸侯更加肆無忌憚,大國征伐小國,迫使小國朝貢,貢品自然價值不菲,這使得強國更強,弱國更弱。大國之間爲了爭奪對小國的支配權,不可避免要發生衝突,如晉楚爲爭霸發生的戰爭不下數十次。

春秋時期弒君三十六,亡國三十二,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勝其數。故而孟子說:“春秋無義戰”。

“春秋無義戰”指的是什麼?“無義”是什麼意思? 第3張

孔子在文言傳中說:“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國家不修德政,最終分崩離析,縱使東周享國500年,也不過虛有其名罷了。

“春秋無義戰”,這既表達了孟子的歷史觀,也是其政治觀的體現。因爲,儒家認爲,“禮樂征伐自天子出”,這纔是合乎義的,而春秋時代則是“禮崩樂壞”,“禮樂征伐自諸侯出”,所以沒有合乎義的戰爭。

其買,孟子的思想依然是來自孔子。孔子在《論語季氏》中已經說過:“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禮樂征伐自天子出是西周的時代,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就是春秋時代了。

戰爭的確是和政治緊緊聯繫在一起的,因此,也的確有正義的戰爭和非正義的戰爭之分。但以我們今天的觀點來看,衡量正義的戰爭和非正義戰爭的標準主要是看發動戰爭的人目的是什麼, 而不是看什麼人來發動戰爭。就這一點來說,我們的觀點與孟子 這裏所論是不同的了。

所以,“春秋無義戰”雖然已成爲一句流傳很廣的名言,但我們卻有必要弄清楚孟子所謂“無義”的內涵。弄清楚內涵以後,我們就會知道,以我們今天的觀點來看,似乎還不能籠而統之地一概認爲“春秋無義戰”,而要具體情況作具體的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