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孫堅作爲孫氏一族的復興者,他這位梟雄是怎麼發家的?

孫堅作爲孫氏一族的復興者,他這位梟雄是怎麼發家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5.2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作爲孫氏一族的復興者,孫堅這位梟雄的出生,大概是不太好的,這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論述。其一,是孫堅兒時的艱難起家;其二,是孫堅夫人吳氏一族對其的不滿;其三,則是孫氏與當時豪族的恩怨糾葛。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先說第一點,孫堅如果是士族出身,按照當時社會的傳統,他就算不能順利躋身仕途,也可以依靠家族餘蔭進入郡縣之中。哪怕當不了正式的“公務員”,起碼混個小吏,弄個“事業編”混混日子,還是不成問題的。

孫堅作爲孫氏一族的復興者,他這位梟雄是怎麼發家的?

可事實上,孫堅雖然爲一方縣吏,但卻是外聘性質的“臨時工”,不僅各種福利待遇得不到保障,其日常的工作也是十分危險。十七歲之時,孫堅便要與水賊搏殺,整日在刀口上行走。這樣的孫堅,絕對算不上出生於“堅世仕吳”之家。不僅如此,江東士族對於孫堅出身的寒微,顯然是清楚的。

陳壽《三國志·吳夫人傳》則記載了孫堅當時求親的場景:“孫堅聞其才貌,欲娶之。吳氏親戚嫌堅輕狡,將拒焉,堅甚以慚恨。夫人謂親戚曰:‘何愛一女以取禍乎?如有不遇,命也。’於是遂許爲婚,生四男一女。”

孫堅向吳氏求親,隨後遭到拒絕,然後吳夫人大義凜然,看出孫堅潛力,遂毅然委身於其夫。在這個故事中,孫堅求親遭拒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因爲當時的孫堅,完全不具備任何優勢。吳氏一族在江東略有地位,自然看不上“泥腿子”出身的孫堅。

而吳夫人願意下嫁的橋段,過於巧合,似乎是無數梟雄人物背後的翻版,其可信度不高。尤其是原文中的“輕狡”二字,更是體現出了孫堅當時“混不吝”的性格。仔細想來,當時有“輕狡”之名的可不止孫堅,呂布同樣被陳壽冠以“輕狡反覆”的評價。

除此之外,類似“輕狡”、“放蕩”之類的詞語,大多都是形容孫堅、呂布這樣的勇武之人的。從當時的儒學發展來看,漢末年間的士族,是逐漸儒學化的。因此大多數士族出身的名士,都更加傾向於賢德之名。而與之對立的武人,因爲更注重“實用”與“效率”,因此在行事方面難免粗猛無禮。

而面對這樣“無禮”的孫堅,吳夫人的主觀意願顯然沒什麼作用。她害怕孫堅的報復,只能委身下嫁於他。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孫堅求親遭拒,懷恨在心,遂憑藉自身勇武強奪吳夫人爲妻。畢竟搶親的例子,在亂世期間數不勝數。最後,則是孫堅起家之後與士族產生的矛盾。

衆所周知,憑藉鎮壓黃巾軍起義,不少軍閥都趁機揚名立萬。這其中,也包括孫堅。可孫堅憑藉軍功當了長沙太守之後,並沒有榮歸故里。相反的是,其處境愈發艱難,上司的刁難、同僚的排斥以及下屬的漠視,都讓孫堅的統治極不穩定。

孫堅作爲孫氏一族的復興者,他這位梟雄是怎麼發家的? 第2張

《三國志·孫堅傳》注引《吳錄》記載:“叡先與堅共擊零、桂賊,以堅武官,言頗輕之。”

《三國志·孫堅傳》注引《吳歷》又記載:“初堅至南陽,諮既不給軍糧,又不肯見堅。”

荊州刺史王叡、南陽太守張諮,都是士族出身,向來自詡爲儒門望族。對於孫堅這樣的武人,他們不予理會,甚至各種刁難。正因如此,底層出生的孫堅纔要求存。他向袁術表明自己的臣服立場,先後殺死王叡與張諮。這麼一來,孫堅便惹上了大麻煩。

一方面,孫堅擅殺朝廷命官,還越俎代庖殺死自己的上司,這本就犯了忌諱。而另一方面,王叡出身於琅琊王氏(案王氏譜,叡字通耀,晉太保祥伯父也。),張諮出身於潁川張氏(諮字子議,潁川人,亦知名),這麼兩個強大士族的報復,並非是孫堅能抗住的。

無奈之下,孫堅只好向袁術投誠。當時,孫堅、袁術與劉表先後上書朝廷,互相表舉,完成了一場政治利益上的交換。袁術如願接替張諮,成爲南陽太守,在孫堅的幫助之下,建立起了橫跨江淮一帶的袁術軍事集團。

據《三國志·孫堅傳》記載:“術表策爲折衝校尉,行殄寇將軍,兵財千餘,騎數十匹,賓客願從者數百人。比至歷陽,衆五六千。策母先自曲阿徙於歷陽,策又徙母阜陵,渡江轉鬥,所向皆破,莫敢當其鋒,而軍令整肅,百姓懷之。”

可以看到,孫堅不僅消除了擅殺朝廷命官帶來的惡劣影響,更是藉助汝南袁氏的名聲成功將自己洗白。如此一來,孫堅擺脫了士族打壓,在袁術庇護之下有了喘息之機。到最後,孫堅搖身一變,成爲袁術軍事集團的頭號大將。此後,孫氏一族開始爲袁氏鞍前馬後。直到孫堅戰死,其子孫策纔有了返回江東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