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蝸牛都是與世無爭的存在,但爲何說非洲大蝸牛不能觸碰?

蝸牛都是與世無爭的存在,但爲何說非洲大蝸牛不能觸碰?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蝸牛都是小小的,與世無爭的存在。但是,有一種蝸牛,它不但有巴掌大小,而且已經成功地成爲了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入侵物種”,它就是非洲大蝸牛。非洲大蝸牛叫做褐雲瑪瑙螺,瑪瑙螺屬,瑪瑙螺科。喜棲息於植被豐富的陰暗潮溼環境及腐殖質多的地方。非洲大蝸牛身上有很多寄生蟲和病原菌,能夠導致肺結核,所以不能碰。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蝸牛都是與世無爭的存在,但爲何說非洲大蝸牛不能觸碰?

非洲大蝸牛雖然從名字上看,與我們常見的蝸牛應該是一樣的,但實際上,非洲大蝸牛隻是廣義上的蝸牛,因爲它屬於柄眼目瑪瑙螺科瑪瑙螺屬非洲大蝸牛種。因此,非洲大蝸牛並不是我們狹義上的蝸牛。

一般情況下,蝸牛的殼都是偏平的螺旋狀的,而非洲大蝸牛的殼形狀則更像是水生的螺類,呈紡錐形,末端比較的尖細、螺層一般在6-7層左右,殼上有褐色花紋或者棕色條紋。

貝殼長卵圓形,深黃色或黃色,具褐色白色相雜的條紋;臍孔被軸脣封閉;殼口長扇形;殼內淺藍色螺 層數爲6.5~8;軟體部分深褐色或牙黃色;貝殼高10cm左右。足部肌肉發達,背面呈暗棕色,粘液無色。

非洲大蝸牛原產於非洲東部,它是一種完全陸棲的蝸牛,成年的體長一般在8公分左右,最大的超過了20公分。與其他的蝸牛一樣,非洲大蝸牛在爬行時也會不斷的分泌黏液,這樣能夠保存自己柔軟的腹部。除此之外,“走過”留下的黏液能夠一定程度的將鎖定自己氣味的天敵們束縛住,也是一種禦敵的方法。

由於非洲大蝸牛在移動時需要不斷的分泌黏液,所以它們主要分佈在比較潮溼的地區,這樣才能獲得源源不斷的水分。其次,別看非洲大蝸牛體型很大,但是它與其他的蝸牛一樣,都是素食性的,它們主要以植物的葉片爲食。由於食量較大,所以一旦出現在農田中,會給農作物帶來極大的傷害,因此,它也是一種農業“害蟲”。

非洲大蝸牛有着晝伏夜出的習性,因爲在白天,一旦被陽光持續照射,它體內就容易缺水。因此,在白天,它們通常是躲在陰暗潮溼的地方休息,到了晚上再外出覓食。

蝸牛都是與世無爭的存在,但爲何說非洲大蝸牛不能觸碰? 第2張

6~9月最活躍,晨昏或夜間活動。食性雜而量大,幼螺多爲腐食性。雌雄同體,異體交配;生長迅速,5個月即可交配產卵。繁殖力強,一次產卵數達100~400枚。壽命長,可達5~7年。抗逆性強,遇到不良環境時,很快進入休眠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可生存幾年。

非洲大蝸牛以其龐大的體型以及強大的繁殖能力,給植物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這是非洲大蝸牛的主要危害之一。不過,相對來說,非洲大蝸牛對人的危害更甚。

首先,非洲大蝸牛是鼠肺蟲的中間宿主,由於這種寄生蟲最早是在我國廣東的老鼠身上發現的,所以,又被稱爲廣東住血線蟲。一旦這種寄生蟲到了人體內,極容易引發腦膜炎,早在1985年,臺灣的一位企業家就與家人生吃非洲大蝸牛,最終導致一家5口死亡,唯一倖存的是他遠在美國的第三個兒子。

其次,非洲大蝸牛身上除了有寄生蟲外,還有許多的病原菌,比如結核桿菌,它能夠直接導致結核病的發生。

並且,並不是說不生吃非洲大蝸牛就沒事。科學家從非洲大蝸牛爬過的地面和植物上也檢測出了各種的病原菌和寄生蟲,也就是說,非洲大蝸牛的體表都可能存在這些病原菌和寄生蟲。因此,當我們人用手碰了之後,如果再與嘴接觸,那麼就極可能會感染。這就是非洲大蝸牛不能碰的原因,這個說法並非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