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魏武卒是怎樣的一支軍隊?爲何實力如此之強呢?

魏武卒是怎樣的一支軍隊?爲何實力如此之強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魏武卒是戰國時期吳起訓練的精銳步兵,在吳起的率領下,以超出時代的訓練體系、選拔標準、精良裝備,屢次以少勝多,甚至達成以一敵十的巨大成就。吳起率領魏武卒南征北戰,創下了“大戰七十二,全勝六十四,其餘均解”的奇功偉績。

魏武卒是戰國時期一支有着赫赫威名的軍隊,戰國初期,魏國就是靠着這支強軍,攻秦,敗齊,破趙,滅中山,成爲戰國第一個稱雄的國家。那麼,這到底是一支怎樣的軍隊呢?其實,魏武卒最早的起源不是兵家亞聖吳起,而是李悝。戰國初期,魏國弱小,雄心勃勃的魏文侯任用李悝爲相,大膽實行改革,魏國也成爲戰國時期第一個進行改革的國家。李悝的改革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就包括在魏國軍隊中創立的武卒制。

真正將魏武卒發揚光大,名震天下的,則是名將吳起。吳起在擔任西河郡守時,便開始組建精銳武卒,從全軍中挑選,挑選條件十分嚴格。《荀子.議兵篇》記載: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服矢五十個,置戈其上,冠䩜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意思就是,魏武卒的選拔制度是,在身負全套甲冑的情況下,還要帶拉力爲12石的弩,背上50支箭,同時還要裝備長兵器戈和短劍,帶上三天的口糧,半天要行軍100裏。這種要求,怕是放在現在也是特種兵的選拔要求了吧。

武卒選出了之後,吳起還對士兵進行了精心編組。通過對士兵進行選拔、編組,在不增加人數的情況下,能大大提高部隊戰鬥力,這是己被無數戰爭實踐證明的管用方法。而早在兩千多年前,吳起就明白了這個道理。5人爲一伍,設伍長一名;2伍爲一什,設什長一名;5什爲一屯,設屯長一名;2屯爲一百,設百將一名;五個百設五百將一名;2個五百爲一千,設千人將一名。千人將是基層將軍,由統帥直接指揮。

在軍陣上,設立前、後、左、右四個方陣,另加一個前置方陣,作爲衝擊敵陣、誘敵之用。這樣的軍事系統,各個作戰單位像人的血管一樣,由上到下,纖毫可見,脈弱非常清晰。作戰時,將領的作戰意圖可以輕易傳達到最底層的軍事單位,相互呼應,如臂使指。巔峯時期的魏武卒戰鬥力有多強悍呢,秦魏陰晉之戰,吳起帥五萬魏武卒,狂揍五十萬秦軍,打的秦軍屍骨堆積如山,從此以後“天下卑秦”。在魏武卒的軍事歷程中,創造了"大戰七十二,全勝六十四,其餘均解"的奇功偉績。

但是,在龐涓與孫臏的較量中,連續遭遇桂陵、馬陵兩次大敗後,魏武卒基本損失殆盡,魏國後來也一直沒有重建魏武卒。爲什麼呢,原因我認爲有以下幾個。

一、創建魏武卒成本太高,魏國後期已經養不起這麼支軍隊

其實,荀子在議兵篇裏對於魏武卒,還有一段評價: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宅。是數年而衰,而未可奪也,改造則不易周也。是故地雖大,其稅必寡。是危國之兵也。就是說,軍人一旦選上成爲武卒,那麼就免除他們全家的徭役,政府給他們家提供大宅子。就算以後老了,從部隊退休了,他們的名額被新人佔了,這些福利也不會剝奪。這樣,就算一個國家再大,它的稅收一定很少,所以,這種軍制,會把國家陷於危險的境地。

這樣看來,魏武卒其實和後來日本的武士階層很像,屬於是軍事貴族了。吳起作爲一個將軍,追求軍隊戰鬥力的最大化,這是沒錯的,但是對於君王來說,他要考慮的要更全面,而不僅僅是軍事這一塊。況且,魏武卒挑選極爲嚴格,要恢復成軍,少說要個十年。而當時的情況是,魏國經過桂陵,馬陵兩次大敗後,實力大損,周圍的這些國家,個個都有覬覦之心,誰會讓魏國安安心心的重新訓練出一支魏武卒。

二、魏武卒的打法在戰國時期已經不適用了

魏武卒是怎樣的一支軍隊?爲何實力如此之強呢?

從吳起對魏武卒的編制來看,他還是沿襲了春秋時期的打法,即兩軍列陣,以堂堂之軍攻堂堂之陣。說到這裏,就不得不提宋襄公這個典型了,他非要等對面的楚軍全部渡過河,列好陣後,纔開打。雖然我們現在都笑他迂腐,但也能看出當時春秋時代的軍事思想,可以說,這是一種貴族的打法。但是,進入戰國時代後,打法已經完全不同了。

特別是春秋末期,《孫子兵法》一書橫空出世,裏面的表現出來的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給了當時軍事家很大的啓發。其中,孫臏就是一個將孫子兵法發揚光大的軍事家,在齊國與魏國的戰爭中,他使用了減竈計,圍魏救趙等奇謀,使龐涓率領的魏國精銳在疲於奔命的途中被齊軍埋伏,最後被全殲,從一開始人家根本就沒準備跟你堂堂對陣。

這兩戰過後,世人都震驚不已,原來仗還可以這麼打。這以後,戰爭多以偷襲,迂迴,側翼攻擊等爲主,優秀的將領追求的是軍隊的高機動性與靈活性,魏武卒那樣的,太依賴陣型,自然就被淘汰了。

三、戰國時期,戰爭已經由爭霸戰轉爲殲滅戰,各國實行的是全民兵制,魏武卒的精兵路線行不通

魏武卒走的是精兵路線,這在春秋時期還行得通。春秋時期,國與國之間的戰爭烈度並不高,大家打仗,也沒有說要往死裏打,只要分出個老大來就行,這就是所謂的爭霸戰爭。而到了戰國時期,打仗的首要目的是奪取對方土地城池,消滅對方的有生力量,甚至到了後期,各國之間直接是奔着滅國去的。在這種情況下,精兵路線顯然行不通。

比如,後面的長平之戰,秦趙兩國分別動員了近50萬大軍,基本上國內的青壯都拉進軍隊了。而反觀魏武卒,吳起的軍事思想是“兵不在多,而在治”,魏武卒最鼎盛時期,總人數也不超過十萬,只要敗一次,基本就賠光了。《荀子.議兵》:“齊之技擊,不可遇魏之武卒”這句話的意就是說,哪怕是齊國的技擊之士,遇到魏國的武卒也是必敗無疑。很多人以爲魏國的“武卒”由亞聖吳起創立的,然而事實卻是他的大哥李悝。

戰國初期,魏國的經濟弱於韓國,軍事差於趙國,魏文侯上臺後開展宏圖霸業。他封李悝爲相,開始了早於商鞅的全國性的“李悝變法”,而後來的“商鞅變法”、“吳起變法”都是借鑑了李悝的變法。“李悝變法”其中有一項是針對軍事的改革,他對軍中是的士兵進行嚴格考覈,按士兵的特點編入不同的隊伍,讓其發出最大的優勢。這就是李悝提出的:武卒制。但魏武卒的巔峯時期是由吳起帶起的,吳起認爲“兵不在多,而在精”,吳起對於組建精銳武卒的選拔更是嚴格。

魏武卒的配置與陣容

《荀子.議兵》:士兵必須身穿全副甲冑,執12石的弩,背50支箭,同時還要拿長兵器戈和短兵器劍,攜帶3天口糧,日行200裏。這樣的配製快要趕上現在的特種兵了。吳起對於軍隊的陣容也進行了精心的編制:五人爲一伍,設伍長一名;兩伍爲一什;五什爲一屯,設一名屯長;兩屯爲百,設百將一名;五百設五百主一名;兩個五百設一名千人;一千人爲一個基本作戰單位,歸將軍管轄。

陣形爲四個方陣:前、後、左、右,並加一個前置的方陣,用來誘敵,聯合起來稱爲“五陣”。以上的陣容編制,在交戰時非常靈活,統帥指揮得心應手,方陣之間相互呼應,無往不利。另外,魏武卒所用的兵器隨着戰場的演變也在不斷進步,戰國時代的青銅器逐漸被鐵騎取代。當時的韓、魏是天下的冶鐵中心,武器鍛造技術精湛,這爲魏武卒的裝備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爲何後期不能重建一直魏武卒?其原因有二:

其一、武卒的裝備精良與士兵的培養需要大量的開支,士兵的傷亡需要新兵補齊,而這樣的開銷是魏國無法支撐的。“馬陵之戰”後,武卒受到重創,精英死傷殆盡。“伊闕之戰”,人屠白起坑殺魏、韓聯軍24萬人,武卒更是全軍覆沒。

其二、魏國進入魏惠王時期,魏惠王能力不足又好大喜功,內政外交頻頻失策,導致四處樹敵。結果敗於齊、楚、秦三國。魏武卒的核心主要是作戰經驗豐富的老兵,但由於指揮失誤導致大批的老兵戰死。

魏武卒作爲歷史上的第一支重步兵,它的強大戰鬥力一直被後世借鑑。但若是君王昏庸,主將無能,再好的部隊也無法發揮出強悍的戰鬥力,正所謂“統帥無能,累死三軍”。

魏武卒是怎樣的一支軍隊?爲何實力如此之強呢? 第2張

魏武卒是戰國時期魏國的王牌部隊,但是部隊的戰鬥力更大程度上取決於經濟基礎和將帥的靈魂,隨着經濟實力的下滑和主帥吳起的離開,魏武卒的戰鬥力和重要性也逐漸被稀釋,隨着魏國的霸權一道日薄西山,直至最後消亡殆盡。魏惠王時期,龐涓率魏武卒攻破趙都邯鄲,雖爲齊敗於桂陵但卻于于次年敗齊於襄陵,敗秦於定陽。但後來的馬陵之戰,魏武卒遭齊軍伏擊,主將龐涓戰死,魏武卒元氣大傷。公元前293年,秦將白起於伊闕大敗魏韓聯軍,斬首24萬,魏武卒損失殆盡。再後來,隨着魏國的消亡,秦帝國一統天下,從此魏武卒這支特種部隊,也消失在了歷史的煙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