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明成祖朱棣設立內閣制度的目的是什麼?是爲了自身政務負擔嗎?

明成祖朱棣設立內閣制度的目的是什麼?是爲了自身政務負擔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棣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王朱棣率軍打過長江,直抵京師城下,守衛金川門的谷王朱橞和大將李景隆開門請降,朱棣終於成爲了靖難之役的勝利者。

此時的朱棣並沒有急着進入皇宮,爲了不讓自己背上弒君篡位的惡名,他必須得讓建文帝朱允炆自己選擇讓位或者自盡,於是他選擇駐軍京師郊外等待消息。

然而,建文帝朱允炆既沒有讓位,也沒有自盡,只是在皇宮中放了一把大火就消失的無影無蹤。

這場大火不僅標誌着朱允炆時代的終結,也標誌着朱棣時代的來臨。

明成祖朱棣設立內閣制度的目的是什麼?是爲了自身政務負擔嗎?

歷經四年浴血奮戰才迎來了這個時代的朱棣根本來不及興奮,他必須要認真考慮一下該如何治理大戰之後百廢待興的天下,而在他治理天下之前,首先就要面對父皇朱元璋給他留下的難題。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一紙詔書廢黜了已經延續千餘年的宰相制度,由此就產生了三個難題:

1、宰相在古代王朝中相當於是政府首腦,他具有協調各行政機構、制定方針政策等職能。朱元璋廢黜宰相後,朝中政務不論輕重緩急都得等待他去裁決,這就造成了行政效率低下的難題;

2、朱元璋廢黜宰相後,皇帝在朝中就得同時扮演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的角色,這就造成了繁多的政務都得壓到皇帝身上的難題。史載朱元璋曾在八日之間,處理內外諸司奏札一千六百六十,共計三千二百九十一件事;

3、以上兩個難題又共同造成了一個更爲棘手的難題,那就是朱元璋之後的歷代大明皇帝都得像他那樣勤政、聖明才能保證朝廷各行政機構的穩定運行,而這在現實中是幾乎不可能實現的。

這三個問題要解決起來其實很簡單,重新設立宰相就可以了。但是朱元璋爲了防止自己的後繼之君們偷懶,特意將不得重新設立宰相寫入了《皇明祖訓》,所以這個看似簡單的方法幾乎不可能實現。

明成祖朱棣設立內閣制度的目的是什麼?是爲了自身政務負擔嗎? 第2張

既然如此,朱棣也只能暫時按照父皇朱元璋的方式去治理天下。要說這朱棣不僅軍事才能卓越,在勤政和聖明上比起乃父朱元璋也是毫不遜色。可是沒過多久,他就被繁多的政務壓的喘不過氣來。

這種情況下,朱棣真想抱着朱元璋的大腿喊一聲:“兒臣做不到啊!”然而,爲了證明自己繼位的合法性和正統性朱棣早以立下了‘太祖成法,萬年不變’的誓言,所以重新設立宰相這個方法在他這就從幾乎不可能變成了完全不可能。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此,明明有最簡單的辦法可以解決這些難題,但卻由於人爲添加了種種限制,使得你只能絞盡腦汁去思索更加複雜的辦法。

對於明成祖朱棣來說,壓根就沒有什麼時間去思索這種辦法,父皇朱元璋建立大明後,經過近四十年的發展,國土面積和人口數量都大大增加,布政使司從最初設立時的十一個增長到了十三個,衛所數量也從明初的三百多個增加到了六百多個,就這還不包括他準備進行的下西洋和修大典,如果再加上後來的五徵漠北,朱棣肯定會成爲我國古代歷史上第一個被繁重政務累死的皇帝。

明成祖朱棣當然不想打破這個紀錄,他要向所有人證明自己遠勝於朱允炆,他還要讓大明在自己手中變得更加繁榮、興盛。更何況,四年的靖難之役都打勝了,還能被這些個難題給困住?《皇明祖訓》中雖然明確規定了不能重新設立宰相,但卻沒有明說不能找幾個人來幫自己處理政務。

正如明成祖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時在《大明律》中找的那個“清君側”的漏洞一樣,他再一次利用了《皇明祖訓》中的這個漏洞順利的解決了父皇朱元璋給他留下的這些難題。

明成祖朱棣設立內閣制度的目的是什麼?是爲了自身政務負擔嗎? 第3張

洪武三十五(1402年)年八月七日,在明成祖朱棣正式頒佈繼位詔書的一個多月後,他任命解縉、胡廣、楊士奇、楊榮等七人入內閣,內閣制度正式設立,而這七個人主要擔當兩種角色:

1、當祕書。他們需要將政務按輕重緩急分類,重務、急務由朱棣親自處理,輕務、緩務由他們商量着解決,然後由朱棣按照他們的處理意見用硃筆謄寫一遍。政務處理完後,他們負責將之送往六部。這樣不僅明成祖朱棣的政務負擔大大降低,行政效率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2、做顧問。明成祖朱棣在處理重要且急迫的軍國大事時,首先會向他們徵求意見,然後再去處理。在衆人的集思廣益下,這些事情就能被處理的既及時、又準確。

內閣制度設立後,明成祖朱棣總算是從繁重的政務中解脫了出來。可是,雄才大略的朱棣費盡心思難道就單單隻爲了給自己找幾個祕書和顧問?

當然不是,在朱棣進入皇宮前後發生的兩件事也是他設立內閣制度的誘因:

第一件事、朱棣率軍進入皇宮的路上,楊榮突然出現攔住了他,接着對他說了一句話:“殿下先繼位乎,先謁陵乎?”這句話令朱棣恍然大悟,於是他立即調轉馬頭前去祭拜明孝陵;

第二件事、朱棣進入皇宮後,找來了建文朝的重臣方孝孺,希望由他來給自己擬寫繼位詔書。可方孝孺先是大罵不止,又提筆寫下了“燕賊篡位”四個大字。

這兩件事讓明成祖朱棣深刻的認識到:要說服那些建文朝的重臣爲己所用是根本行不通的,自己繼位後組建新的行政班底必須得大力起用以楊榮爲代表的那些建文朝的下級官吏。

如果要起用這些人的話,還不能直接給他們加官進爵,因爲那樣會令那些持中間立場的中高級官吏人人自危,所以他只能設立一個新的機構來安排下級官吏中的代表人物,這樣他既可以合理的給這些人升官,又能通過將這些人變成自己身邊紅人的方式來提高他們的地位。

綜上所述,明成祖朱棣設立內閣制度還真不是爲了偷懶,他減輕自身政務負擔的目的是爲了騰出手來辦下西洋、修大典等大的事。那麼據此我們就可以得出結論:內閣制度的設立,是明成祖朱棣在父皇朱元璋廢相及組建新行政班底的雙重壓力下迫於無奈的一種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