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春秋戰國時期發生過的大變革都是什麼?有何影響

春秋戰國時期發生過的大變革都是什麼?有何影響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爭鳴、人才輩出、學術風氣活躍的時代。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在競爭中能夠存活下來的諸侯眼裏,沒有什麼“祖宗成法不可變”,沒有什麼“效仿古代聖人”,更沒有君王相信“三代垂拱而治”,一切都圍繞着“變發圖存”四個字進行。

在這一“求變”的過程中,當固有的軍事理念、戰法等慢慢不再適應形勢、不能克敵制勝時,先軫、魏舒、孫臏、趙武靈王先後掀起了四次重大軍事變革,對後世軍事造成了深遠的影響,其中三晉地區竟然獨佔三次。

01:“崇禮”轉向“詭詐”

在中國戰爭史上,有一件如今看來是鬧劇、當時看來正常的戰爭,就是泓水之戰,典故“宋襄之仁”就源於這一戰。楚軍渡河時,宋襄公不肯半渡而擊;楚軍過河整軍時,宋襄公等待楚軍佈陣;宋襄公以爲雙方致禮時,結果楚軍一衝而上,宋軍大敗,宋襄公還被射傷了大腿。於是,宋襄公就成了迂腐的代表,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然而,脫離時代談歷史是耍流氓,以春秋中期時代的氛圍來看,宋襄公真的做錯了嗎?事實上,宋襄公並沒有做錯,因爲西周到春秋時期,一切都以周禮爲標準,包括軍事戰爭在內,兩軍堂堂正正擺下陣勢,然後堂堂正正的交戰,輸贏各自服氣,截糧道、突襲戰、偷襲戰、圍點打援、誘敵深入之類都會遭到時人鄙視。宋襄公大敗之後,不少人埋怨他時,宋襄公教訓說:“一個有仁德之心的君子,作戰時不攻擊已經受傷的敵人,同時也不攻打頭髮已經斑白的老年人。尤其是古人每當作戰時,並不靠關塞險阻取勝,寡人的宋國雖然就要滅亡了,仍然不忍心去攻打沒有布好陣的敵人。”以後世眼光來看,宋襄公愚不可及,但以春秋眼光來看,宋襄公這是尊重周禮,遵守遊戲規則,楚國蠻夷亂來,勝之不武。

泓水之戰後不久,最有名的戰爭是城濮之戰,掀開晉楚爭霸的序幕,更開啓了“詭詐”用兵的先河。城濮之戰中,晉軍統帥先軫一改自古以來固定僵化的戰爭模式,創造了戰場機動用兵,集中兵力打擊敵人的先例,開創了避強擊弱、佯退誘敵、各個擊破的詭詐戰法,比如戰場中晉國上軍將狐毛豎旗佯裝後退,下軍將用車拖曳樹枝,揚起塵土,僞造出撤退的假象,引誘楚左軍攻擊,結果先軫突然調動中軍、上軍前後合擊楚左軍等。城濮之戰中的晉軍戰術,如今看來稀鬆平常,但在“崇禮”的當時來看卻非常詭詐。城濮之戰後,晉秦爆發殽之戰,這是一場晉軍伏擊秦軍的戰爭,與春秋時代堂堂正正的戰法格格不入,這是更進一步的兵行詭詐。在隨後的100多年內,詭詐思想極其興盛,後來孫武在《孫子兵法》中將之提煉爲“兵者,詭道也”。

春秋戰國時期發生過的大變革都是什麼?有何影響

“崇禮”轉向“詭詐”,這是中國戰爭史上的一次里程碑式的改變,由彬彬有禮的戰爭,變爲不擇手段的戰爭。

02:“車戰”走向“步戰”

春秋時期,衡量一國實力的標誌是兵車,文獻記載的“萬乘之國”、“千乘之國”、“百乘之國”,兵車越多代表國力越強,駕乘戰車作戰成爲這一時期戰爭的基本特徵,戰車是春秋戰爭的核心與主力。戰國時期,雖然還有文獻以“萬乘之國”形容秦國等,戰車也沒有徹底退出歷史舞臺,但總體是爲以步兵爲主,戰爭方式出現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那麼,從車戰到步戰的巨大革新,到底是如何出現的呢?

公元前714年,鄭莊公攻打山戎時感嘆:“彼徒我車,懼其侵軼我也。”大概意思是,北戎是步兵,我們是車兵,他們很容易突然靠近而襲擊我們啊!這讓鄭莊公憂心不已。鄭抗北戎之戰中,鄭莊公將兵力一分爲三,採用佯敗誘敵之計,然後擊敗了山戎。雖然贏了,但山戎純步兵的戰法刺激了鄭莊公,尤其在崎嶇之地兵車機動性很差,面對純步兵時極其危險,於是之後創造出了“魚麗之陣”,即將步兵環繞戰車進行疏散配置的一種陣法,儘量發揮步兵的作用,以戰車衝陣,步兵環繞戰車疏散隊形,彌補戰車的縫隙,有效地殺傷敵人。

“魚麗之陣”兼顧了機動性、防禦性與殺傷性,是兵車作戰史上的一次重要革新,但在狹窄崎嶇之地,“魚麗之陣”還是不能解決兵車機動性差的缺陷,於是春秋晚期的晉國魏舒開啓了一項重要軍事改革,這就是魏舒方陣(見下圖)。

公元前541年,晉國上軍將荀吳與上軍佐魏舒攻打山戎等,雙方在大原(今山西太原西南)相遇。山戎是步兵,晉國是車兵,但大原位於太行山區,山巒重疊,道路崎嶇,地形險狹,環境明顯更利於山戎作戰方式。魏舒分析了敵我情況,認爲“彼徒我車,所遇又厄,以什共車必克。困諸厄,又克。請皆卒,自我始”,於是就“毀車以爲行,五乘爲三伍”,拋棄車子,讓車兵下車編隊作戰,也就是說組成步兵陣型與山戎交戰,史稱“魏舒方陣”。結果,魏舒大敗山戎,取得了大原之戰的勝利。

大原之戰的勝利,《左傳》總結的原因是“崇卒也”,就是崇尚步兵。大原之戰與魏舒方陣,標誌着中國戰爭方式從“車戰”向“步戰”的主流作戰方式的根本轉變,是車、步轉變的劃時代的標幟,之後步兵逐漸成爲戰爭頭號兵種。魏舒發現步兵方陣的威力,也爲之後魏國魏武卒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03:孫臏帶來的軍事變革

春秋戰國時期發生過的大變革都是什麼?有何影響 第2張

一直以來,孫臏給人留下的印象是謀略驚人,田忌賽馬、圍魏救趙、增兵減竈等計謀膾炙人口,但鮮爲人知的是孫臏還帶來一個戰術革新,這就是箭陣、弩陣的運用。

弓箭是一種古老的遠程武器,甲骨文中的“晉”、“夷”、“羿”等字就與弓箭息息相關。春秋時期,人們普遍重視弓弩,當時一輛兵車上配有三名甲士,按左﹑中﹑右排列,左方甲士持弓、主射,是一車之長,稱“車左”(又名甲首);右方甲士執戈矛,並有爲戰車排除障礙之責,稱“車右”(又名參乘);居中的是駕馭戰車的御者。兵車是春秋時戰爭的核心,而弓手是一車之長,可見春秋時期人們對弓弩的重視。戰國時期,《戰國策·韓策一》記載:“天下強弓勁弩,皆自韓出,溪子、少府、時力、距來,皆射六百步外。”戰國時期,韓國製造的強弓勁弩,射程高達六百步之外,可見當時中國弓弩技術之先進,製造之發達。

但在孫臏之前,人們似乎沒有意識到弓弩可以集中使用,形成一種龐大的密集的可怕的箭陣殺傷力。孫臏時期,魏國以重步兵“魏武卒”橫行天下,壓制秦國、齊國、楚國而成爲戰國第一強,面對魏武卒橫行無忌,孫臏破陣的最重要手段就是箭陣。

《荀子·議兵篇》記載:“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宅。”對比現代,魏武卒幾乎都是現代特種兵的選拔標準,可見其戰鬥力,尋常精銳與之正面交鋒,幾乎不可能有勝算。但在馬陵之戰中,孫臏使用計謀,一步步吸引龐涓與魏武卒踏進埋伏圈,然後是“令齊軍善射者萬弩,夾道而伏,期曰‘暮見火舉而俱發’”,使用“萬弩俱發”一舉打敗魏國,也將齊國推上了關東六國第一強的位置。

孫臏之後,這一戰術被秦國完美繼承,在秦國一統六國過程中,箭陣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有人討論如果亞歷山大東征到中國,戰國七雄能否打敗亞歷山大方陣?其實,亞歷山大方陣不管如何機動靈活、防禦力如何,但總歸是一個移動緩慢的步兵方陣,近戰能比得過魏武卒嗎,能逃得過“萬弩俱發”的箭陣遠程殺傷?

04: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趙國脫胎於晉國趙氏家族,東連齊燕,西接秦國,南臨魏國,北方接壤東胡、匈奴、樓煩、林胡等,可以說周邊強敵環伺。趙武靈王剛繼位時,趙國正處在國勢衰落時期,在與秦齊魏等大國戰爭中,趙國連吃敗仗,損兵折將,不得不忍辱割地,甚至中山、林胡、樓煩也連年向趙發動軍事掠奪,趙國幾乎沒有還擊之力,眼看着被別國兼併,趙國已經到了“生死存亡之秋”。

春秋戰國時期發生過的大變革都是什麼?有何影響 第3張

趙武靈王發現胡人在軍事服飾方面有一些特別的長處:首先,穿窄袖短襖,生活起居和狩獵作戰都比較方便;其次,作戰時用騎兵、弓箭,與中原的兵車、長矛相比,具有更大的靈活機動性。他對手下說:“北方遊牧民族的騎兵來如飛鳥,去如絕弦,是當今之快速反應部隊,帶着這樣的部隊馳騁疆場哪有不取勝的道理。”於是,趙武靈王說“吾國西有樓煩、秦、韓之邊,而無騎射之備,吾欲變服騎射以備燕、參胡(林胡)、樓煩。”決心改革軍隊,向林胡、樓煩學習,推行“胡服”、教練“騎射”。

胡服騎射之後,趙國實力急速上升,滅掉被譽爲“戰國第八強的中山國”,一躍成爲傲視羣雄的東方強國,乃至干涉秦國內政,迫使當時的宣太后(就是羋月)任趙國人樓緩爲丞相。有學者認爲,趙國當時已有一統天下之實力,若非趙國內亂,趙武靈王被活活餓死,可能最後一統華夏的是趙國。

從軍事上來看,胡服騎射的影響毋庸多說,是我國古代軍事史上的一次大變革,促使了騎技和騎射技能的發展,促使了華夏騎兵戰術的進步。但更重要的是,在尊王攘夷、華夏第一、胡人是異類的時代氛圍下,趙武靈王衝破守舊勢力的阻撓,堅決實行向夷狄學習的國策,表現了作爲古代社會改革家的魄力和膽識,對後世中國產生了重大影響,給了後人向蠻夷學習的勇氣與榜樣,因此近代梁啓超認爲趙武靈王是自商、周以來四千餘年中的第一偉人。

筆者認爲,先軫、魏舒、孫臏、趙武靈王的求變求新,取得了巨大的軍事成就,可謂是變一次強一國,至少產生一位區域霸主,這是毋庸多說的偉大,註定要刻在歷史的光榮柱上,但更偉大的地方在於,他們的求新求變,再一次驗證了“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思想,無論對國家還是個人都具有現實的意義,時刻告誡我們不能固步自封,在絕境中要有“變”的智慧與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