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歷史上楚國的國號是何來源?有何祕密

歷史上楚國的國號是何來源?有何祕密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楚國又稱荊、荊楚 ,是先秦時期位於長江流域的諸侯國,國君爲羋姓、熊氏。周成王時期封楚人首領熊繹爲子爵,建立楚國。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2008年,清華大學獲贈了一批戰國竹簡,經過多方研究考證,確認這是戰國中晚期的楚國文物。整理之後,其中一篇《楚居》的文章引起學者高度重視,上面提到了一段楚國國號“楚”的傳奇來歷。

《清華簡·楚居》:“生侸叔、麗季,麗不從行,潰自脅出,妣湛賓於天,巫並賅其脅以楚,抵今曰楚人。”

歷史上楚國的國號是何來源?有何祕密

這一段話大意是鬻熊的妻子妣厲,在生熊麗時難產,剖腹產之後妣厲死去,熊麗存活。妣厲死後,巫師用“楚”(荊條)包裹其腹部埋葬。爲了紀念她,後人就稱自己的國家爲“楚”。

那麼,楚國國號“楚”真的源於這一事件嗎?其實不然,從甲骨文記載來看,楚國稱號的來源另有悠久的歷史。

01:楚字的初始本義

楚字(見下圖)最早見於殷墟甲骨文,本義是指叢林中的一種落葉小灌木。自古以來,楚國有楚、荊、楚荊、荊楚之稱,那麼荊與楚到底是什麼關係呢?

古今學者對荊與楚的解讀基本一致,《說文解字·艸(cǎo)部》中說“荊,楚木也”,《春秋經》中說“荊,楚,一木二名”,《周禮》中說“楚即荊”,送到大儒朱熹集傳中說“楚,木名,荊屬”,近代甲骨文專家徐中舒解讀荊字時說“因用樹枝耕,故得訓爲楚木”等等。

由於荊字始於西周金文,甲骨文中沒有荊字,因此應該是商末或周初時楚字升級爲國號之後,另造了一個荊字代表這種植物。總之,荊與楚本義都指木,是同一種植物的兩種稱呼,在鬻熊之前早已存在。

02:楚爲地名的泛稱

甲骨文中,涉及“楚”的卜辭有多條,其意思明顯既不代表某種樹木,也不代表後來的楚國,而是另有所指。

卜辭記載:“於楚又(有)雨。”這是商王祈雨儀式的記載,但商王可能爲千里之外的楚國祈雨嗎?

卜辭還記載商王田獵來到了“楚”,殷墟在河南安陽,後來的楚國在湖北,兩者相距甚遠,商王到後世的楚地打獵,怎麼看都有違常理。

因此,甲骨文中的“楚”不可能與楚國有關。既然如此,商朝甲骨文中的“楚”代表什麼含義呢?其實,傳世文獻早有記載,顛覆了傳統認知。

歷史上楚國的國號是何來源?有何祕密 第2張

《竹書紀年》記載:成湯二十一年,“商師徵有洛,克之,遂徵荊,荊降。”有洛是洛水之濱的方國,成湯征討有洛之後,又征服了荊國。荊與楚相通,因此這裏又可以說是楚國。周初楚國在湖北一帶,與有洛數千裏之遙,成湯不可能征討有洛之後又去征討荊國。《竹書紀年》還記載:武丁三十二年,“伐鬼方,次於荊。”鬼方大致位於山西附近的方國,與西周楚國相距更是遙遠,武丁伐完鬼方再伐的荊國,不可能是西周楚地。

除此之外,《括地誌》中說“終南山,一曰桔山,一曰楚山”,《戰國策》中說“昔王季歷(周文王之父)葬於楚山之尾”,《吳太伯世家》中說“太伯之奔荊蠻”後建立了吳國等。根據文獻記載,在陝西、河南西、湖北西北、江蘇江南之間,存在很多以荊楚命名的地名與山名。

顯然,商朝時期的“楚”,已經逐漸從某種植物,引申爲某種地貌特徵的泛稱,即荊棘楚木茂盛之地,皆可稱之爲“楚”或“荊”。荊蠻或楚蠻,是指居於荊楚叢林中的部落,其含義相當於生活在城鎮中的泛指“市民”,生活在農村的泛指“村民”。

通過文獻可知,在西起渭水中游、東至長江下游、北達山東平原、南至淮河流域的廣大區域之內,都有荊楚茂盛之地,被古人稱之爲荊或楚。毫無疑問,如果將甲骨文與文獻中的“荊或楚”都視爲羋姓熊氏部落,那麼上古楚國勢力範圍就太夢幻了,實際上羋姓熊氏部落只是居於荊楚之地的部落其中之一,也即“楚人”一員。

03:周初升級爲國名

商朝末年,通過姜子牙的計謀,周國“三分天下有其二”,很多方國或部落臣服於周文王,其中包括楚人鬻熊。

周原甲骨文記載:“楚伯迄今秋來西王其側”,“曰:今秋楚子來告父後哉”。這兩片甲骨文記載的是同一件事的始末,大意是楚人部落族長鬻熊拜見周文王,周文王給予隆重接待,鬻熊以養子身份向養父感謝接納恩澤,這就印證了與《楚世家》上“鬻熊子事文王”的記載。

歷史上楚國的國號是何來源?有何祕密 第3張

需要注意的是,周人先稱鬻熊爲“楚伯”,後稱之爲“楚子”,周人爲何這麼稱呼?其實,按照“以居爲氏”的習慣,周人稱呼來自楚地的鬻熊爲“楚伯”,這符合當時的傳統。

周朝建立之後,由於鬻熊之前被稱爲“楚伯”,因此周成王延續傳統,“封熊繹(熊麗之孫)於楚蠻,封以子男之田”,這時荊楚泛稱的地名逐漸演化爲羋姓熊氏國家的專稱。《魯周公世家》中稱“周公奔楚”,這裏的“楚”無疑不是地名泛稱,而是指周公旦曾經去過的楚國。

可見,鬻熊見文王是荊楚由地名泛稱向專稱國名演化的開始標誌,周成王分封是真正的實現階段,之後“楚”就成了羋姓熊氏國家的專稱。

按照清華簡《楚居》說法,楚國之楚的來歷,是因爲鬻熊之妻妣厲難產,後人紀念妣厲而以楚爲國名。但通過甲骨文與文獻記載來看,在妣厲難產之前,鬻熊部落本來就是楚蠻一員,本就被人稱之爲楚人,所以周原甲骨文上纔會尊稱鬻熊爲“楚伯”,之後周成王纔會將熊繹封於楚蠻。由此可見,楚國之楚源於紀念妣厲之說實難成立。

《楚居》是戰國中後期文獻,距離周初已經700餘年歷史,或許當時楚人都已遺忘了先祖諸多事蹟,又或許楚人“不服周”,故意將楚國國號源於周人的歷史改成紀念妣厲。尤爲重要的是,通過楚國國號來源的歷史可見,地下出土的竹簡文獻未必一定準確,有時候也會騙人。

參考資料:《楚居》、《荊楚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