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歷史上國富人多的齊國爲何沒能登上霸主之位?

歷史上國富人多的齊國爲何沒能登上霸主之位?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5.1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齊國(前1046年—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被周天子封爲侯爵,分爲姜齊和田齊兩個時代,春秋四大國之一。接下來小編帶你詳細瞭解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所謂“國無恆強,亦無恆弱”,任何一個國家都有輝煌之時,亦有落魄之際,古今中外概不例外,區別在於強與弱持續的時間長短罷了。有底蘊的國家,往往弱的時間短強的時間長,無底蘊的國家,往往弱的時間長強的時間短。

春秋戰國之際,齊國最強的二個時期,分別位於春秋初期與戰國中期:春秋之初齊桓公稱霸,號令諸侯風光無比;戰國中期齊國孫臏兩次擊敗戰國第一霸魏國,終結了魏國霸權。其他時間,齊國偶爾能與其他大國扳扳手腕,但多數時間裏卻是淪爲二流國度。

作爲東方大國,齊國坐擁魚鹽之利,絲綢之利,海貿之利……史書記載是“天下之商賈歸齊若流水”,“齊冠帶衣履天下”,可謂國富人多。從軍事角度來看,人多有錢很容易強國,因而齊國一直擁有成爲霸主的潛質,最不濟也只會比霸主國略弱罷了,但爲何齊國多數時間都淪爲了二流?

齊國淪爲二流的原因很多,本文重點從孫武離齊奔吳的角度解讀。春秋戰國時代,君擇臣、臣擇君,良禽擇木而棲,效力他國並不讓人驚奇,但仔細再看就會發現,絕大多數效力他國之人,都是一些小國或弱國人才,商鞅吳起是衛國人,張儀是衰落的魏國人,鮮有大國人才流向其他國家的,大國人才流向他國往往都是因爲政治鬥爭失敗。因此,孫武離齊奔吳就顯得極不尋常,而背後原因就與齊國的國情息息相關。

01

歷史上國富人多的齊國爲何沒能登上霸主之位?

孫武是衛國衛武公的後代,而衛武公後代是衛國世卿,至孫林父時更是一手遮天。公元前547年衛國爆發內亂,衛武公後代孫林父慘遭驅逐,孫林父的一個兒子孫襄被殺,另一個兒子孫嘉恰好出使齊國,因此孫武大概就是孫嘉在齊國生下的兒子。

也就是說,孫武是小國衰亡的豪族的後代,在齊國這個東方大國,孫武自然不會有太高的地位,按照春秋貴族“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等級,孫武估計只是一個“士”,是最低等級的貴族。孫武來到吳國之後,吳王闔閭對孫武有過一番羞辱,漫不經心地看完孫子十三篇,並未直接錄用,而是讓孫武操練宮女以證明自身能力。司馬遷的這段記載,說明孫武貴族等級的確不高,如果孫武有伍子胥一樣的大貴族身份,闔閭還會如此對待孫武嗎?

春秋晚期,中國還處於“王侯將相真有種”的時代,在等級森嚴的齊國,孫武想要建功立業、重振家族,從“士”爬到“卿”,基本上屬於天方夜譚。筆者插一句,不能以“懷才不遇”來臆測孫武的遭遇,因爲當時屬於龍生龍、鳳生鳳、鼠生鼠,官職與貴族等級往往相匹配,能力再強野心再大,也不可能“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是時代的原因,與有沒有才無關。而且,人家貴族幾輩子的努力,怎麼可能比不過破落戶,讓孫武這樣的寒門小貴族一躍而上?

因此,孫武離齊奔吳的第一個原因,不會是什麼懷才不遇,而是在等級制度極爲穩固的齊國無法發家。如果說晉國、秦國、楚國等大國,因爲常年爭霸戰爭不斷,還可能給才華橫溢的寒門小貴族快速上升機會的話,齊國就幾乎不太可能,因爲齊國位於山東,國家富庶生活優越,四周沒有什麼大國威脅,自姜子牙建國以來一直比較穩定,數百年下來貴族體系更是穩固,孫武幾乎沒有什麼機會,想要建功立業最好是離開齊國。由於孫武祖父孫林父與秦國、楚國關係不好,因此孫武想要建功立業,最佳的國家就是不太重視周禮的蠻夷吳國。

02

齊國嚴重的階層固化,是孫武離齊入吳的重要原因,但並不是最致命的原因,最致命的原因在於《孫子兵法》。如今看來,《孫子兵法》是一本經典兵書,軍事史上的一座難以逾越的豐碑,但在當時齊國看來,這可能是一本惑亂人心的“妖書”,因爲《孫子兵法》與齊國信奉的軍事思想格格不入。

春秋時期,列國打仗都有一套規矩,兩軍要堂堂正正地在共同認可的時間、在雙方共同認可的戰場上對戰,不能偷襲、不能突襲、不能截糧道、不能不宣而戰……史書上有不少讓現代人讀來噴飯的記載,網上相關文章很多,筆者就不再贅述了。

春秋軍禮制度可能始於何人呢?相傳,姜子牙寫了一部書叫《司馬法》,後來成爲春秋戰爭禮儀的規範,也有說是歷代“司馬”(國防部長角色)在姜子牙的基礎上彙編而成,但大約在戰國初期,《司馬法》部分就已經失傳,所以戰國齊威王“使大夫追論古者《司馬兵法》”。

歷史上國富人多的齊國爲何沒能登上霸主之位? 第2張

《司馬法》究竟是什麼內容,與《孫子兵法》有何區別,如今已經無法對比。但與孫武同時代的一位齊國司馬田穰苴(又稱司馬穰苴),他的軍事思想與孫武的確差別很大。田穰苴是齊國田氏之人,就是田氏代齊的田氏,齊景公時代的司馬,年齡上應該比孫武大一個輩分。

由於《司馬法》大部分已經失傳,於是齊國就把司馬穰苴的著作也附在其中,編成《司馬穰苴兵法》。因此,《司馬穰苴兵法》既包括有古代《司馬法》的內容,又有司馬穰苴對《司馬法》的詮釋和自己的著作。也就是說,如今見到的《司馬法》殘篇,應該既包括司馬穰苴的軍事見解,又有姜子牙與歷代司馬的思想,而通過《司馬法》,可以一窺當時齊國的戰爭觀。

《司馬法》的戰爭觀是八個字,即“以仁爲本,以義治之”。在這一戰爭觀的基礎上,包含三個核心觀點:一是“殺人而安人,殺之可也”,二是“攻其國,愛其民,攻之可也”,三是“以戰止戰,戰之可也”。因此,農忙時不戰,疫病時不戰,國喪時不戰,災荒時不戰,戰場上不傷老弱病殘等。

《孫子兵法》的戰爭觀是五個字,即“兵者,詭道也”,徹底推翻了春秋軍禮制度,直指戰爭是一場爲了勝利而不擇手段的遊戲,鼓吹爲將者“廉潔可辱,愛民可煩”,率軍攻略別國,要“侵掠如火”,戰爭觀幾乎與《司馬法》截然相反。

也就是說,孫武的軍事思想與齊國格格不入,至少短時間內難以被齊國接受,因此只能離開齊國。相比於齊國的階層固化,孫武與齊國的兵法思想不相容,應該纔是孫武離開齊國投奔吳國的最關鍵原因。

03

春秋中期,“兵戰詭道”已經出現,《孫子兵法》的詭道思想就源於城濮之戰,但當時整體氛圍還是遵循春秋軍禮制。隨着戰爭越發頻繁,規模逐漸升級,尤其秦國、楚國用兵經常不擇手段,於是到孫武時期軍事上的陰謀詭計在一定程度上已經盛行,卻並未達到“兵者,詭道也”的地步,戰爭普遍成爲不擇手段的遊戲是在戰國時期。可見,孫武兵法思想是引領了時代的洪流,而齊國卻還抱殘守缺。

歷史上國富人多的齊國爲何沒能登上霸主之位? 第3張

孫武去世之後不久,齊國與吳國爆發一場戰爭,最終用十萬大軍的代價,證實了齊國的軍事思想應該非常落後,還沒有認識到戰爭思想已經轉變。

公元前484年,吳國夫差率軍北上爭霸,曾與齊國爆發過“艾陵之戰”,雙方各用車千乘,各號稱十萬人馬,史書一筆帶過記載極簡,《左傳》記載的結果是吳國全殲十萬齊軍,“甲戎,戰於艾陵。展如敗高子、國子敗胥門巢。王卒助之,大敗齊師。獲國書、公孫夏、閭丘明、首三千,以獻於公”,其中國書是齊軍統帥,公孫夏應該是齊王后代,連統帥都被吳國俘虜了。

勝負乃兵家常事,這一點不足爲奇,但問題在於吳國全殲齊國十萬兵馬,這就讓人詫異了。如果按照春秋軍禮對戰,怎麼都不太可能被全殲十萬,而吳國乾淨利落地全殲十萬齊軍,只能說明吳國踐行“兵者,詭道也”,齊國還沒能轉變思想,一方不擇手段,一方抱殘守缺,被全殲十萬兵馬也就不奇怪了。

綜上可見,從孫武離開齊國投奔吳國來看,齊國之所以多數時間淪爲二流國家,一方面是階層固化,當然這也是春秋較爲普遍現象,齊國更爲突出一些,另一方面是齊國的軍事思想落伍了,即便後來孫臏幫助擊敗戰國第一霸魏國,但很快齊國又沒落了。其實,縱觀整個春秋戰國,除了孫武與孫臏,勉強算一個匡章之外,齊國也沒有什麼過於驚豔、戰績驚人的軍事家。

戰爭,本來目的就是爲了取勝,老實地奉行春秋軍禮這一套,國家自然難以強大。與之相反,春秋吳國、越國、秦國,比齊國窮比齊國人少,但軍事實力卻超過齊國,其中一個關鍵原因就在於這三國打仗很不“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