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姚廣孝的目的是什麼?

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姚廣孝的目的是什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代有一位極具爭議的人物,他雖出身佛門卻師從道家,不僅精通陰陽五行卻又研習殺人兵法,熟識“儒釋道”三教的他曾親自設計了北京城的規劃佈局,也主修過《明太祖實錄》,編撰過《永樂大典》,既是僧人又在朝爲官,他就是被人稱爲“黑衣宰相”和“妖僧”的明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佛學家的姚廣孝,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姚廣孝(公元1335年~公元1418年),原名姚天僖,出生於蘇州長洲縣的一個行醫世家,然而他真正的身份卻是“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一生之中最大的成就,就是將朱棣送上了九五之尊的位置。

公元1348年元代統治末期,14歲的姚廣孝剃度出家,法號道衍,當時的元代統治階級對漢人極端歧視,漢人通過科舉進仕之路困難重重;據史料記載,元代統治不到百年的時間裏,總共舉行了16次科舉考試,中進士者共計1139人,錄取率不足十分之一,即使中舉後也只能擔任一些芝麻綠豆大的小官。

因此,元代任命國家官員主要是從蒙古人當中選拔,或者是從佛教中挑選人才,劉秉忠就是典型的例子;劉秉忠原名劉侃,祖上曾在金國爲官,金國被蒙古滅亡後,全家遷至河北邢州;劉秉忠棄官當過道士,後來被天寧寺虛照禪師收爲弟子,當上和尚後又改名劉子聰,幼年聰穎的他不僅飽讀詩書,也同樣熟識儒釋道三教,對《易經》也有深度涉獵。

劉秉忠的博學多才聲名在外,公元1242年,燕京大慶壽寺海雲禪師奉忽必烈奉召,在途中聽聞劉秉忠之名,於是便邀請他同行。經過海雲禪師的引見,此時還沒有上位的忽必烈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劉秉忠推崇備至, 將其留在自己身邊所用,並改名劉秉忠;劉秉忠的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將忽必烈推上了皇位,並輔佐了忽必烈三十多年。

從姚廣孝兩次憑弔劉秉忠的墓地時,曾寫下:良驥色同羣,至人跡混俗;知己苟不遇,終身不怨……一朝風雲會,君臣自心腹;大計業已成,勳名照簡牘。以上可見在姚廣孝的心目當中,已經將劉秉忠視爲自己的榜樣,因此相對於十年寒窗苦讀的科舉制度,從佛道進入朝堂的進仕之路無疑會簡單許多,而且更容易受到重用。

姚廣孝在其幼年時就聰明好學,出家後更是一邊研習佛法,一邊學習詩詞兵書,爲增長閱歷還到處雲遊,擅長寫詩作詞的他廣交天下英才,明代畫家王賓,元末明初著名詩人高啓、楊孟載等都是他的至交好友;在20多歲那年,姚廣孝拜元末明初江南道教的傑出代表人物席應真爲師,席應真精通三教和陰陽術數,二人亦師亦友的忘年交,姚廣孝深得席應真真傳和影響,同時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姚廣孝在四處遊歷的過程中依舊潛心修學增長見識,親眼目睹了元明的朝代更迭,對當時的社會現實以及人性的陰暗面都有了深刻透徹的感悟,隨着不斷學習進步,人生閱歷和經驗的積累,姚廣孝滿腹經綸,學識淵博;此時朱元璋江山已定,明代的建立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篇章,姚廣孝以爲自己此生定碌碌無爲之際,在遊歷嵩山途中遇到了著名相士袁珙。袁珙見到僧人裝束的姚廣孝之後大驚,道:“這是個什麼樣的和尚?長着三角眼像只病虎,定是劉秉忠之流的嗜殺成性”。正不甘心埋沒自己一身所學,無處實現抱負的姚廣孝頓時大喜,這傢伙外表是個循規蹈矩的出家人,內心卻是憤世嫉俗的“老憤青”。

公元1375年,明洪武八年,朱元璋詔令天下精通儒家的僧人來到京城禮部應試僧官,40歲的姚廣孝雖然獲得了應試資格,卻沒有爲官;後在僧錄司推薦下,姚廣孝前往南京天界寺任僧職。

但是機會總是會留給有準備的人。公元1382年,明洪武十五年八月,馬皇后薨;朱元璋選拔高僧隨侍衆藩王誦經祈福,姚廣孝經僧錄司僧官右善世宗泐舉薦,和燕王朱棣有了接觸的機會;也有另一種說法是,姚廣孝婉言謝絕了其他藩王的隨侍要求,他在等待朱棣對他的邀請;朱元璋衆多兒子之中,燕王朱棣是最有野心也是最有抱負的一位藩王,其不甘屈居人下的信念,是姚廣孝實現理想的不二之人選。

在其他藩王都選定了自己的隨侍高僧之後,有公務在身的朱棣才姍姍來遲,見兄弟們已經選完了,朱棣認爲他們把好的都挑走了;但姚廣孝聽到後並未表現出任何不滿,反而微笑着雙手合十對朱棣行禮,說道:“貧僧要送給燕王一份大禮。”朱棣非常不屑,自己身爲大明燕王,要什麼得不到?一個和尚也敢口出狂言,於是便哂道:“敢問大師是什麼大禮?”

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姚廣孝的目的是什麼?

(圖片來源於網絡)

姚廣孝盯住朱棣說道:“貧僧送給燕王一頂白帽子。”聽到此言的朱棣不禁大驚失色,低聲斥道:“胡說些什麼?你不要命了?”原來朱棣是燕王,在“王”字上加個“白”字,就是皇帝的“皇”,這是大逆不道的言論,足夠讓姚廣孝人頭落地並株連九族。不過有這個心卻沒這個膽的朱棣,也並沒有把姚廣孝的話往心裏去,因爲此時太子朱標尚在人世,別說一個素未謀面的姚廣孝,就是把諸葛亮、張良、劉伯溫、孫武全部一股腦打包送給朱棣,他也不敢與自己的老子朱元璋和兄長朱標對着幹哪!

在一番深思熟慮之下,朱棣還是讓姚廣孝隨侍在自己身邊,不久後就帶着他來到自己的封地北平府,並安排他在慶壽寺當住持,這一年姚廣孝已經五十歲了;但坐不住的他哪裏會老老實實地呆在廟裏誦經唸佛,三天兩頭往燕王府跑,並且和朱棣相談甚歡,言裏言外都在暗地鼓動朱棣染指江山。

公元1392年四月,明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標病逝,愛屋及烏的老朱將嫡長孫朱允炆立爲太子,這時候的朱棣第一個不服氣;朱標生前朱棣不敢去爭取,那是因爲朱標各方面都比衆位藩王包括自己卓越,不僅處理國家大事井井有條,而且對諸位兄弟也是仁愛寬厚,是位好儲君更是位好兄長,當然更大的原因是朱標是嫡長子,自己老子無條件地支持他,但這朱允炆何德何能?朱棣心中無可遏制地升起了取而代之的念頭。

公元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駕崩;驚悉噩耗的朱棣前往京師應天府奔喪,半道之上卻遇到了朱允炆派人送來的敕命,令他原路返回,朱棣原本不想理會直奔京師,但姚廣孝勸道:“燕王以至孝之心渡江,奈何有違詔命,反爲不孝也!願殿下養成龍虎之威,他日風雲際會,羽翼高舉,則大江只投鞭可斷也。今日何得屑屑於此哉?”朱棣心中非常不滿,但還是聽從了姚廣孝的建議,帶領兵馬回到北平府。事實證明,姚廣孝的建議完全正確,若朱棣執意帶兵強行奔赴應天府奔喪,下場則是被當場格殺。

公元1399年,朱允炆正式繼承帝位。建文帝上臺的第一件事,就是針對各位皇叔的“削藩政策”,此時在兵力最強的三王中,晉王朱棡已經病逝,燕王朱棣和寧王朱權還在,擔心啃不動硬骨頭的建文帝聽從了親信大臣齊泰和黃子澄的建議,先從勢力最弱的叔叔下手;在1399年的下半年,周、湘、齊、代、岷五王先後被剝奪爵位,或殺或貶或流放或禁棝,其餘藩王人心惶惶,擔心下一個輪到自己。

身處燕京的朱棣也是坐立難安,寢食不順,姚廣孝趁此機會又來勸說朱棣興兵奪取大明政權,但朱棣顧慮重重,此時的朝廷深得民心,自己起兵有幾成把握?姚廣孝道:“臣,只知天道,不理民心。”朱棣手下的張玉、朱能(靖難名將)等心腹將領也紛紛贊成起兵,朱棣見衆志成城,這才下定決心發動“靖難之役”。

爲堅定朱棣的造反決心,姚廣孝還將相士袁珙和其同鄉卜算子金忠引介給朱棣,朱棣身邊有了三位易學大師;這三人爲朱棣和靖難的將領們算卦,卦象則顯示朱棣是真命天子,九五之尊,四十歲之後必定繼承大統,其他的親信們都是王侯將相;這當然只是姚廣孝等人串通了故弄玄虛,爲了鼓舞這幫人下的迷魂陣而已。

然而要發動“靖難之役”,共舉大事必須要半年以上的時間準備,這段時間裏燕王府暗地裏對內招兵買馬,召集奇人異士,訓練大軍,鍛造兵刃盔甲,購買糧草;對外又要造成假象麻痹外人,躲避朝廷的查探,真正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但鍛造兵刃盔甲,還有大肆購買糧草這種事如何做到掩人耳目?姚廣孝出了個主意,讓朱棣先購買了大批鴨鵝,飼養在燕王府後苑,利用鴨鵝的叫聲來掩蓋後苑中打造兵刃的聲音,並以餵養鴨鵝爲由購買糧食,這樣便不會讓旁人起疑。由於需要大量時間來完成這些事,朱棣在姚廣孝的建議下又開始裝瘋賣傻,三伏天坐在火爐旁烤火來誘導外人。

見時間差不多了,朱棣派出燕王府長史葛誠前去應天府打探消息,卻不料葛誠將朱棣裝病之事透露給建文帝,朱允炆這才瞭解自己被騙,在長史葛誠的告發下,朱棣起兵造反之事遭到敗露,走投無路之下只能以“清君側”誅殺齊泰、黃子澄等獠之名義,於公元1399年,明建文元年發動了“靖難之役”,控制住北平府並誅殺叛徒葛誠、盧振等人。

但在這支“靖難之師”即將出徵之際,朱棣剛剛纔鼓舞完將士們,晴空萬里的天空突然間烏雲密佈,電閃雷鳴,一陣狂風將燕王府屋頂上的瓦片都掀飛了,“出師未捷,落瓦爲先”,這在當時是不祥之兆,軍心開始動搖之際,姚廣孝又跳出來忽悠道:“風雲變幻乃是化龍之象,舊瓦墜地代表着要換皇帝用的黃瓦!”此言一出,朱棣將心放回肚子裏,又鼓舞了動搖的軍心,“靖難之役”正式打響,姚廣孝和燕王世子留守北平府,輔佐朱高熾的同時又可以爲朱棣在後方出謀劃策。

此時經過朱元璋時期的大清洗,朱允炆手上已經沒有領兵可用之將才,只好啓用了早已卸甲歸田的老將耿炳文;隨着朱棣在滹沱河畔擊敗了北伐的耿炳文後,朱允炆又派出經驗不足的李景隆替換耿炳文,臨陣易將乃是兵家大忌,雖然李景隆手上有五十萬南軍,朱棣與之相比兵力懸殊,在姚廣孝的建議下,朱棣前往大寧兼併了寧王部屬和有勇有謀的“朵顏三衛”共八萬餘人,這才班師回營。

李景隆見朱棣去了大寧,以爲北平府空虛遂領兵前來,哪知有姚廣孝輔佐的朱高熾將北平佈置的如同鐵桶一般,李景隆久攻不下損兵折將,更由於在朱棣的燕軍回援內外夾擊下,李景隆連夜帶着殘兵敗逃,朱棣與朱允炆叔侄雙方就在這種拉鋸戰中互相損耗。

公元1400年,明建文二年,由於李景隆的無能導致南軍連遭敗績,朱允炆以盛庸替換李景隆,在東昌擊敗了輕敵的燕軍,朱棣愛將張玉於此役陣亡;公元1401年,明建文三年,燕軍連勝南軍,攻佔了河北大部分地區;明建文四年,“靖難之役”到了關鍵性的階段,齊眉山一戰,在徐達之子徐輝祖的支援下,燕軍損兵折將不說,還處於不利的地形和惡劣的天氣,軍中疾病流行,然而朱允炆錯誤的決策竟然撤回了徐輝祖的大軍防守京師,靈璧之戰中南軍前線軍事力量大大削弱,被燕軍一鼓作氣大敗。

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姚廣孝的目的是什麼? 第2張

姚廣孝又對朱棣獻策,先不要攻打城邑,趁兵力空虛之際直取京師,朱棣採納了姚廣孝的建議,渡過長江直取京師;此時的京師已經亂成一團,百姓們不分晝夜被士兵驅趕着,拆屋搬磚運木協助守城,因過度勞累死亡者數不勝數,但南軍已經軍心渙散毫無抵抗之力,文武百官紛紛投降,開門迎接燕軍的到來,建文帝朱允炆在宮中火起之後下落不明。

朱棣發動的“靖難之役”,其困難程度不是一般的大,有好幾次燕軍差點全軍覆沒,每次都是姚廣孝的出謀劃策幫助朱棣渡過了滅頂之災,雖然他從未臨陣作戰,但若論功行賞,姚廣孝居功至偉。明成祖登基成功後,授其爲僧錄司左善世,官拜資善大夫,太子少師,並復舊姓姚賜名廣孝,先後教導朱高熾和朱瞻基兩任未來的皇帝。

朱棣又命姚廣孝蓄髮還俗,還恩賜了府邸和美女,姚廣孝予以婉拒,或許對於他來說,他幫助朱棣奪取天下只是爲了證明自己,施展一生所學;在前往蘇、湖賑災之時,順到回家的姚廣孝還將朱棣賜予的黃金分發給長洲的宗族鄉人,在朱棣五次御駕親征蒙古,往返於北平和南京時,姚廣孝一心一意輔助朱高熾監國。

白天他穿着官服上朝,晚上換回一身黑色僧衣住在寺廟,因此被世人稱爲“黑衣宰相”。姚廣孝的晚年是非常迷茫的,他回到家鄉長洲想要見自己的姐姐和兒時的朋友時,他們全都閉門不見,因爲他們都認爲姚廣孝是推翻正統皇帝的幫兇,是個叛賊;王賓等知交好友,也因爲姚廣孝撰著的《道餘錄》詆譭儒者而與其絕交,更由於其策劃的“靖難之役”,這場由統治階級內部因爭奪皇位而歷時四年之久的戰爭,爲大明初期剛剛恢復不久的社會經濟又帶來破壞性傷害,無數百姓因此而流離失所,姚廣孝又被世人冠以“妖僧”之名。

公元1418年,明永樂十六年,姚廣孝84歲,暫居慶壽寺的他已經無力再上朝了,明成祖曾兩次前去探望,談起以前的歲月,兩個人還是非常高興;當朱棣問他還有什麼心願時,姚廣孝希望將因建文帝而牽連,被關押了十多年的主錄僧傅洽釋放,朱棣答應了他的要求。

不久之後,這位一代人傑病逝,勤政的朱棣爲此兩日沒有上朝,將姚廣孝賜葬房山東北,親自爲其神道撰寫碑文,追贈上柱國、榮國公,並以文臣身份配享太廟,這是明代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除此之外全部是出生入死的武將,包括大明開國元勳徐達。

由於後世對朱棣公然奪取大明江山感到不恥,必竟名不正言不順,但又不敢對明成祖大不敬,這個黑鍋必須要有人背,於是便將矛頭指向了姚廣孝,以僧人身份參於國家政治大事的姚廣孝不得已背上“妖僧”之名,若拋開一切,姚廣孝的才能實際上也不在諸葛亮和劉伯溫之下。

姚廣孝輔佐明成祖朱棣奪取了江山,並不是爲了金錢和權利,也不是爲了自己的享受和私心,只是想將自己的學有所成找到個平臺可以發揮,也是想證明自己,惋惜在那個封建社會,他的所作所爲不被所有人理解,最終落得個衆叛親離的結局,他的一生也被人誤會。

正應了那句話:強者的世界是孤獨的,沒有其他人的存在,也沒有人能理解,因爲高處不勝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