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荊州如此重要,爲何劉備不多派幾位大將鎮守呢?

荊州如此重要,爲何劉備不多派幾位大將鎮守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千百年來,視劉備爲正統的備粉以及視諸葛亮爲神明的亮粉,對於蜀漢木能一統天下耿耿於懷,一直在想方設法尋找機會,爲他們一統三國挖掘潛能。且不說歷史沒有如果,就算有如果,在我看來,劉備、諸葛亮也沒有一統天下的機會,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荊州如此重要,爲何劉備不多派幾位大將鎮守呢?

諸葛亮、趙雲守荊州,一定不會有荊州之失

《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

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劉璋遣法正迎先主,使擊張魯。亮與關羽鎮荊州。

建安十六年(211年),劉備攜帶龐統入川,把諸葛亮留在荊州,與關羽、張飛、趙雲等一起守荊州。這恐怕是劉備有幾方面的考慮:

第一,隆中對之後,劉備與孔明的關係猶如“魚水之歡”。

經過赤壁之戰的戰火考驗,諸葛亮不僅在劉備心中,而且在關羽、張飛、趙雲等一干弟兄之中,基本確立了核心智囊的地位。諸葛亮做事認真、精細,謀事長遠,處理問題的辦法也很靈活多樣,留守荊州非常合適。

第二,赤壁之戰後,劉備剛剛在荊州立穩腳跟,嚴重依賴東吳的支持。

諸葛亮之兄諸葛瑾在東吳混得不錯,藉助兄弟之情,劉備把荊州交給諸葛亮是放心的,也是有益的。諸葛亮一直堅持東連孫吳、北拒曹操的戰略,此時還有誰能比諸葛亮更合適擔當這一重任呢?沒有,只有諸葛亮最合適。

第三,龐統不適合留守荊州。

龐統本來是周瑜的功曹,沒有史料記載周瑜那些謀略是不是龐統的主意,但史實證明龐統是大才。但因爲龐統不像周瑜一樣風流倜儻,周瑜病逝以後,吳主孫權看不上龐統,彼此之間出現了齷齪。

就龐統那個小脾氣,說不定一句話不投機,就跟東吳幹起來了。顯然,龐統不適合留守荊州。更重要的一點就是,龐統認爲,“荊州疲敝”,此地可有可無。就龐統這個態度,劉備咋敢把荊州交給龐統呢?保不齊龐統就跟廖立一樣,孫權大兵一到,就腳底抹油了哈。

第四,趙雲在荊州,必定會死心塌地執行劉備的戰略,自然會與諸葛亮死守荊州。

趙雲一向被看作是替劉備看家護院的,荊州是劉備的眼蛋子,寶貝得很,趙雲豈能兒戲?

再說,趙雲對諸葛亮十分敬重,絕不會私自去惹是生非。因此,豹眼認爲,如果真的是諸葛亮與趙雲守荊州,荊州必定不會有失。就諸葛亮的智謀、趙雲的勇猛,如果二人守不住荊州的話,那就別說了哈。

無論關羽還是諸葛亮、趙雲守荊州,在漢中之戰前都不會有大的變故。

都清楚龐統在劉備攻打雒城的時候,因爲過於任性而掛掉了,劉備不得已急召諸葛亮、張飛、趙雲入川。

就題主的意思,龐統沒有犧牲,而且能順利協助劉備取得西川,然後劉備徵調關羽、張飛入川,留下諸葛亮、趙雲守荊州,進而圖謀天下。

那就看看這個情況下,劉備能不能有所作爲吧。劉備取得成都之後,除了與孫權湘水劃界來回折騰之外,就是取得了漢中之戰的勝利。這裏有幾個問題需要說明一下:

第一,劉備取得益州之後,孫權就派諸葛瑾前來討要荊州。

就算是諸葛亮守荊州,也不會把荊州還給孫權。孫劉聯盟必定會翻臉,劉備也免不了來回折騰,湘水劃界是難免的,劉備把長沙、桂陽二郡還給孫權也是大概率事件。

之後,孫劉聯盟暫時得以維繫,但已經出現嫌隙,不再是赤壁之戰時的蜜月期。

第二,就是漢中之戰的運作及結局。

如果當時諸葛亮留在荊州,法正很可能就會坐鎮成都爲劉備在漢中之戰時謀劃後勤保障,而龐統替代法正在前線爲劉備出謀劃策。

儘管法正不會在劉備前線吃緊的時候,像諸葛亮那樣猶疑不決,但畢竟諸葛亮也沒有給劉備耽誤事。除此之外,法正也不會起到更大的作用。

就軍事將領而言,唯一不同的是關羽替代了趙雲。而趙雲在漢中之戰中的漢水之戰,“一身是膽”,其生猛不亞於關羽發動的襄樊之戰。就趙雲的表現而言,比關羽更加魯莽,但運氣要比關羽好得多。

這裏就不去細說其中的過程了,歷史不相信眼淚,但很善於接受結果。曹操從漢中撤軍,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吃了趙雲這一敗仗。豹眼認爲,劉備稱讚趙雲“一身是膽也”,其實是出了一身冷汗,言外之意,就是“子龍你膽子也太肥了吧。”這或許是漢中之戰後,趙雲沒有得到任何封賞的原因吧。

如果當時趙雲有失,劉備不至於重新又只剩下褲衩,但很可能漢中就吃敗仗了。趙雲如果在荊州留守,關羽在漢中對抗曹操,漢中之戰,大概率劉備最終也會慘勝,可能稍微會再費周折。

同時,我始終認爲,曹操漢中撤軍,一方面是身體出了問題,另方面後院起火,曹操要安排後事。但不得不承認趙雲的莽撞,加速了曹操撤軍的進程。次年,老曹就駕鶴西去,足以說明一些問題。因此,在這個階段,無論是關羽守荊州還是諸葛亮、趙雲守荊州,基本不會有大的歷史變化。

荊州如此重要,爲何劉備不多派幾位大將鎮守呢? 第2張

守得住荊州,並不等於就能一統天下

關鍵是看一下漢中之戰後,諸葛亮、趙雲守荊州與關羽有何區別。如果諸葛亮、趙雲守荊州,絕對不會在漢中之戰後立馬發動襄樊之戰。這一點無須多解釋,前面已經分析過了。主要分析一下,荊州面臨的態勢,以及劉備在西北雍涼地區的動作情況。

第一,劉備得到益州後,孫權就與之翻臉,大兵壓境,逼迫劉備湘水劃界,收回長沙、桂陽二郡,但只是暫時緩和了矛盾,並沒有根本解決問題。

劉備在漢中擊敗了曹操,得到了漢中,孫權用腳指頭想想也會清楚劉備下一步要出兵雍涼。孫權自然不希望劉備就地做大,他必然要與曹操聯手要做掉劉備,然後再與老曹一決雌雄。襄樊之戰就是明證,曹操與孫權聯手做掉了關羽。

如果關羽不主動出擊,其結果基本也如此,最終是曹操與孫權聯合夾擊荊州。關羽先下手爲強,但運氣差了些。說到底還是實力不濟。如果關羽堅守荊州,沒有強大的外援,恐怕頂不住曹操與孫權的聯合進攻。失荊州是遲早的事。就算荊州不失,劉備也沒有足夠的實力去開拓雍涼。

第二,曹操與孫權聯合,那麼,曹操駐防在孫吳前線的壓力就會減輕,就能調動更多的兵力在西北對付劉備。

襄樊之戰,曹操把張遼等駐防孫吳的兵力大部分撤回,就足以說明一切。孫權要奪回荊州,而且害怕劉備報復,自然不敢再對曹操大動干戈。這麼看,就算諸葛亮、趙雲在荊州不失,但局勢依然非常嚴峻,會很大程度上牽制住劉備在西北的戰略發展。

第三,對於西北,那是馬超傳統的勢力範圍,馬超的影響力遠大於劉備。

地球人都清楚馬超那個本性,劉備用腳指頭想想也會清楚,馬超投奔他爲得是藉助劉備的勢力想在西涼東山再起。一旦馬超在西涼站穩了腳跟,他還會再聽劉備擺佈嗎?因此,劉備自然不會讓馬超去自由發揮,這也許是馬超鬱悶而死的原因吧。

當然,沒有了馬超,地球一樣旋轉,劉備一樣不會放棄西涼。但劉備在龐統、法正的策劃下,依然不會有大的發展。

其根本原因就在於,龐統、法正力主經略西北,甚至可以主動放棄荊州。但劉備捨不得,諸葛亮更捨不得。

劉備捨不得荊州是因爲好不容易得到了不想再失去,夷陵之戰就足以說明劉備要守住荊州的決心,不要提爲關羽報仇的事,那不靠譜;諸葛亮捨不得荊州,豹眼不好妄加揣測,但有一點是事實,那就是丟掉了荊州,而益州又在龐統、法正把持之下,諸葛亮的存在感就大打折扣了。

在這種情況下,劉備、諸葛亮要力保荊州,哪裏還有能力去跟曹操搶奪西涼呢?因此,我認爲,最大的可能就是另一個版本的三國:

劉備佔據益州包括漢中以及荊州,孫權保留湘水劃界後的地盤,曹操繼續呆在北方。或許有人會繼續替劉備出主意,靠靠靠,最後把曹操祖孫都靠死,像司馬懿那樣就躺贏了。

但就算劉備不死在夷陵之戰後,大概率也是會死在司馬懿之前的。就阿斗那孩子的德性,還指望他靠死司馬懿父子嗎?就司馬懿父子那些本事,在諸葛亮之後,已經沒有人能夠制約得了啦。

因此,我認爲,就算是龐統、法正不死,諸葛亮、趙雲守荊州,最大可能是另一個三國鼎立的版本,不會改變歷史的基本走向。

劉備、諸葛亮要想一統天下,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歷史使命。千百年後的吃瓜羣衆,就不必去難爲他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