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歷史上三家分晉與田氏代齊兩大事件的區別在哪裏?

歷史上三家分晉與田氏代齊兩大事件的區別在哪裏?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代表着戰國七雄格局的正式開啓。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則是分封制的弊端,同時晉國和齊國的政變也標誌着奴隸社會及其統治思想已蕩然無存,中國的封建社會思想已經逐步形成。

三家分晉:韓、趙、魏三族共同瓜分晉國

周朝分封制的一大特點,便是周天子將土地分給王室子弟、功臣或古代帝王后裔,所封之地稱之“諸侯國”,而統治封地的君主則被稱爲“諸侯”。而各諸侯在自己的封地內,又對卿大夫再進行分封,卿大夫則將土地和人民分賜給士。如此層層分封,便形成了貴族統治階級內部的森嚴等級“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統治架構。

在這種統治模式下,周天子作爲周朝名義上的統治者,其實質統治的土地極爲有限,各諸侯雖然只是代天子鎮守各方,共同尊周天子爲共主,但卻實際掌握着一定的土地和軍隊。一旦諸侯坐大,那麼周天子毫無辦法。與此類同,各諸侯雖是封國的統治者,但卿大夫由於掌握有足夠的土地和人口,他們一旦坐大,諸侯的統治便也會岌岌可危。

歷史上三家分晉與田氏代齊兩大事件的區別在哪裏?

春秋時期,隨着長期的爭霸戰爭,許多小諸侯國逐漸被大國吞併,在這些戰爭中,作爲征戰主力的卿大夫開始逐步坐大,擴充土地和人口,從而導致諸侯大權旁落。而這些卿大夫爲了鞏固自己的勢力,又積極的對外戰爭,如此一來,他們的勢力便越來越大。

晉公室實際已經喪失了統治力

晉國到春秋末期時,國君的權力已經逐漸旁落,實權落入了韓、趙、魏、智、範、中行六家卿大夫手中,另外還有包括郤、欒等大家族,他們各自擁有着相對獨立的地盤和武裝,爲爭權奪利而相互攻打不斷。其中範氏和中行氏先後被攻滅,而剩下的四家卿大夫中,又以智家勢力最大。

到了智伯瑤執政時期,爲了徹底消除內部鬥爭,使晉國重新恢復霸主地位,逐與趙襄子、魏桓子、韓康子商議,要求各家分別拿出土地和人口來歸還給晉公,從而恢復晉公對晉國的掌控。然而,人都是有私心的,韓趙魏三家自然不願拿出土地,可是這三家內部也不團結,於是韓康子首先將土地和人口割讓給了晉公,魏桓子見狀於是也割讓了土地和人口,只有趙襄子死扛到底。

前455年,爲了懲罰趙氏,智伯瑤於是率領韓氏和魏氏的軍隊攻打趙家,趙家則固守晉陽城。雙方激戰兩年多,卻始終未能分出勝負,直到智伯瑤水灌晉陽。趙襄子眼看城池不保,於是便派張孟談前去遊說韓康子和魏桓子,說服他們共同對抗智氏。

由於韓康子和魏桓子的臨陣倒戈,智伯瑤全軍覆沒,自己也被捕殺。隨後,韓趙魏三家共同率軍攻打智氏,殺死智伯家族兩百餘口,並將智氏的土地全部平分。晉出公大怒之下向齊、魯兩國共同借兵討伐三家,結果卻被韓趙魏三家聯手擊敗,並死在了逃亡途中。韓趙魏三家於是便又將晉國公室的土地予以瓜分,空留了姬驕這個國君。

歷史上三家分晉與田氏代齊兩大事件的區別在哪裏? 第2張

前403年,韓趙魏三家派出使者拜見周烈王,要求周天子將自己封爲諸侯。周天子此時早已對天下諸侯失去了統治力,於是便做了個順水人情,將三家正式冊封爲諸侯。晉國就此滅亡,韓、趙、魏三國取而代之。

田氏代齊:田家擊敗其他家族奪取大權

田氏代齊其實與晉國滅亡的模式一模一樣,也是卿大夫坐大之後取代了諸侯的地位。田氏本爲陳國公族,後因侍奉齊國國君而得以在齊國立足。齊國曆經長期傳承,與晉國一樣,國君大權開始逐漸旁落,形成了呂氏、高氏、國氏三家共保姜姓社稷的局面,田氏當時勢力還比較小。

前545年,田氏聯合鮑氏、欒氏擊敗了執掌齊國國政的慶氏,於是齊國改由欒氏、高氏執政,然而欒氏、高氏之間爲爭權奪利同樣內鬥不止。

前532年,田氏利用欒氏、高氏之間的矛盾,又聯合鮑氏分別擊敗了欒氏、高氏,並將流亡在外的公子公孫召回國內,歸還其原有的封地財產,從而取得了公族的支持,

前489年,齊景公去世,齊國公族國、高二氏立公子荼爲國君,田氏則先後擊敗國、高二氏,另立公子陽生爲國君,並自立爲相。至此,田氏開始執掌齊國國政。

前481年,田恆殺齊簡公與諸多公族,另立齊平公,進一步把持政權,又以“修公行賞”爭取民心。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孫田和廢齊康公。公元前386年,田和放逐齊康公於海上,自立爲國君,同年爲周安王冊命爲齊侯。公元前379年,齊康公死,姜姓齊國絕祀,田氏仍以“齊”作爲國號,史稱“田齊”。

歷史上三家分晉與田氏代齊兩大事件的區別在哪裏? 第3張

綜上所述,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其實都是卿大夫通過發展壯大,進而奪取諸侯權力的過程。不同之處在於,晉國是由三家卿大夫共同取代,因而分裂爲了三個不同的國家;而齊國則是由田氏一家奪取權力,並延續了“齊”這個國號。實際上,田齊時的齊國,已經與最初的那個齊國沒有了絲毫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