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奪門之變發現時于謙爲何沒有阻止?真相是什麼

奪門之變發現時于謙爲何沒有阻止?真相是什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景泰八年(1457)明將石亨、太監曹吉祥等擁明英宗朱祁鎮復位的政變。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在北京保衛戰前夕,于謙就已經被任命爲兵部尚書,提督各營軍馬,換言之整個大明的軍隊指揮權,全掌握在於謙手中,甚至他的權力都可以超過皇帝。

奪門之變發現時于謙爲何沒有阻止?真相是什麼

史料記載:

“前後徵調,皆謙獨運。當軍馬倥傯,變在俄頃,謙目視指屈,口具章奏,悉合機宜。僚吏受成,相顧駭服。”

當時,瓦剌大軍壓境,北京城內惶惶不安,是于謙主動承擔了保衛京城的重任。他以文官身份擔任軍隊最高指揮官,而且表現得極其出色。所有的調兵部署、運送糧草輜重,到一切戰略、戰術佈局,幾乎全是由於謙一人制定的。

在戎馬倥傯之際,于謙一人眼觀口述,效率和準確率都高得出奇,小紙片大小的指令,就可以傳到萬里之外,大家都對於謙佩服之極。北京保衛戰勝利之後,于謙的威望達到頂峯,而軍政大權還在其手中掌握。

說句不好聽的,好在於謙是位剛正不阿的大臣,如果於謙稍有歪心思,那麼大明王朝可能會江山易主,這並非危言聳聽。

史料記載:

“京兵分隸五軍、神機、三千諸營,雖各有總兵,不相統一,請擇精銳十五萬,分十營團操。團營之制自此始。”

于謙不僅手握兵權,還修改了軍隊制度,從軍隊中抽調十五萬精兵,分成十營,保衛京城安危。這就是所謂的團營制度,這是由於謙發起、于謙制定的,由此可見於謙的權勢有多大。

除此之外,景泰帝朱祁鈺對於謙的信任程度超過任何人,所有軍國大事,朱祁鈺必須徵得于謙的同意,只有于謙同意,這條政策才能下令實施。上有皇帝撐腰,軍政大權一把抓,所以說我們說,奪門之變之時,于謙必定是提前知曉的。

整個皇城的軍隊都是由於謙來控制,這麼大的事情,于謙怎麼可能不知道?但史書上並沒有太多在奪門之變時,于謙的記載,那麼我們只能認爲,于謙什麼都沒有做。對於政變,于謙沒有出兵阻止,那就代表着他縱容了這場政變的發生。

那麼,于謙爲何要沒有阻止這場政變呢?

奪門之變發現時于謙爲何沒有阻止?真相是什麼 第2張

于謙默認了這場政變

皇宮的防守嚴密程度,應該高過全國任何地方,要想闖進去,再發動政變,逼皇帝退位,這事情的困難程度可想而知。

政變當日,徐有貞、石亨等人接到朱祁鎮,就一同前往奉天殿,團營部隊大致有十幾萬人,而徐有貞、石亨只帶了千餘人。如果於謙發兵阻擋,這一行人根本到不了奉天殿,由此可見於謙並不反對這場政變,這大致就是于謙的真實想法。

朱祁鈺或許更不適合做皇帝,朱祁鎮做皇帝或許對明朝更好

朱祁鈺在治國理政方面高於朱祁鎮,北京保衛戰前後的功績,都要記在朱祁鈺身上,但朱祁鈺在其統治期間,也做了很多荒唐事,令其威信大不如前。

原本朱祁鈺是不想做這個皇帝的,但國家有難,且國家不可一日無君,所以無奈之下,朱祁鈺只得坐上了皇位。然而,伴隨着時間流逝,朱祁鈺愈發感受到權力的魅力,權力令其成爲一個怪物。

朱祁鎮作爲太上皇,在瓦剌受苦,而戰爭已經停息,那麼必須要將朱祁鎮接回來,此事關係到明帝國的面子問題,所以大臣們極力要求朱祁鈺接回太上皇。但朱祁鈺並不想接回哥哥,他哥哥如果回來,就會成爲他的巨大威脅。

於是朱祁鈺一直致力於阻止朱祁鎮回來的工作,大臣們費了好大力氣,纔將朱祁鎮接回來。朱祁鎮回來之後,被朱祁鈺軟禁在南宮,朱祁鈺給予哥哥生活條件甚至還不如瓦剌,經常是缺吃少喝,而且還被人嚴密監控。

史料記載:

“時盛暑,上皇嘗倚樹憩息。及樹伐,得其故,大懼。”

就連朱祁鎮避暑的樹木,都被朱祁鈺派人給砍了,美其名曰,爲了防止藏匿匪徒。朱祁鈺在其統治期間,還將原太子朱見深廢除,立自己兒子朱見濟爲太子,倒黴的是,朱見濟不久就去世了。這廢立太子的行爲,不僅得罪了太后、羣臣,也將朱祁鈺置於非常尷尬的境地。

在朱祁鎮回來之後,朱祁鈺就一直心神不定、胡搞亂搞、在外人看來,朱祁鈺的皇位已經有所動搖,所以很多人都開始蠢蠢欲動。包括于謙在內,也都看着朱祁鈺的所作所爲,或許于謙認爲,朱祁鎮可能更適合做這個皇帝。

奪門之變發現時于謙爲何沒有阻止?真相是什麼 第3張

于謙甘願犧牲自己

徐有貞、石亨等人都是于謙的仇人,政變之後大權將被這些人奪走,而於謙必定會成爲衆矢之的,一方面這些人對於謙是恨之入骨,另一方面,一朝天子一朝臣,于謙很有可能成爲政治犧牲品。

對此于謙已經做好了相應準備,從那天他默認這一切發生開始,或許他已經做好了死的準備。在我看來,于謙如此大才,卻被小人陷害至死,實在是令人惋惜,如果於謙能提前剷除徐有貞、石亨等人,再派親信示好朱祁鎮,那麼最起碼保存自身是沒有問題的。

奈何于謙太過剛烈,對於認同的事,他會一條路走到底,哪怕是死也毫不在乎。朱祁鎮在歷史上評價不算高,不僅寵信奸佞,也沒有拿得出手的功績。于謙默許政變的發生,是對還是錯,到現在都難以判定。

于謙有一腔愛國熱血

于謙的忠誠不只是對於皇帝,他忠於的是大明王朝,只要國家穩定、百姓安居樂業,這纔是于謙最想看到的。于謙身爲國家頂級重臣,卻從不徇私枉法,石亨保舉其兒子做官,于謙即刻予以拒絕。

于謙生活節儉,被抄家的時候,家中沒有多餘的財產,只有正室有一個帶鎖的櫃子,其中放着皇帝賜予的蟒袍、寶劍等器物。只要國家長治久安,于謙根本不在乎自己生死,于謙一生的理想就致力於安邦定國。

不論如何,于謙終究是名留史冊,爲萬世所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