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奪門之變”爆發時,于謙爲何不阻止?

“奪門之變”爆發時,于謙爲何不阻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奪門之變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奪門之變,又稱南宮復辟,明朝代宗朱祁鈺景泰時期,明代將領石亨、文臣徐有貞、太監曹吉祥等於景泰八年(1457年)擁戴被朱祁鈺囚禁在南宮的明英宗朱祁鎮復位的兵變。對於奪門之變來說,是一場圍繞着明朝皇帝之位的兵變,最終的結果是朱祁鎮從朱祁鈺手中奪回了皇位。

“奪門之變”爆發時,于謙爲何不阻止?

在奪門之變後,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貞立即把于謙和大學士王文逮捕入獄。誣陷於謙製造不軌言論,又和太監王誠、舒良、張永、王勤等策劃迎接冊立襄王之子。石亨等拿定這個說法,唆使官吏上奏。都御史蕭維禎審判定罪,坐以謀反,判處死刑。王文忍受不了這種誣陷,急於爭辯,于謙笑着說:“這是石亨他們的意思罷了,分辯有什麼用處?”

奏疏上呈後,明英宗還有些猶豫,說:“于謙是有功勞的(謙實有功)。”徐有貞進言說:“不殺于謙,復辟這件事就成了出師無名。”明英宗的主意便拿定了。正月二十三日,于謙被押往崇文門外,就在這座他曾拼死保衛的城池前,得到了他最後的結局——斬決。那麼,問題來了,“奪門之變”爆發時,于謙在幹什麼?爲何不阻止這場兵變?

首先,《明史》中記載:奪門之役,徐石密謀,左右悉知,而以報謙。時重兵在握,滅徐石如摧枯拉朽耳。

在奪門之變前,于謙可能是知道石亨、徐有貞等人的密謀的。此前于謙的兒子於勉曾聽聞石亨、徐有貞兩人在密謀,並告之於謙,結果於謙大罵自己的兒子:“小子何知國家大事?自有天命,汝第去。”在此基礎上,《明史》也記載於謙確實知道石亨、徐有貞密謀之事。可問題是,于謙只是知道石亨、徐有貞在密謀讓朱祁鎮復位,卻不知道復位的手段是什麼?是不是要發動兵變?至於兵變的具體時間,于謙很可能也不會得知。

畢竟,對於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貞來說,也不敢在事前泄露具體的方案。所以,在奪門之變爆發的當天晚上,于謙或許是在處理朝廷事務,或許是輾轉反側,憂慮明代宗朱祁鈺的病情。

“奪門之變”爆發時,于謙爲何不阻止? 第2張

當然,即便不知道奪門之變的具體爆發時間,于謙也可以阻止兵變。作爲兵部尚書,于謙擁有調兵遣將的權力。更爲關鍵的是,憑藉着在土木堡之變後拯救明朝的威望,于謙在朝廷上確實可以做到一呼百應,從而率領文武百官來討伐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貞立等人。但是,朱祁鈺的身體狀況,朱祁鈺去世後的皇位繼承問題,讓于謙難以出手。

明英宗被俘居於漠北之後,孫太后數次給明英宗寄去禦寒的棉衣。明英宗還朝之後,被明景帝幽禁在南宮,孫太后多次前去探視。景泰八年(1457年),石亨等將領密謀發動奪門兵變,復立明英宗,他們先祕密告知孫太后,得到了孫太后的同意。在奪門之變前,石亨等人已經獲得了孫太后的支持。

對此,在筆者看來,這是讓于謙不敢行動的重要原因。在皇帝年幼或者病重的時候,皇太后確實有發號施令,也即代替天子的權力。比如在土木堡之變後,孫太后命郕王朱祁鈺監國。與此同時,孫太后升任于謙爲兵部尚書,把備戰禦敵的重任交付給了于謙。九月初,羣臣請皇太后立郕王朱祁鈺爲帝,以安人心,孫太后準議,郕王卻驚讓再三,最終朱祁鈺得以即位,爲景泰帝(明景帝)。

因此,不僅朱祁鈺的皇帝之位,是孫太后冊立的。就於謙的兵部尚書官職,也可以說是孫太后冊封的。現在,孫太后支持朱祁鎮復位,這讓于謙根本難以抵擋。換而言之,于謙如果想要阻止這場兵變,不僅要廢黜明英宗朱祁鎮,還要想辦法廢除孫太后。想要實現前一個目標,還是存在可能的,不過,廢除德高望重皇太后,則不是于謙可以決定的。

“奪門之變”爆發時,于謙爲何不阻止? 第3張

進一步來說,如果於謙真的要這麼做的話,那麼他必須要變成董卓、曹操這樣的權臣。在漢末三國時期,董卓、曹操這樣的權臣,確實可以不顧罵名,來廢除皇帝、皇后甚至太后。但是,就愛惜名節的于謙來說,顯然和董卓、曹操不是一類人。所以,明憲宗朱見深這位皇帝后來評價道:卿以俊偉之器,經濟之才,歷事先朝,茂着勞績。當國家之多難,保社稷以無虞;惟公道而自持,爲機奸之所害。在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心實憐其忠。

另一方面,朱祁鈺病重,很可能不久之後就要去世。而在朱祁鈺去世後,皇帝之位很可能要回到朱祁鎮、朱見深父子手中,這促使于謙沒有阻止奪門之變。景泰三年(1452年),朱祁鈺把侄子朱見深的皇太子廢掉,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不想到了第二年,朱見濟就夭折了。朱祁鈺也因此在精神上受到了沉重的打擊。

朱祁鈺正當壯年,子嗣的問題在這個時候尚未顯得突出。可是到了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初,他突然得了重病,皇儲的問題再次擺上桌面。衆臣議論紛紛,一時之間,定不下來。對此,在筆者看來,正是因爲景泰帝沒有直系後人,這導致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貞鋌而走險,發起了奪門之變。換而言之,如果朱祁鈺有兒子的話,不用於謙出手,可能就有其他文臣武將來和朱祁鎮一派對抗了。

最後,就兵部尚書于謙來說,想要阻止奪門之變,必然要站在朱祁鈺這一邊。但是,考慮到朱祁鈺的身體狀況,即便於謙能夠阻止這場兵變,甚至除掉朱祁鎮,這也不能改變朱祁鈺在不久之後病逝的結果。等到朱祁鈺病逝之後,于謙必須要從各地的藩王中挑選合適的繼承人。在此基礎上,因爲明朝都城的內亂,很可能會引起藩王爭奪皇位的結果,甚至不排除靖難之役的重演。

“奪門之變”爆發時,于謙爲何不阻止? 第4張

在明朝初期的靖難之役,朱棣作爲藩王,選擇了起兵造反。經過數年的較量,燕王朱棣擊敗了建文帝朱允炆,奪取了明朝皇帝的寶座。對於這場戰亂來說,無疑讓明朝損失慘重。不過,好在明成祖朱棣勵精圖治,沒有讓明朝受到太大的影響。但是,就於謙所在的時期來說,土木堡之變帶來的損失,還沒有徹底恢復,北方的遊牧民族對明朝依然虎視眈眈。如果在這個時候,明朝內部還爆發圍繞皇位的藩王之亂,于謙真的就要難辭其咎了。

正是因爲考慮到了這一後果,或者說是從明朝大局出發,于謙選擇不顧個人得失,淡然接受奪門之變的結果。換而言之,在朱祁鎮重登皇位的那一刻,于謙就已經預料到了自己的結果,也希望自己被殺後,明朝的皇位爭奪可以畫上一個句號。此外,明憲宗時,于謙被複官賜祭,弘治二年(1489年),追諡“肅愍”。明神宗時,改諡“忠肅”。有《於忠肅集》傳世。《明史》稱讚其“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他與岳飛、張煌言並稱“西湖三傑”。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