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天京保衛戰中李秀成會輸是爲什麼?跟什麼有關

天京保衛戰中李秀成會輸是爲什麼?跟什麼有關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秀成是太平天國忠王、太平天國著名將領,讓小編帶大家撥開歷史的迷霧,回到那刀光劍影的年代。

1862年5月,曾國藩命令曾國荃率領3萬湘軍水陸並進,28日搶佔秣陵關、大勝關和三叉河,截斷太平軍糧道,之後又調來2萬援軍,共5萬人圍攻天京。5月30日就打到了雨花臺下。洪秀全恐慌不已,一日三詔命令進攻上海的李秀成率大軍回援。此刻的天京已經到了危急時刻……

所謂一將無能,累死三軍,洪秀全在太平天國建立初期,作用還很大,但是到了掌權之後,所表現出來的侷限性和對時局的誤判,最終導致天京保衛戰失敗,葬送了太平天國的命運。那麼在這場激烈的戰鬥中,回援的李秀成25萬大軍,爲何就戰勝不了曾國藩的5萬兵力呢?失敗的原因不應該歸咎於李秀成。

天京保衛戰中李秀成會輸是爲什麼?跟什麼有關

一日三詔命,李秀成的仗打得太憋屈

太平軍與湘軍交戰數次,數天京保衛戰最爲激烈,最爲悲壯。從人數上來看,洪秀全率領的太平軍幾十萬,而曾國荃率領的湘軍才七萬多,形成鮮明對比。

天京保衛戰發生在太平天國後期。當時李秀成麾下有二十五萬人,他分兵一部趕回天京加強防務,自己則留在蘇州,打算進攻湘軍重地安慶的曾國藩,逼迫曾國荃從天京撤軍回援,一路打下巢縣、無爲、舒城後,在攻打六安時,天京雨花臺失守,洪秀全再次嚴詔催逼李秀成親自回援。

1862年9月14日,李秀成由蘇州出發,督率13王,領兵20萬,回援天京。10月13日李秀成打到天京城下,與湘軍大戰,反覆衝殺,一個多月都沒能打敗曾國荃,解圍失敗。到了年底,李秀成只有率部進入天京城內。

1863年2月底,李秀成爲了收集糧草,再次率部渡江北上安徽,結果還是在走到六安時,天京聚寶門差點被攻陷,洪秀全再一次將他召回。11月曾國荃攻佔孝陵衛,以及天京城外圍所有城鎮要點,李秀成建議洪秀全“讓城別走”,但遭到天王拒絕。

二“讓城別走”遭拒,洪秀全錯過最佳時機

面對天京的圍困,“讓城別走”是東山再起的最佳選擇,但是即使等到湘軍合圍後,洪秀全仍然拒絕這一提議。這背後的本質,主要是太平天國內部政治上日趨保守和腐敗安逸等原因,不思進取導致了最後的失敗。

在洪秀全看來,天京是最後的據點,他相信會有天兵天將協助守衛天京,這一錯誤的決定,致使太平天國錯過了撤出天京以圖再舉的最後機會。李秀成面對如此局勢,也沒有選擇離開,而是堅持守衛天京。

洪秀全疏於抵抗,應戰不積極,消極怠工。他讓李秀成不要在城外抵抗,到城內防守,這本身還是個錯誤的決定。

天京保衛戰中李秀成會輸是爲什麼?跟什麼有關 第2張

三、天京陷落,短命王朝終淹沒在歷史洪流之中

1864年6月1日,天王洪秀全病逝(一說自殺),終年50歲,幼天王洪天貴福即位,李秀成成爲太平軍的實際領導者。

7月中旬,曾國荃安排四路人馬對天京進行總攻,太平軍在沒有糧草的情況下依舊與湘軍進行了血戰,奈何湘軍氣勢太盛,太平軍在失掉太平門之後,再也沒有迴旋的餘地。7月19日,李秀成遂帶上幼主出逃,天京陷落。

三天後被俘,李秀成被俘,在寫完供詞後,8月7日被曾國藩殺害, 年僅40歲。至此,天京保衛戰失敗,橫掃了大半個中國、震驚世界13年的太平天國徹底覆滅。

四、太平天國留給我們的思考

回想當年,1851年金田起義之初,太平軍幾乎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一兩萬人就能殺得一二十萬的清軍丟盔棄甲,甚至逼得曾國藩差點戰敗投湖自盡,爲什麼僅僅13年後,二十五萬的李秀成就打不過只有五萬人的曾國藩了呢?

1862年,太平軍中廣西老兵幾乎傷亡殆盡,所謂的25萬大軍絕大部分都是收編的江浙農民和投降清兵,戰鬥力跟當初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據李秀成口述的記載,在天京保衛戰決戰時期,太平軍僅有萬餘人,而且其中不少還失去了戰鬥力,真正能夠守城的人不過四五千人,而攻城的湘軍有五萬人之多,帶兵的將領都是湘軍中驍勇善戰之輩,例如:曾國荃、鮑超、蕭孚泗、羅逢元等。如此大的人數差距,使得太平軍的防守本就艱難,加上整個兵力的分散在天京四周的城牆上,機械的進行防守,也就是說兩軍交戰的地點基本是有湘軍主導,太平軍完全是依託陣地,不斷的消耗自己,沒有嘗試突圍一支軍隊去湘軍的後方,來一個前後夾擊。可見,整個天京保衛戰中,太平軍都是被動挨打的局面。

天京保衛戰中李秀成會輸是爲什麼?跟什麼有關 第3張

洪秀全也是農民起義的領袖,雖然他的起義之舉對後世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但洪秀全爲人行事,帶有很強烈的封建迷信思想,他一直相信“古來事業有人做”,相信神靈,所以在天京保衛戰中,他的消極懈怠覺得就是順天應人,加上自己當時得了疾病,也無心大戰。

洪秀全是將天京送上絕路的人,他拒絕了任何突圍的意見。而李秀成在遭到各種拒絕後,也無心佈置防務,出於消極應戰狀態,而這恰恰與湘軍的穩紮穩打、步步爲營形成鮮明對比。太平軍安能不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