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中世紀的德意志地區爲什麼會長期分裂?中世紀德意志地區長期分裂原因解析

中世紀的德意志地區爲什麼會長期分裂?中世紀德意志地區長期分裂原因解析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德意志具體就是指的是中世紀日耳曼族羣中的一些部落,在經過長期融合後形成的地緣概念。那麼中世紀的德意志地區爲什麼會長期分裂?這個問題小編將在下文爲大家一一揭曉。

其國家形態出現於大約距今一千多年以前,曾是歐洲日耳曼族羣發展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囊括在法蘭克帝國版圖之中。

公元8世紀末,法蘭克王國在日耳曼文明和羅馬文明的相互融合之下壯大,並在查理曼加冕後成爲帝國。然而,由於歐洲複雜零碎的地緣環境,地方封建制度的分散發展和長期持續的蠻族入侵浪潮的衝擊,導致帝國缺乏統一的堅實基礎。加之日耳曼傳統風俗中有裂土繼承的習慣,法蘭克帝國宛若曇花一現,很快便陷於分裂之中。

中世紀的德意志地區爲什麼會長期分裂?中世紀德意志地區長期分裂原因解析

帝國解體並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混戰之後,佔據帝國東部疆域的東法蘭克王國成爲早期德意志國家的雛形。事實上,“德意志”一詞本身就是指流行於萊茵河右岸的一種日耳曼方言,與法蘭西的羅曼語有着明顯的不同。至於萊茵河,更是從古羅馬時代就一直作爲“高盧板塊”和“日耳曼尼亞”板塊的天然分界線存在,即便愷撒徵高盧時越過了這條河流,也很快便退了回來。

從9世紀中葉開始,“德意志”逐漸成爲使用這一語言的日耳曼人的代名詞,包括薩克森、法蘭克尼亞、士瓦本、巴伐利亞和洛林等五個部落;11世紀後,又被用來特指該地緣板塊上的國家和族羣,東法蘭克的德意志化傾向愈加明顯,並開始逐漸形成相對穩定的國家形態。公元962年,德意志國王奧托一世在羅馬加冕稱帝,德意志人的帝國出現了,後世稱之爲“神聖羅馬帝國”。

事實上到了11世紀初,德意志人才開始以“羅馬帝國”自詡,“神聖帝國”的名號更是遲至1157年纔出現,自此以後兩個稱號才被合併使用。鑑於古羅馬文明對歐洲歷史的影響,從奧托一世起,神聖羅馬帝國(以下簡稱“神羅”)便始終熱衷於取得羅馬帝號,以及維持在意大利半島的影響力,這導致帝國皇室與羅馬教皇衝突不斷,分散了相當一部分力量。

11世紀中後期,神羅皇帝與羅馬教皇圍繞“主教敘任權”的爭鬥達到了高潮,並在隨後幾百年中演變爲對北意大利城市和西西里島統治權的鬥爭。爲了維持帝冕的正當性,德國消耗了大量精力,卻並未獲得更大的實際權力。這最終導致帝國皇權全面崩潰。從1254年到1273年,德意志陷入了十幾年的“大空位時期”,直到哈布斯堡家族崛起。

作爲哈布斯堡家族首位神羅皇帝,魯道夫是在得到了教皇贊助以及各地大領主相互妥協的契機之下登上皇位的。雖然他力圖重新整合帝國統一的基石,卻爲時已晚,彼時的神羅帝國已經極度衰弱了。最終,德意志逐漸發展成爲一種散漫公國的邦聯,其君主需要依據地方貴族共同商議決出。到了1356年,神羅皇帝查理四世頒佈的《黃金詔書》中,更是以官方法律層面確立了包括“選帝候制度”在內的多種有利於教權、地方諸侯,但卻不利於中央集權統治的條款。自此,德意志開始陷入了長達500多年的分裂時代。

雖然在神羅帝國皇權與教權的長期爭鬥中,教皇佔據了上風,甚至在格列高利七世到英諾森三世期間,憑藉着最高精神領袖身份把意志強加於歐洲各主要君主的身上。但是過度捲入歐洲現實政治鬥爭,使得教會身上擔負拯救靈魂的精神使命不可避免地遭到削弱。當各地的主教、神父們向封建領主們一樣聚斂財富、掌控權力,他們對廣大信徒的感召力也將黯然失色,並最終導致教權江河日下的窘境。

進入16世紀以來,伴隨着大航海時代的到來,歐洲逐漸進入了商品經濟的洪流之中。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等新文化思潮接踵而來,導致流行於全歐洲的教會制度成爲衆矢之的。教皇及其下屬的各級神職人員成爲宗教改革最直接的批判對象,而德國則是這一運動的暴風眼。自從馬丁·路德張貼了《九十五條論綱》之後,僅僅十年時間就徹底改變了歐洲宗教格局,天主教會遭受承重打擊。

然而在德意志,帝國皇帝並未趁教權的衰微來重振皇權,反而受制於“神聖羅馬”帝冕的精神遺產,選擇與教會聯手鎮壓新教派別,以期重返昔日輝煌。於是在帝國內部,皇帝從的“德意志共主”的概念萎縮成爲一個德國教派的領袖。以北方新教諸侯和城市組成的“施馬爾卡登同盟”和以皇帝爲首的天主教聯盟之間形成對壘,雙方矛盾愈演愈烈,最終發展到了刀兵相向的地步。

1555年,德意志內部兩大陣營簽訂了《奧格斯堡宗教和約》,皇帝不得不作出讓步,“教隨國定”的原則被確立起來。但是這種受到外力干涉而達成的暫時妥協是不穩固的,經過了半個多世紀的對抗衝突以後,神羅帝國內部因爲波西米亞糾紛而戰火重燃,並逐漸演變成爲災難性的“歐洲三十年戰爭”。

中世紀的德意志地區爲什麼會長期分裂?中世紀德意志地區長期分裂原因解析 第2張

三十年戰爭的成因非常簡單,但性質卻極其複雜。這是一場在德意志土地上展開的歐洲戰爭,兼具德國內戰和國際混戰的雙重特徵,並圍繞教派衝突、地緣博弈、領土分配等多層次問題展開。最終,精疲力竭的雙方於1648年簽訂了《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纔算正式落下帷幕。依據這份和約,神羅帝國內部各個諸侯國不論大小均享有同等地位,因此這也被看稱“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建立的標誌。

戰爭之後,尼德蘭、瑞士、洛林以及波羅的海沿岸等地相繼從德意志範圍或哈布斯堡家族領土中被分割出去,帝國邊界逐漸萎縮。和約中規定的主權平等、糾紛協商等原則更是促使地方諸侯能夠與皇帝平起平坐,這本身就意味着神聖羅馬帝國走向瓦解。此後,德意志地區長期處於分裂狀態,歐洲大國憑藉在該地區進行代理人戰爭、建立緩衝區,形成了相對穩定的均勢格局。從此以後,直至1806年帝國被拿破崙廢止,德意志的上空就再也沒被皇權有效覆蓋過。

不僅如此,當時神羅帝國內部,從地方諸侯到皇室都存在身份認同混亂的問題,進一步加劇了帝國渙散的狀態。這其中勃蘭登堡選侯在1701年成爲了普魯士國王、漢諾威選侯則於1714年繼承了英國王位、波蘭王位也一度被薩克森選侯所繼承,至於身爲皇室的哈布斯堡家族則先後成爲波西米亞國王、匈牙利君主和西班牙國王。如此一來,整個神羅帝國內部充斥着外部各種利益衝突、糾纏不清。

在這樣的氛圍之下,整個德意志地區開始瀰漫起地方主義和諸侯國家主義傾向。不過,伴隨着英法等西歐國家日新月異的經濟文化發展,德國在國際競爭中愈發處於不利地位,這反而激發了人們對統一的渴望。只是由於遭受傳統因素的束縛,德意志腹地、傳統帝國的核心區域並無能力擺脫桎梏,推動變革。主導德意志走向新時代的力量來自於帝國東北方向的邊緣地帶——普魯士王國。

普魯士,這個曾由波羅的人建立,並被德意志條頓騎士團篡取,後又由勃蘭登堡霍亨索倫家族統治的地方,其德意志特點最爲稀少,卻也成爲較少受到傳統影響的優勢。並且,伴隨着英國、荷蘭以及法國工商業的發展,普魯士-勃蘭登堡佔據的北德海岸線成爲連接德意志腹地和大西洋的重要樞紐地帶,這也促使其成爲最具活躍性且適應性強的一股力量。

當然,普魯士的崛起並非一蹴而就的。作爲德意志體系中宗教、經濟、外交、軍事等各種異變因素的匯聚之所,它讓人們在舊帝國的殘骸上看到了一種全新的可能。只是鑑於歐洲均勢秩序的制約,不論是外部的英法、沙俄,還是內部的巴伐利亞、奧地利等勢力,都讓這次構建民族統一的進程中充滿了變數。

最終的結果顯而易見,普魯士在經過了開明專制主義改革的嘗試之後,迅速強大起來,但卻並未獲得制度化的鞏固和消除外部列強的掣肘。拿破崙戰爭以後,普魯士再度推行改革,並藉助民族主義思潮從關稅同盟和王朝戰爭兩方面入手,最終完成了德國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