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唐朝爲什麼放棄河北?揭祕唐朝放棄河北的深層原因

唐朝爲什麼放棄河北?揭祕唐朝放棄河北的深層原因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9.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朝爲什麼放棄河北?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小編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唐朝放棄河北的深層原因,給大家一個參考。

元和十五年(820),力圖削平藩鎮的唐憲宗爲宦官所殺,穆宗即位之後,乘着連長期鬧割據的河北三鎮都已歸順的大好形勢,下詔裁減各藩鎮兵力,希望通過這釜底抽薪之法,徹底解決藩鎮問題。並未真正受朝廷控制的河北三鎮,一聞詔令,故態復萌,相繼再叛。雖然朝廷立遣十五萬大軍討伐,終不能取勝,只得放棄。

這也是唐朝廷最後一次,試圖消滅河北三鎮。所謂河北三鎮,指幽州、成德、魏博三鎮,因屬於河北道,又在黃河以北,故史稱“河北三鎮”或“河朔三鎮”。如所周知,安史之亂後,唐王朝裂於藩鎮,形成藩鎮林立的局面。而在這些藩鎮中,實力最爲強大,最讓唐朝廷頭疼的,莫過於這河北三鎮。

唐朝爲什麼放棄河北?揭祕唐朝放棄河北的深層原因

這三大藩鎮,長期與中央叫板,節度使由本鎮軍士擁立,文武官吏不經中央派遣,而由節度使自行任免,稅賦截留本鎮,拒不上供中央。所謂藩鎮割據,實以此爲典型。

唐中央也曾多次通過軍事手段,打擊河北三鎮,試圖解決三鎮割據問題,但均未佔得便宜,乃致長慶復叛以後,無奈徹底採取姑息放任的政策。三鎮能夠橫行百餘年,究其緣故,實有多方面的因素。

結盟

河北三鎮在地理上南北相連,東邊是渤海,南邊爲黃河,西邊有太行山,北則盡幽燕,形勢險要,唐朝廷難以對其形成包圍之勢。憲宗當初欲對三鎮用兵,翰林學士李絳認爲,三鎮不像西川、淮西二鎮那樣,“四面皆是國家兵鎮”,中氣不足的唐廷無法圍而殲之,所以一再反對用兵。

更爲重要的是,三鎮雖然平時勾心鬥角,互有覬覦之心,但深知脣亡齒寒的道理,因此一旦朝廷對三鎮用兵,便“三鎮連兵,若耳目手足之相救”,“蓋各爲子孫之謀,亦慮他日及此故也”。元和長慶年間,一鎮先歸附,另二鎮也歸附,一鎮復叛,另二鎮也立馬翻臉,就是這一情況的典型表現。

兵力

強大的軍事實力,是叫板中央的基礎。河北三鎮養蓄重兵,其總兵力至少在二十萬以上。要知道,玄宗天寶時,整個河北道的兵力加起來,纔將近十一萬而已。而且河北產馬,冷兵器時代,最精銳的軍隊便是騎兵。三鎮騎兵總數雖不清楚,但從一些記載來看,每鎮至少有數萬騎兵,這是一個很高的比例。再者,自古河北與北方善戰民族相鄰,在長期的對峙、碰撞中,形成了尚武任俠的傳統,所謂“燕、趙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使得這裏具備了極好的兵力資源。

反觀唐朝中央,雖然在安史之亂後,痛定思痛,組建了直屬於中央的神策軍,但兵源蕪雜。長安民衆規避賦役的一大手段,便是掛名神策軍,“三輔人假比于軍,一牒至十數”。這樣的軍隊,討伐一般叛亂倒也取得了一些勝利,比如元和元年(806)高崇文率神策軍討西川劉闢之役。然而一對上河北三鎮的強兵勁卒,卻完全是另外一副景象。

元和四年(809),憲宗以神策軍中尉吐突承璀率領神策軍,會同河中、河陽等道兵馬,大張旗鼓,遠征成德王承宗。可結果呢,根本沒佔到一點便宜。在相持數月之後,爲了體面地從成德戰場脫身,憲宗不得已,只得給王承宗加官進爵。這一仗,徹底暴露了神策軍是個銀樣蠟槍頭,因此在其後討淮西、淄青的戰役中,憲宗再不敢讓神策軍參與,而是用老辦法,即調動那些比較聽話的藩鎮兵馬,以藩伐藩。

這種借力打力的辦法,看似很美好,但被當槍使的藩鎮,一點也不糊塗。他們知道,幫朝廷消滅了驕藩叛鎮,下一個挨刀的便是自己,一個個“樂於自擅,欲倚賊自重”,所以出兵不出力,不肯力戰。且各鎮兵馬勾心鬥角,難以齊心協力。因此,對上擰成一股繩河北三鎮,很難有勝算。軍事實力不夠,正是唐中央的最大尷尬之處。

財政

唐中央的錢袋子,則是另一尷尬之處。建中元年(780)所推行的兩稅法,將各州所收賦稅分爲三份,一份本州自留,一份交給觀察使,一份上供中央。從實際來看,兩稅法之下,唐中央所得的賦稅,最多之時,也勉強只有總量的三分之一。

中央財政大爲縮水的同時,開支卻有增無減。戍守邊疆的軍隊雖然囤田自供,但遠不能自給自足,僅西邊和北邊的方鎮,“除所在營田稅畝自供之外,仰給於度支者尚八、九萬人”。神策軍打仗不行,待遇卻極爲優厚,且皇帝還常施予額外的賞賜,有的已成慣例,如新帝即位的賞賜。穆宗即位,便賞每個神策軍五十貫。如此一來,唐中央能夠支用的閒錢,實已無多,根本不能支持長時間的戰爭開支。而用兵河北三鎮,可能速戰速決麼?

與唐中央捉襟見肘的財政不同,河北三鎮所在的河北道,有黃河、漳河、滹沱河、易水等河流,貫通其境,不但利於農田灌溉和交通運輸,且所沖積出來的廣闊平原,土壤肥沃,宜於耕種,加之悠久的農耕歷史,使得這裏成爲唐代全國農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天寶八年,全國屯田所得的糧食爲91萬石,河北道就佔了40萬石。此外,河北地區鐵、銅等礦產資源甚爲豐富,所以手工業也相當發達。

雖然安史之亂使這裏遭到嚴重破壞,但經過人民的辛勤勞動,各鎮統治者也非莽漢,招撫流亡,墾荒種田,推行一系列利農措施,使得河北的經濟很快復甦。唐末朱溫囤兵魏州,不過半年時間,魏博便提供了“牛羊豕近七十萬,資糧稱是,所賂遺又近百萬”。所以杜牧說,河北各鎮“出則勝,處則饒,不窺天下之產,自可封殖”。

唐朝爲什麼放棄河北?揭祕唐朝放棄河北的深層原因 第2張

三鎮雄厚的財力,不但爲強大的軍事實力提供了保障,且能夠支持長時間的軍事行動。唐中央那個捉襟見肘的財政,卻不行了,戰爭時間稍長,便“府藏空竭”“國力不支”。所以在這一點上,唐中央也遠處於劣勢。

邊疆形勢

安史之亂後,河北諸鎮的形成,本就是由於安史之亂期間,邊防軍隊內調平叛,吐蕃趁機進犯,爲避免腹背受敵,只得與安史叛軍妥協,對歸降者既往不咎,且令安史降將分帥河北。其後,趁着吐蕃入寇、僕固懷恩反叛之機,諸降將“各招合遺孽,治兵繕邑”,恢復元氣,形成後來的藩鎮割據之患。

由於唐朝丟掉了河西隴右,首都長安已經暴露在吐蕃眼皮之下,使得朝廷在用兵河北之時,不得不顧及西北邊疆嚴峻的形勢。德宗爲了“內靖方鎮”,多次派出使臣,與吐蕃修好。但貞元二年(786),“吐蕃寇涇、隴、邠、寧”,與吐蕃的關係又緊張起來,雖在這年平了李希烈之亂,卻再不敢動河北三鎮。憲宗元和削藩,也是在與吐蕃關係暫時緩和的基礎上進行的。元和十三年(818)以後,吐蕃又頻繁入侵,穆宗初年三鎮復叛,朝廷無能爲力,實有此一重因素。

河北三鎮既在地勢、軍事力量、財政方面佔優,唐中央又受邊疆形勢掣肘,自然難以削平三鎮。黃巢之亂後,河東李克用、宣武朱溫二鎮,迅速崛起,行成實力更強大的軍事集團,又爭相拉攏河北三鎮,導致三鎮聯盟關係逐漸瓦解,三鎮割據性漸次弱化。最終,幽州被河東所滅,成德、魏博在當了數十年的牆頭草後,於後晉時被肢解爲若干小藩鎮,昔日的三大雄藩就此徹底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