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諸葛亮爲何堅持北伐?原因可歸納爲三點

諸葛亮爲何堅持北伐?原因可歸納爲三點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7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古代傑出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文學家,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當諸葛亮平定南中叛亂,收復南蠻各族,儲備足夠的兵甲物資後,便開始準備北伐中原。從公元228年到公元234年,蜀軍有五次北伐,可是沒有一次能成功,反而大耗人力物力。如果把這些資源投放到內政上,等到蜀國實力更強大一些再出擊,結果是否會更好?其實,諸葛亮一直堅持北伐,原因可歸納爲三點。

諸葛亮爲何堅持北伐?原因可歸納爲三點

1.減緩北方恢復速度

據《晉書》記載,公元263年,蜀國有108萬人,魏國有443萬人;公元280年,吳國有256萬人。當然,以上只是三國郡縣編戶的數據,還有很大一部分是世家門閥的佃戶、部曲等沒有統計,這些不是重點。只是爲了說明,北方人口多遠南方,而且這時在三國末期,經過北人南逃之後的數據。如果是在三國初期,北方人口更是遠大於南方,畢竟那時的政治和經濟中心一直在北方。

經過東漢末年的中原混戰,許多北人南逃,這讓益州、荊州、揚州紛紛得益。江東的張昭,就是從北方來的;劉璋是外來人,之所以能坐穩益州,靠的就是荊州流民組建的東州兵。諸葛亮是一個有遠見的政治家,他知道中原一旦恢復起來,吞併南方只是時間問題。就像打魔獸爭霸,蜀國有1個礦,吳國有2個礦,可是魏國有5個礦,魏國一旦暴兵,蜀國就完蛋了,所以用北伐減緩北方的經濟恢復速度,是很有必要的。

諸葛亮爲何堅持北伐?原因可歸納爲三點 第2張

2.消耗北方國力

在《三國志》上可以看到,蜀軍每一次北上,總能引起中原的動亂。諸葛亮僅僅憑着一州之地,帶着數萬人馬北伐,爲什麼就造成中原慌亂?其實,這與魏國的兵制有很大關係。東漢末年,各路諸侯逐鹿中原,經常發生士兵逃跑的現象,曹操想出了一個制度,當兵的人世世代代當兵,有仗打就出去,沒仗打就在家種田,這便是屯兵制。

老婆和孩子都留在屯所裏,一旦丈夫在戰場上戰死,老婆就會改嫁給其他士兵。這種屯兵制不僅讓曹操有了穩定的兵源,也讓魏國的人口逐漸穩定,可是有一個大缺陷,那就是出兵的成本非常高。比如漢中之戰,曹操就是從很遠的地方調到漢中,這自然引起士兵的不滿。雖然諸葛亮北伐的道路不好走,但是魏國調兵也要很大的成本,這無疑消耗了魏國國力。

3.壓制內部矛盾

蜀國內部原本有三大勢力,隨着劉備、關羽、張飛的去世,只剩下以諸葛亮爲首的荊州系,以李嚴爲首的益州系。劉備之所以征討東吳,爲關羽報仇是次要的,主要原因是平衡內部矛盾。在劉備的設想中,用荊州人來管理益州,用益州人來管理荊州,這個結果對兩個勢力都有利,可是東征失敗了,蜀國只剩下益州一塊地方。

諸葛亮爲何堅持北伐?原因可歸納爲三點 第3張

對於益州本地勢力來說,劉璋和劉備都是一樣,與其供奉一個土皇帝,還不如做魏國一個州來得划算。這也是鄧艾兵力成都時,劉禪在兵多糧足的情況下選擇投降的主因之一。諸葛亮的北伐,是用外部矛盾來轉移內部矛盾,達到壓制益州勢力的目的。與此同時,因爲蜀國人才匱乏,通過北伐可以鍛鍊和培養人才。

還有一點原因,只要諸葛亮在西邊戰線鬧的動靜越大,孫權在東邊動手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待吳國和魏國真正大戰時,蜀國纔有一線機會爭霸天下。所以,諸葛亮北伐是以穩妥爲主,這也是每次北伐規模並不大的根本原因。其實,這五次北伐,並沒有傷害國力,入股不算諸葛亮去世,最大的損失就是丟失街亭,其他三戰都是局部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