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如果劉禪按照蔣琬的計劃,蜀漢是否會有一條新的出路?

如果劉禪按照蔣琬的計劃,蜀漢是否會有一條新的出路?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蔣琬執政蜀漢後,把攻擊的目標指向了上庸,他真正的意圖是什麼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上庸曾經是一塊要地,魏蜀曾經對這塊地盤進行過激烈的爭奪。但是,當時間進入到諸葛亮時代後,這塊地盤成爲了雞肋,誰也不對它感興趣。可是在諸葛亮去世後,諸葛亮的繼承人蔣琬卻把目光投向了這塊地盤。他積極備戰,企圖奪取這塊地盤。只是因爲他的計劃遭到了蜀漢君臣的反對才未能實施。那麼,如果按照蔣琬的計劃,蜀漢是否會有一條新的出路嗎?

一、上庸歸屬的變遷。

上庸這塊地盤位於魏蜀吳三國的交界,但是三個國家對它都並不重視。這是因爲它的地理狀況十分特殊,讓三個國家難以取捨。本來上庸屬於曹魏,在劉備奪取漢中後,讓劉封、孟達奪取了過來。在關羽發動襄樊之戰的時候,上庸本可以起到策應關羽的作用,可是由於劉封、孟達不顧大局,不出兵支援關羽,使得上庸沒能發揮自己的作用。

在關羽覆滅後,孟達怕劉備追究責任,以劉封對自己欺凌的理由,叛逃到了曹魏一方。他勾引曹魏軍隊奪取了上庸,自己被曹丕任命爲上庸、房陵、西城三郡合併的新城郡的太守。從此,上庸就成爲了曹魏的地盤。

上庸這塊地盤自然地理環境十分特殊。這塊地盤羣山環抱,中間是一塊盆地。在上庸地區,有沔水從中間穿過。沔水發源於漢中,成爲上庸的主要交通通道。因此想要奪取上庸,從沔水上游順流而下容易,翻越崇山峻嶺奪取則很困難。因此,孟達在奪取上庸時說過,上庸是金城千里,劉封卻輕易丟失了它。

在孟達謀反的時候,他自己說的話打了自己的臉。他對司馬懿判斷失誤,認爲司馬懿會上奏皇帝以後,得到皇帝的批准纔會前來平叛。可是司馬懿卻根本沒有等到皇帝的指示,就率領部下晝夜兼程的攻打上庸。還在按部就班進行反叛工作的孟達,被司馬懿打了個措手不及。只用了短短的十幾天功夫,司馬懿就佔領了上庸,斬殺了孟達。

如果劉禪按照蔣琬的計劃,蜀漢是否會有一條新的出路?

由於上庸的地理環境,曹魏以此去攻打蜀漢十分困難。在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後,曹魏發動了對蜀漢的報復性攻擊。司馬懿率領的魏軍從上庸出發攻打漢中。可是由於道路艱險,還遭到長時間的大雨,司馬懿只得撤回原地,無功而返。

上庸雖然與東吳也相鄰,但是他們中間沒有方便的道路相連。東吳奪取荊州之後,與曹魏在襄樊一線對峙。如果東吳出動軍隊攻打上庸,將會遭到上庸和襄樊魏軍的前後夾擊。即便是東吳拿下了上庸,也難以保證能夠長期佔有它。所以東吳對上庸也不感興趣。

就這樣,上庸成爲了三個國家都不重視的地區。在諸葛亮的時代,除了司馬懿的那一次失敗的遠征,上庸地區再也沒有過軍事行動。那麼,爲什麼到了蔣琬執政的時候,他卻突然對這塊地區感興趣了呢?

二、蔣琬企圖攻打上庸的經過。

在諸葛亮時期,他將北伐的主要方向指向了雍涼。諸葛亮發動的五次北伐,足跡遍佈關中、隴西各地,卻沒有一次把矛頭指向過上庸。這是因爲諸葛亮志在擊破曹魏的關隴軍團,然後席捲關西,再出師攻打曹魏在關東的地區。可惜的是,諸葛亮遇到了他人生最大的對手司馬懿,幾經奮戰也沒能打破他的防禦。最終諸葛亮壯志未酬,病死在五丈原的軍中。

諸葛亮在去世前,將自己的繼承人指定爲蔣琬。蔣琬這個人做事沉穩,待人寬厚,不爲外物所動。在諸葛亮去世後,他迅速穩定了朝政,使得諸葛亮的休養生息的國策得以實行。在蔣琬的努力下,蜀漢獲得了難得的喘息之機,國力有所恢復。

但是,蜀漢的政局穩定是建立在北伐的基礎上的。正是有了“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的政治口號,才能團結蜀漢絕大多數人員共同奮鬥。蔣琬既然做了蜀漢的執政者,當然也要接過諸葛亮的這面旗幟,對曹魏發動攻伐。

如果劉禪按照蔣琬的計劃,蜀漢是否會有一條新的出路? 第2張

但是蔣琬把準備發動攻勢的目標對準了上庸地區。蔣琬計劃從漢中出發,乘水東下,依託沔水和漢水的交通,去襲取曹魏的魏興、上庸地區。爲此蔣琬多造舟船,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可是由於蔣琬身體舊病復發,這個計劃未能立刻實行。

對於蔣琬的這個計劃,蜀漢上下大多數人都不贊同。劉禪還爲此派了費禕和姜維前來勸阻蔣琬。在和費禕、姜維商討後,蔣琬被迫按照劉禪的旨意,上疏將北伐的目標改回涼州方向,放棄了攻打上庸的計劃。不久蔣琬也病重而死,他攻打上庸的計劃也徹底埋葬在歷史的煙塵之中。

三、蔣琬攻打上庸的真實意圖。

蔣琬解釋他決定攻打上庸的動機,是認爲諸葛亮過去發動北伐的方向是秦川,可是秦川和漢中之間有秦嶺阻隔。這造成蜀軍後勤運輸困難,使得諸葛亮壯志未酬,最終也沒有能夠北伐成功。蔣琬認爲與其將人力物力消耗在秦嶺山脈,還不如利用水運的便捷,去攻打上庸。

由於漢中位於沔水的上游,從漢中順流而下攻打上庸將會事半功倍。上庸地區四面環山,陸路交通十分不便。如果和蜀軍進行水戰,由於逆流而上,作戰十分困難。而且蔣琬對攻打上庸採取的戰術是奇襲,由於曹魏根本想不到蜀漢會攻擊上庸,所以蔣琬拿下上庸是有充分把握的。

可是這個十拿九穩的作戰方案,爲何遭到了蜀漢上下的反對呢?蜀漢大部分人員認爲攻打上庸雖然是順流而下,容易成功。但是一旦作戰失利,由於是依靠沔水作戰,易進難退,大軍很難退回。如果那樣,蜀軍可能遭受沉重的損失。

我們看蜀漢上下的反對意見,就會感到這種理由十分似是而非。蔣琬的作戰方案是完全可以成功的,可是那些反對者卻先假設方案可能失敗,然後再以難以撤退來非議這個方案。這完全是雞蛋裏挑骨頭,誰又能夠保證自己能夠百戰百勝?而且如果打了敗仗,就算是北出秦川也照樣難以退回。

如果劉禪按照蔣琬的計劃,蜀漢是否會有一條新的出路? 第3張

這在表面上看是雙方的戰術上的分歧,實際上在這背後隱藏的是戰略上的矛盾。在表面上看,是蔣琬的攻打上庸與劉禪等人的北出涼州的分歧,在實際上來看,則是蔣琬的軍事變革戰略與劉禪等人的因循守舊戰略的衝突。劉禪、費禕和姜維等人對於北伐的戰略,還是停留在諸葛亮昔日的戰略上。因爲那種戰略十分簡單,也易於操作。

在北出秦川的戰役中,蜀漢只需要面對一個敵人曹魏,不需要再顧慮東吳的態度。這樣就簡化了戰役的流程,可是也降低了勝利的概率。這是因爲秦川戰場與東吳前線相隔千里,雙方的配合聊勝於無。諸葛亮在世的時候,還可以利用自己的影響,和東吳一同發動攻勢。可即便是在第五次北伐中,諸葛亮依然被東吳擺了一道。東吳率先撤退,讓諸葛亮孤軍奮戰,完全失去了勝利的希望。

蔣琬對此看得十分清楚。在他向劉禪的上疏裏就明確寫出了這個問題,那就是北伐必須東西合力,才能取得成功。但是由於東吳和蜀漢配合不力,雙方無法達成緊密的協同,使得北伐事業多次遭受挫折。因此,爲了解決這個問題,蔣琬纔想出了奪取上庸的方案。

如果蜀漢佔領了上庸,就會在曹魏的荊州防線的側翼埋下了一顆釘子。無論將來蜀漢還是東吳對襄樊發動攻勢,雙方都可以直接配合作戰。這樣蜀吳聯合共抗曹魏的設想就會實現,雙方共同奪取宛洛的形勢也會出現。那樣,蜀漢將會擺脫孤軍奮戰的局面,三國的形勢將會發生巨大的改變。

可是蔣琬的戰略不能被劉禪君臣所理解。劉禪君臣的腦子裏只有諸葛亮留下的方略,可是他們卻沒有諸葛亮的能力,能夠調動東吳協同作戰。在日後的歲月裏,我們根本看不到蜀漢與東吳的配合,雙方各自爲戰,被曹魏各個擊破。

結語:

蔣琬在執政後,否定了諸葛亮北出秦川的戰略,提出了自己奪取上庸的方案。這個方案設計合理,完全有成功的希望。可是這個方案被蜀漢大部分人給否決,蔣琬也不得不回到北取涼州的道路上來。

蔣琬奪取上庸,實際上是把蜀軍主力向東吳靠攏,爲在荊州打開局面做準備。無論蜀吳雙方的任何一方向襄樊發動攻勢,另一方都不得不投入戰鬥。這樣,就可以實現蜀吳共抗曹魏的戰略,三國的形勢也會發生根本改變。可惜蜀漢君臣不能理解蔣琬的真實意圖,他們用保守的北出秦川的戰略,替代了積極進取地奪取上庸的戰略。最終,蜀漢與東吳各自爲戰,雙雙走向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