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聯吳抗曹是諸葛亮一貫的戰略,東吳爲何要屢屢破壞盟約?

聯吳抗曹是諸葛亮一貫的戰略,東吳爲何要屢屢破壞盟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4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聯吳抗曹是諸葛亮的方針,對雙方有利無害,爲何東吳要屢次敗盟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聯吳抗曹是諸葛亮一貫的戰略,從他和劉備初次見面,就明確的闡述了這個觀點。在諸葛亮的一生中,他一直貫徹着這個政策。但是,東吳似乎並不領諸葛亮的情,而是屢屢破壞盟約,甚至發生了湘水之爭和荊州之戰。這一切又是怎麼回事呢?

聯吳抗曹是諸葛亮一貫的戰略,東吳爲何要屢屢破壞盟約?

一、諸葛亮的聯吳抗曹戰略。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對天下勢力進行分析時,就指出了曹操是劉備的敵人,而東吳則是劉備團結的對象。他指出東吳國險而民附,賢能爲之用,可以爲援而不可圖。從諸葛亮的闡述我們可以看到,諸葛亮不是沒有對東吳有吞併之心,只是因爲東吳實力雄厚,劉備實在沒有吞併它的實力纔將它作爲結盟的對象。

這是因爲從當時的實際情況來看,曹操佔有北方的大部分國土,東吳偏處江東一隅,劉備則寄居在荊州,實力相差太大。東吳和劉備想要各自獨立抵抗曹操,只能落得個被曹操各個擊破,自取滅亡的下場。因此,劉備和東吳聯合共抗曹操是大勢所趨,這是雙方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必然選擇。

諸葛亮是十分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的,也是身體力行地踐行了這一點的。在長阪坡之戰後,他親自前往東吳,和孫權締結了孫劉聯盟,共同出兵打了赤壁之戰,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隨後,他和劉備又利用與東吳的同盟關係,先是佔領了荊州的江南四郡,後是向東吳借來了南郡。

這樣一來,在赤壁之戰後孫劉兩家的戰利品中,荊州所佔的六個郡被劉備佔據了五個。可以說,劉備和諸葛亮利用孫劉聯盟佔有了巨大的利益。在隨後的日子裏,劉備出兵益州,連續奪取了益州和上庸,使得他的事業達到了巔峯。

就算是在夷陵之戰時,劉備決意出兵東吳,爲關羽報仇,當時的諸葛亮依然反對與東吳交戰。由於他的哥哥諸葛瑾在東吳,諸葛亮無法公開表達自己的意見。但是從他曖昧的態度,以及與他關係密切的趙雲、黃權、秦宓的進諫,可以看出諸葛亮是反對出兵東吳的。

在劉備去世後,諸葛亮接受託孤的重任。在諸葛亮接管蜀漢政權後,就致力於同東吳修復外交關係。在他的努力下,蜀漢和東吳的關係逐漸緩和,並走向同盟。在孫權稱帝時,諸葛亮的手下不願意承認孫權的帝號。

聯吳抗曹是諸葛亮一貫的戰略,東吳爲何要屢屢破壞盟約? 第2張

諸葛亮對他們解釋,東吳和蜀漢的結盟,對蜀漢意義重大。這樣蜀漢和東吳就可以共同對抗曹魏,實現匡扶漢室的理想。即便是東吳不和蜀漢聯合作戰,雙方的和平狀態,也可以讓蜀漢集中力量對付曹魏。因此諸葛亮力排衆議,派使者去祝賀孫權登基。被諸葛亮感動的孫權也回報蜀漢,與蜀漢進行配合,一起向曹魏發動了攻勢

我們從諸葛亮的一生來看,他始終是堅持孫劉聯盟戰略的。在他的堅持下,蜀漢與東吳在大多數時間裏,都保持着友好的同盟狀態,爲諸葛亮北伐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不過,東吳在與蜀漢同盟的同時,又多次背盟,這究竟是爲何呢?

二、東吳破壞盟約的原因。

這是因爲國家的利益並不是以個人的意志爲轉移的。從東吳自身的戰略來看,與蜀漢同盟和與蜀漢敗盟,都是出於它自身的利益需要的。與蜀漢同盟,是出於對曹魏爭鋒的需要。與蜀漢敗盟,是出於自己安全和發展的需要。

東吳與蜀漢同盟的時候,前期是因爲曹魏過於強大。在赤壁之戰的時候,如果東吳不與劉備同盟,僅憑自己的實力是根本無法對抗曹操的。在赤壁之戰後,東吳將南郡借給劉備,目的就是讓劉備承擔上游的防務,使得自己能夠集中兵力,在淮南發動攻勢。

在諸葛亮秉政之後,東吳與蜀漢結盟的主要目的還是對抗曹魏。由於東吳的長江防線過長,與曹魏的主力直接接觸。在曹魏的沉重壓力下,東吳不可能再同時與蜀漢爲敵。在這種情況下,東吳唯一的出路只有與蜀漢緩和關係,締結盟約,共同對抗曹魏。這樣做不僅僅是爲了減輕自己的壓力,同時也是爲了免受滅頂之災。

至於說東吳敗盟的事件,也是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在赤壁之戰後,東吳不顧一切的爭奪長江上游的南郡。爲了奪取軍事重鎮江陵,周瑜和敵軍進行了長達一年的爭奪。這是因爲只有佔據了整條長江防線,東吳纔算擁有一個穩固的戰略態勢,能夠保證自己的戰略安全。

聯吳抗曹是諸葛亮一貫的戰略,東吳爲何要屢屢破壞盟約? 第3張

在孫權借給劉備南郡的時候,就存着將來要回整個荊州的念頭。在劉備奪取益州後,孫權就迫不及待地向劉備提出了索還荊州的要求。在遭到劉備的拒絕後,孫權就不惜敗盟出兵奪取了零陵、桂陽、長沙三郡。雙方雖然經過議和,以湘水爲界重新劃分了領土,可是上游的荊州沒有得到,還是讓孫權寢食難安。

在此後,孫權和呂蒙進行商議,決定下一步的發展方向。在出兵淮南和出兵荊州的問題上,孫權最後和呂蒙達成一致,那就是武力奪回荊州。於是他們趁關羽發動襄樊之戰的機會,白衣渡江偷襲荊州。最終,孫權襲殺關羽,奪回荊州,達成了他全據長江的戰略目標。

從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東吳與蜀漢是否保持盟好狀態,完全取決於它自身的需求。在這一點上,東吳和諸葛亮的觀點是有差異的。在利益面前,東吳可以毫不猶豫地破壞盟約,完全不顧長遠的目標。正是這種在戰略上的短視,使得東吳和蜀漢之間發生了多次不該發生的衝突。在這些衝突中,雙方打得兩敗俱傷,使得曹魏漁翁得利。最終東吳和蜀漢雙雙退出了爭奪天下的行列。

結語:

諸葛亮堅持聯吳抗曹的戰略方針,是當時唯一正確的選擇。因爲曹魏的實力遠強過蜀漢和東吳,只有蜀漢和東吳聯合起來一起對抗曹魏,才能夠保證雙方的安全和發展。在諸葛亮的一生中,他的聯吳抗曹的戰略,讓蜀漢政權得益頗多。

但是東吳的君臣中除了魯肅,其他人都沒有諸葛亮的戰略眼光。他們只注重自身的利益,根本沒有長遠的打算。在對抗曹魏的時候,他們可以聯盟蜀漢。可是爲了實現他們全據長江的戰略時,他們則可以立刻撕毀盟約。正是這種戰略上的短視,使得蜀、吳兩國深受其害,最終丟失了奪取天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