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義和團中的女人戰陣:威力最大竟會是寡婦兵

義和團中的女人戰陣:威力最大竟會是寡婦兵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從來男人就離不開女人,連捉對廝殺的赳赳武夫也不例外。掄起膀子耍大刀的義和團拳民,無論是在傳說的“神話”還是在現實的操作中,都跟女人有某些扯不清的干係。

從某種意義上講,義和團其實挺忌諱跟女人有什麼瓜葛的。按說他們都是零件齊全而且年輕力壯血氣方剛的男人,理應於男女之事有所想法,但是他們什麼都沒幹過;在村裏的時候,於莊稼妞秋毫無犯,進了城也依然保持“革命本色”,就連對他們爲之深惡痛絕的洋人和教民,也沒有過這方面的“戰績”。義和團是用法術包裝起來的農民武裝,按他們自己的說法,如果沾了女人,不惟法術失靈,還會遭到天譴因而大禍臨頭。因此雖然沒有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他們也能規規矩矩的。不過,糟就糟在雖然義和團一女不染,但他們的死對頭洋人和洋教卻邪門得厲害,專門喜歡用另一種法術來破義和團的功夫,這種邪門的法術又往往與不穿衣服的女人和女人的生殖器有關,於是義和團的隊伍裏就有了“紅燈照”、“黑燈照”以及“沙鍋照”。紅燈照是由年輕的女孩子組成的,黑燈照據說是由結過婚的婦女組成的,而沙鍋照最神了,由寡婦們組成,據說威力最大,什麼邪的都不怕。

義和團中的女人戰陣:威力最大竟會是寡婦兵

從現有的資料來看,似乎還沒有發現紅燈照們直接參加戰鬥的事情,在這方面,她們顯然沒有據說是以她們爲榜樣的女紅衛兵們神勇。也沒聽說過義和團讓自己這邊的女人在陣前脫下褲子,讓敵人的大炮啞火(這是見於魯迅的保姆阿長所述的太平天國事蹟)。見於記載的跟戰爭有關的,只是說紅燈照有一種特殊的本領,可以扇着扇子飛起來,一直飛到外國去到敵人後方搗亂,比如在人家的首都放火什麼的。在更多的情況下,似乎只要紅燈照黑燈照們存在就可以了,與義和團有關的女人們只要坐在家裏,不梳頭不洗臉連裹腳布也不洗就可以讓洋鬼子的腦袋落地。義和團中最了不起的女人要算是“黃蓮聖母”(類似的聖母還有一些),現在許多作家甚至學者都將她看成紅燈照的首領,其實簇擁此“母”的,基本上都是大男人,她不是任何組織的頭,只能算是義和團裏活的神仙--男人女人共同的神仙。時人經常看見一千轎伕用八擡大轎擡着她招搖過市,幾隊手持洋槍的拳民排開儀仗--威風得緊,在當時連頭品頂戴的直隸總督裕祿見她都得誠惶誠恐地下跪。

義和團中的女人戰陣:威力最大竟會是寡婦兵 第2張

據說她有本事身體不動而元神出竅就將洋人大炮上的螺絲擰下來,好讓這些大炮全成廢物,爲此她經常會向人們展示一小包不知道從哪裏弄來的螺絲釘。威風而且本領高強的黃蓮聖母出身卻有些曖昧,據現有的史料,此人原名林黑兒,一向在天津衛操着神女生涯,而且不屬於地位高的那種,只能在船上混混。

當然,造反不在乎出身低,在這種農民起來鬧事的時候,越 是卑賤者也許越是有出人頭地的可能。然而,義和團的拳民們將 林黑兒捧上了天,並不是因爲她的“苦大仇深”,而恰恰由於她的女性身份和低賤污穢的地位。世界上大多數民族在它的原始時 代大概都有過女性和女性生殖崇拜的現象,人們對於女性的生殖力量感到不解和迷惑,於是一種夾雜着恐懼的崇拜心理很容易生成。中國人當然也不例外,即使在進入長期的文明時期以後,依然存有這種心理的殘留,一遇到危機就會以各種形式顯露出來。想象洋人使用女性法術和自己拉起紅燈照隊伍,進而供起若干聖母,實際上是一種以神祕對神祕,“以毒攻毒”的戰略,既然義和團認爲洋人在每門大炮上配了一位裸體女人,那麼他們自己拉出個做過皮肉生意的林黑兒來抵敵,自然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在義和團運動中閃亮登場的女人們,雖然風光了一陣,但並沒有真的就此提升了自己的地位。那些將農民戰爭與婦女解放相聯繫的人們,如果想到了這一層,臉會不會發熱?

義和團中的女人戰陣:威力最大竟會是寡婦兵 第3張

義和團生財之道:靠搶劫發財 殺洋人能領賞錢

這個世界上的問題,不敢說全部,至少絕大多數的問題,從本質上而言,不外是經濟問題,或隱,或現。義和團打着“扶清滅洋”的旗號,當中也許含有仇恨西洋人的情感,但是,從史料上來看,從義和團在這場運動中的種種實際作爲來看,不難看出:義和團造反的許多參與者,在內心深處,有着他們強烈的“經濟訴求”。

舉個例子。我們首先來看看1899年義和團早期和洋教士打架,擺出的談和條件是什麼:

1899年冬,義和團圍攻河北省景縣宋門鎮洋教堂。清朝的地方官害怕在自己的轄區惹出事來、影響自己的烏紗帽,急急忙忙派人過來勸說解圍。當時的洋神父,中文名字叫做“任德芬”(Léon-Ignace Mangin)。義和團對任德芬,提出了和洋教堂和解的三個條件如下:

第一個條件:洋教士要宴請義和團;

第二個條件:洋教士要請義和團看戲;

第三個條件:洋教士要到義和團的神壇來叩頭。

可見,義和團的第一、第二個訴求,都是經濟訴求:要吃飯,要看戲。吃喝玩樂。這是農村屌絲青年最常見的經濟訴求。

我們再來看看,義和團兩位知名首領的出身。

首領一:曹福田。清兵出身。退伍之後,找不到工作,待業青年。

首領二:張德成。船伕出身。外國人的客運輪船把他的生意搶走了,他因而失業。這很可能是張德成仇恨洋人的主要原因。

可見,義和團的兩位知名領袖,都是“失業青年”的背景。我們再來看看,其中的張德成,最終是怎麼死的,這也許很能說明問題。

天津城被八國聯軍攻破之後,張德成逃到“王家口”這個地方,並對當地一個姓王的鹽商進行勒索。那姓王的鹽商不甘心被勒索,糾集了村民,大家一起動手,抓捕了張德成,並將張德成殺死了。

義和團的這位重量級首領,不是死於洋人之手,而是死於中國的一位富人之手,而導致殺身之禍的,正是張德成的勒索行爲。

下面,我再舉一個例子,看看義和團抓到了基督教的女信徒,是用來幹什麼的。

義和團中的女人戰陣:威力最大竟會是寡婦兵 第4張

1900年農曆五月初五日,河北省霸州縣,在義和團的攻擊之下,“聖若瑟會”的洋修女,帶着二十二名女孤兒,逃亡到固安縣地界,被義和團發現、並抓住了。義和團在各個農村貼上廣告,稱:“我們抓到二十二名黃花閨女,哪家兒子缺媳婦的,過來賞個香油錢,就可以領一個回家去!”

答案很清楚:義和團抓到修女之後,是將她們用來出售、牟利。

也許有人會說:義和團抓到洋人,很多情況下是直接殺死,而不是搶劫錢財。但是事實上,義和團殺洋人,清政府是有獎勵的。。清政府向十一國宣戰之後,北京的街頭貼出了懸賞殺洋人的官方告示:

“殺一洋鬼,賞銀50兩。殺一洋婦,賞銀40兩。殺一洋童,賞銀30兩。”

這下,各位知道義和團爲什麼殺洋人下手狠了吧。有獎金的。

值得一提的是,堂而皇之記錄了義和團搶劫財物的種種劣行的,並不是外國人的文字,而是清政府的官方文字。其中,在“庚子國變”中對慈禧太后“護駕”有功的懷來縣縣令吳永,在其所著的《庚子西狩叢談》裏,白紙黑字地對義和團的出身和性質,下了這樣的定義:“拳匪多屬市井無賴,及被脅誘之鄉里農民”。

而史料《西巡迴鑾始末》,則以多處筆墨,記載了義和團搶劫財物的事實,筆者摘錄兩則如下:

《西巡迴鑾始末:遼陽拳匪滋事記》記載:“初五日,副都統晉昌親率兵拳攻打瀋陽各教堂,殺害西士數人,教民數百,搶劫洋貨店十餘家,揮刀切齒,舉國若狂”。

這裏的文字記錄得很明白:清軍將領晉昌所率領的這批義和團和清兵,在殺死西洋傳教士之後,接下來所做的事情,就是搶劫“洋貨店”,而當時的“洋貨店”是誰開的?是中國人開的。

以下是第二則:《西巡迴鑾始末:東撫袁慰帥剿匪記》記載:

“有拳匪頭目王玉振者,因與清和某村有仇,特藉此糾集其黨和尚徐福,及朱西公,朱士和,陳光訓,邢殿五等各率黨數百人,於庚子二月初九日竄入茌平,博平,司家營一帶,擾犯清平縣境之許莊,擄人勒贖。清平令梅汝鼎率勇役等追捕,而匪已竄入高唐之袁王莊。十一日旁晚,又竄入夏津之師提莊,肆行搶掠”。

這一則史料,也很清楚地記載了:義和團在山東省清平縣,依靠的是搶劫和勒索起家,搶了“許莊”,又搶“師提莊”。總之,四處劫掠。

義和團事發在北京當年,國子監的官員羅惇曧,在其所著的《庚子國變記》裏面,也寫下了這樣的憶述:

“董軍、武衛軍與拳匪混合,恣意劫掠。貝子溥倫,大學士孫家鼐、徐桐,尚書陳學荼,閣學貽谷,副都御史曾廣鑾,太常陳邦瑞,皆被掠,僅以身免。徐桐、貽谷,皆附和拳匪,亦不免也。溥倫翟基告榮祿,榮祿不能制。民居市廛,數裏焚掠一空”。

義和團中的女人戰陣:威力最大竟會是寡婦兵 第5張

可見,身爲中央官員的羅惇曧,也毫不含糊地寫下了義和團和清兵狼狽爲奸,打着“扶清滅洋”的旗號、實際上乾的卻是搶劫清政府高官的事情,在羅惇曧的筆下,有以下的清廷高官,都遭到了義和團的抄家和洗劫:

1、貝子溥倫;

2、大學士孫家鼐;

3、大學士徐桐;

4、尚書陳學荼;

5、閣學貽谷;

6、副都御史曾廣鑾;

7、太常陳邦瑞。

這還不算,義和團還將延綿幾裏地的北京民居,洗劫一空,而且還放火燒屋,夷爲平地。

其中,甘軍(清軍的一支部隊)士兵夥同義和團,闖進大學士、禮部尚書孫家鼐的家中,實施搶劫,將孫家鼐的兒子,除了一件短袖衣服之外,全部剝光。兵匪們還用步槍,頂着孫家鼐的腰部,逼迫他交出金銀首飾。孫家鼐爲了活命,只好把家中的珠寶首飾,全都交了出來。

當年在刑部,還有一位官員名叫“李希聖”的,也寫了一篇同名的資料《庚子國變記》,在這冊資料中,李希聖還記錄了清廷高官那桐、許景澄也遭到義和團搶劫的事實:

“是曰,遣那桐、許景澄往楊村,說敵兵,令無入。遇拳匪劫之,景澄幾死”。

這一類的歷史資料,實在是列舉不盡。總之,史料已經很清楚地記錄着:打着“扶清滅洋”旗號的義和團,不但搶劫洋人,而且還搶劫大清國的老百姓,而更荒唐的是:義和團連清政府的高官,也是照搶不誤。

這些,都是在“扶清”的旗號下所做的事情。

親歷了義和團運動的日本人植鬆良三,也寫下了同樣的記載:當年,義和團的團員,大多來自於農村,見識不廣,他們之中許多人,沒有見過“金”和“銅”。在當時的天津城裏面,有一家和英國太古公司有生意來往的商店,名叫“聯茂號”。義和團以“勾結洋人”爲罪名,將“聯茂號”洗劫一空。當時,“聯茂號”的牆上鑲嵌着許多銅牌,銅光閃閃,義和團沒有見過銅,以爲那是金子,於是,他們將這些銅牌全部掀了下來、據爲己有。

義和團中的女人戰陣:威力最大竟會是寡婦兵 第6張

打着愛國的旗號鬧事,火中取栗,搶劫發財,這種事情被民間一些流氓地痞看在眼裏,他們也眼紅了,覺得當義和團有利可圖,於是,京津一帶,象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了許多假冒的義和團,並且引來了義和團首領之一的張德成的查處。

根據史料《天津一月記》的記載,義和團首領之一的張德成,曾經說過這樣的話:“天津假團太多,我特來查拿。”

例如,在當時的河北易州,有一個名叫“張玉山”的人,假冒義和團、敲詐紫荊關的富戶張芝華。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平民百姓,化裝成義和團、“公”報私仇、趁亂殺死自己的仇人。

甚至,清軍士兵也有穿上義和團的衣服、假冒義和團、參與搶劫老百姓的財產。

爲什麼造反?答案往往不在於口號,而在於實際上幹了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