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弘治中興的影響:大大的促進民族外交和文化底蘊

弘治中興的影響:大大的促進民族外交和文化底蘊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孝宗實行積極的民族政策。在弘治年間,他對回族聚居區進行開明的扶持政策,興建了不少的寺廟,將其命名爲“清真寺”,以供回族人士進行宗教活動。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對北京廣安門內牛街清真寺禮拜堂的重新裝修,使其成爲北京地區回族人士進行宗教活動的重要場所。

“清真”一詞在明孝宗的推動下,很快影響全國,對回族文化的形成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甫一開始時,“清真”一詞的內涵時常被人混淆,如弘治二年(1489)重修的河南開封猶太教堂也被命名爲“清真寺”,但這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弘治中興”對回族文化的形成意義。 明孝宗時期還加強了對西藏的管理。

明孝宗奉行和平的外交政策,採取積極防禦抗戰的戰略。特別是韃靼小王子,時戰時和,不時侵擾明境。明孝宗統治期間,對韃靼小王子、火篩等的多次入侵只是採取抗戰驅趕之策,沒有勞師遠征,沒有深入沙漠主動出攻擊小王子、火篩老巢,更沒有主動對鄰國發動大規模征戰。但其他鄰邦或屬國如安南、暹羅、琉球、占城、撒馬兒罕、火剌札、爪哇、日本等,則不定期來明朝入貢。

明孝宗個人生活節儉,忙於政事,似乎在器用方面並無特殊嗜好,也沒有什麼閒情逸致去欣賞陶瓷,更無暇顧及孰好孰壞。 據史籍記載,景德鎮御窯廠曾數度停止燒製或減產瓷器,因此,這個時間雖不算短暫的王朝,官窯傳世品的品種和數量卻都很少。弘治青花延續成化的工藝和風貌,因此有“成弘不分”之說。近來,海內外考古成果和傳世品陸續有新發現,特別是民窯青花瓷,品種多樣,裝飾新穎,反映出在此時官窯處於低谷時期,民窯卻十分興盛,對此古陶瓷界和收藏界逐漸都有了新的認識。

弘治中興的影響:大大的促進民族外交和文化底蘊

有跡象表明,明孝宗喜愛素色,反映於瓷器上是傳世實物絕大多數色澤素淨,宮中的器用主要以皇帝的活動爲軸心,任何事物必須以皇帝的需要爲第一需要;因皇帝嗜素,嗜素之結果導致對素淨器皿的廣泛使用的需求,這是弘治朝瓷器色澤普遍較素的重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