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揭祕抗戰期間戶口本 人口普查是爲了“抽壯丁”

揭祕抗戰期間戶口本 人口普查是爲了“抽壯丁”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戶口本是用來記錄家庭成員組成情況的,如今家家都有,並不稀奇,但你見過抗戰期間居民戶口本嗎?在高淳區椏溪鎮椏溪村有位姓史的大爺家就有。

戶口本保存完整

昨天下午,史大爺向金陵晚報記者展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戶口本,這是一張已經發黃的紙片,雖然破舊,但上面字跡清楚工整,保存還算完整。從左到右依次寫着:高淳縣第五區六合鄉鎮,第四保第十甲第二戶,戶長史廷達,男四女一和口的字樣,並且口還用增減來配寫。

史大爺告訴金陵晚報記者,自己今年已經70多歲了,戶口本上的這位史廷達戶長正是自己的父親,男四分別指的是父親、叔叔和兩位哥哥,女一則指的是母親。因爲他當時還沒有出生,所以戶口本上並沒有他。他介紹,這張戶口本是一九四四年之前家裏人口的情況,是抗日戰爭年代當地政府頒發的,反映了當時家庭人口的情況。

揭祕抗戰期間戶口本 人口普查是爲了“抽壯丁”

目的是爲了抽壯丁

一般戶口本上都會詳細地記錄戶籍內每位成員的姓名、年紀、教育程度等相關內容,但史大爺的這張戶口本卻只是簡單地記錄了家庭男女人口情況。

史大爺告訴金陵晚報記者,這張戶口本是上世紀30年代當地政府在一次人口普查之後頒發的,具體的年份他不是很清楚,只知道這次人口普查的目的是爲了“抽壯丁”,自己的哥哥就被“抽走了”。

金陵晚報記者查閱相關資料得知,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之後,爲了補充兵源,國民政府在上世紀30年代初建立了“保甲”,成爲戶籍調查和人口登記的主要承擔者,也是壯丁抽調的主要徵集者。壯丁指的是年齡在18-45歲之間的男性,當時的《徵兵法》規定:“除家無壯丁者不計外,有二丁者選一人,三丁者亦選一人,四丁者選二人,五丁以上按比例抽選之。”

哥哥從軍是位烈士

當地村長史建清告訴金陵晚報記者,史大爺的哥哥當時作爲家裏的“壯丁”,應徵入伍,參加了抗日戰爭,在與敵人的一次交鋒中壯烈犧牲。新中國成立以後,史大爺的哥哥被認定爲烈士,由當地政府出資,專門在村子邊上爲他修了一座烈士紀念碑。

史大爺說,這張戶口本是父親臨終前親手交給自己的,他覺得它不但反映了當時的家庭人口情況,更有意義的是見證了當年那段特殊的歷史時期,以及當時地區佈局情況,所以自己一定會把它保存下來,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