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炎帝陵到底在哪兒?爲什麼會出現兩個炎帝陵?

炎帝陵到底在哪兒?爲什麼會出現兩個炎帝陵?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6.0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炎帝陵到底在哪兒?爲什麼會出現兩個炎帝陵?

寶雞的炎帝陵在天台山,至今尚有神農遺蹟和傳說。天台山上,原有停放炎帝遺體的骨臺寢殿.寢殿已湮沒,柱礎石、牆垣基礎依然可見,漢白玉的“骨牀”仍然嵌在寢堂殿址中央。按當地的傳說,神農曾上天台山,嘗百草辨藥性,不幸誤食了斷腸草,因爲沒有及時找到解藥,肝腸斷裂而死,就地安葬於蓮花臺。據史料記載,寶雞民衆祭祀炎帝活動,始於春秋,盛於漢唐。每年七月初七日,都要舉行祭祀活動。20世紀90年代初,鑑於涉及到炎帝的古建築大多毀損,寶雞興建了兩處炎帝紀念地,即炎帝祠和炎帝陵。

另一個炎帝陵在湖南。西晉皇甫謐《帝王世紀》等史書記載,炎帝爲民治病,採藥來到湖南,日遇七十毒而不輟,最終因誤嘗斷腸草而“崩葬於長沙茶鄉之尾”,一些人認爲就是今炎陵縣鹿原鎮鹿原陂。自漢代開始,人們就在這裏奉祀炎帝,建造了炎帝廟,唐代繼爲奉祀。967年,宋王朝下旨,在鹿原陂尋得陵墓,建宗廟祭祀炎帝。宋朝的炎帝陵殿仿皇宮式樣建造,午門、丹墀、龍陛,一應俱全。此後,歷代帝王都視此爲聖地,並不斷派官員前往朝拜,舉行大典進行祭祀。人民羣衆則在此燒香、宰牲祭祀,終年絡繹不絕。一千多年來,炎帝陵殿曾多次被焚燬,又經多次修復。建國以後,炎帝陵即被湖南省列爲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後被列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國家決定重新修建炎帝陵,1988年工程完工。重新修復的炎帝陵較前稍有擴大,陵區面積達1000平方米,陵殿建築羣紅牆黃瓦,金碧輝煌.氣勢雄偉壯觀。主殿共分四進:一爲午門。午門左右分列戟門和掖門。二進爲行禮亭,是奉祀時宰牲敬香燭拜祭處。三進爲正殿,大型祭祀典禮場所,殿內正中置炎帝金身坐像。四進是墓碑亭和墓冢。

有學者指出,《國語》上說,黃帝和炎帝是兄弟,司馬遷在寫《史記》時就已經否定。炎帝和黃帝根本不是什麼同父母兄弟,他們是兩個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首領。一般人認爲,炎帝生長在姜水,黃帝生長在姬水,兩人都生活在渭河流域,這其實是不可能的。炎帝族和黃帝族在生活習性和生產形態上是兩個互相排斥的民族,不可能同時適應於一個環境,更不可能在同一環境獲得各自的發展。兩族因爲生存引起競爭,雖然一時成爲仇敵,但隨着時間的推移,通婚、同化的結果,使他們已經渾然一體。炎帝最先發展的領地在哪裏?炎帝的領地就在今湖南南部、羅霄山脈以西、南嶺以北的湘江上游,包括今衡陽以南的耒水、湘水、瀟水諸流域,直至沅水、資水上游,然後逐步向東、向南、向西、向北發展,特別是經湖北向北發展。《竹書紀年》是最早說炎帝葬於長沙之茶鄉的書,在唐代就有祭炎帝的儀式。今天的炎陵所在具體位置是宋太祖趙匡胤登基後派人重新勘定的,自此以後,歷宋、明、清諸代祭禮不輟,其事除見諸各種方誌外,留存墓地的祭文碑刻便有自明洪武四年至清光緒元年曆次祭祀所立共53塊。炎陵所葬不一定是炎族的始祖,可能是炎族勢力北上以前某一個於民族有重大貢獻的英雄,他是炎族的象徵和旗幟。炎陵不可能是孤立的,應與炎帝生前的活動緊密聯繫在一起,炎陵所在之地就是炎帝生前活動之地,也是炎族發祥之地。

兩個炎帝陵,給後人帶來了不少困惑,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否是兩地的人們在爭搶着紀念他?是否兩個陵墓都是後人所說的衣冠冢,僅是人們的紀念地?而且,說長期在黃河流域活動的炎帝最後崩葬於湖南的炎陵縣,是否可信?長期以來,人們並沒有能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因而寶雞和炎陵縣各有一個炎帝陵的局面一直存在着,自古以來兩個地區的人們用各自的方式來紀念這位華夏族的始祖。

在學術界,一些學者試圖解決這個問題,對出現兩個炎帝陵的原因進行解釋。近年來,較爲新穎且有代表性的觀點主要見於楊東晨先生的一些文章中,這些觀點對上述問題的解決足夠引起人們深深的思考。

炎帝神農氏的父族有熊氏和母族有蟜氏,都是古代中原以鄭、洛爲中心地的古氏族,至炎帝時已處母系氏族的繁榮階段,社會經濟、文化已有較大發展,所以便將許多發展創造都集記在炎帝身上,加之其裔族廣佈於渭水、汾水及黃河流域和長江以南,故又形成大江南北有許多炎帝神農氏的傳說和遺蹟。寶雞市南姜氏城附近有“九聖泉”、神農廟,主要就是紀念當時炎帝爲人類作出的貢獻。

宋人羅泌的《路史》中說:“炎帝柱,神農子也。”“以從事於殖疇百疏,區百穀,別其疏遬深耕,聖作以興。歲天均時而地均財,於是神農之功廣而天下殷賑矣。任公而不物,任法而不數……亦曰列山氏,五帝以來稷之。”據一些史書記載,這個列山氏柱是一個相當能幹的首領,他可能是因爲兄弟之爭,也有可能是賢讓,從今陝南寶雞帶領部分族人,沿後世稱的武關道,經河南西南部,輾轉進入湖北隨州。列山氏是神農氏炎帝之子,自然也是號稱炎帝。《史記正義》引《括地誌》說,厲山“在隨州隨縣北百里,山東有石穴。昔神農生於厲鄉,所謂列山氏也”。列山氏將寶雞的神農遺蹟帶入該地,所以這裏也有九井、神農社。

至列山柱之子列山氏農時,氏族部落發展壯大,部分人又向南遷徙,進入今湖南省南部地區,將炎帝神農氏、列山柱的遺蹟也隨之帶入。今湖南宜章縣南的騎田嶺,也有如北方“神農種穀於淇田之陽”的地名。

炎帝陵到底在哪兒?爲什麼會出現兩個炎帝陵? 第2張

共工氏也是神農氏子的裔支,是炎帝子炎居的後代,但沒有繼承“炎帝”的名號。共工氏約是炎帝裔支的第六代孫。他帶領部分族民離開渭水向東遷徙,先居於陳,後遷於共。共工氏傳至后土、噎鳴時,部落已有十二個氏族,力量壯大。繼承了炎帝名號的第八代孫榆罔是炎帝另一個兒子的後代,也帶了大部分族民離開渭水沿黃河南岸東遷,先入居陳,後又遷入魯,居於大庭氏故邑,號稱炎帝神農氏的榆罔帝和當時東方的少昊部族關係較好,曾封泰山禪。之後因戰爭變故,榆罔帝的部族之民大部分與黃帝族融合,形成華夏族。不過榆罔帝不甘心受黃帝制約,帶領部分族民南逃入江漢地區,後又徙入炎帝列山氏農的居地厲鄉。由於一地難容兩位炎帝,於是榆罔又與族民輾轉南徙今湖南南部一帶,受到當地土人和炎帝柱的裔族的歡迎。《帝王世紀》說炎帝晚年,爲民治病,採藥到湖南,以及茶陵的神農搗藥亭等,都應指榆罔帝。

很多後代的史書認爲,炎帝死後葬於長沙茶鄉之尾,後人稱爲茶陵,也即今天的炎陵。這裏的炎帝是指榆罔帝,而非炎帝神農氏本人。《路史》說,炎陵山附近有三百多座墳墓,都是神農氏妃後、親屬的墓葬,應該是歷山氏柱的後裔族以及炎帝后裔慶甲、釐和榆罔等後裔族的公共墓地。

在詳細研究古史的一些記錄後,楊東晨先生認爲,炎帝的後裔共有三支:子臨魁的世系傳六代;子柱的世系只知農,以下失載;子炎居,下傳六代。還有慶甲帝,似應排在臨魁的世系內。因此,陝西寶雞市南的炎帝陵可以推斷爲第一代陵。湖北隨州應有炎帝柱與其子農之陵,但今天不見蹤跡。湖南炎陵縣鹿原陂炎陵山的帝陵應爲第八代陵。炎帝榆罔南遷到湖南之後,爲當地的神農部族所尊奉,故死後立墓於此,而榆罔也是沿襲炎帝神農之號的。《帝王世紀》雲:“宓羲葬南郡,炎帝葬茶陵,少昊葬雲陽。”這些陵都是後世修的紀念性質陵,有的是衣冠冢,有的是遺物或根據傳說修的陵,是無法通過發掘來證實的。

漢代以前,對湖南的炎帝陵無載,晉代後有史記載,五代後陵廢。宋太祖時,在白鹿原陂尋見炎帝陵,修廟紀念。後避水害,移至縣南五里處。明、清又予以維修和擴建。《淮南子》說神農“馳於國中”,其地南至交趾,北至幽都,東至陽谷,西到三危。這樣看來,炎帝及其後裔族的遷徙範圍特別廣闊,湖南有炎帝裔族是有可能的,長江流域也是中華文明的源頭之一。

楊東晨先生最後的結論是:無論從民族遷徙、地域、南北文化交流、考古文化等方面看,炎帝榆罔南巡於今湖南炎陵縣是可能的,崩葬於此也是可信的。

從指出炎帝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名號來詳細地研究炎帝族的世系和遷徙,從而看出炎帝族是從北方的渭水、汾水流域最後遷進了湖南南部地區,這樣新穎的觀點,既解決了寶雞和炎陵縣爲什麼並存兩個炎帝陵的問題,同時也使我們看到炎帝陵的真正意義並不在於是否真是炎帝的崩葬所在地,而是說明了黃河流域的文明和長江流域的文明自古以來是一直相通的,它們共同構築了華夏文明的進步。

炎帝陵到底在哪兒?爲什麼會出現兩個炎帝陵? 第3張

這樣來解釋兩個炎帝陵之謎,不知讀者是否認可?

也有學者探討了長沙炎帝陵出現的原因,認爲長沙炎帝陵與炎帝是否葬在這裏無關。在早期傳說中,炎帝只是作爲古帝王之一的面貌出現,而把炎帝與神農合在一起稱爲炎帝神農氏是較晚的說法。《呂氏春秋》和《禮記》載,天子四時祭祀,均依一定的方位,炎帝被認爲是夏季之神,而“立夏之日,天子率百官迎夏於南郊”。《淮南子》把炎帝與南方聯繫了起來,說南方是火,“其帝炎帝”。《呂氏春秋》高誘注說,炎帝“死託祀於南方”,這是指在南方行祭祀之禮,並不表示炎帝墓真的與南方有什麼關係。《帝王世紀》說:炎帝“以炎承木,位在南方,主夏……葬長沙。”這裏用了五運說,而五運是戰國後期的鄒衍所創,水、木、火、土、金五行相次轉移,凡帝王之興,必感其一。炎帝被追認作爲第一個乘火德之瑞的古代帝王,而黃帝作火土德,火生土,得以代炎帝而立。高誘爲東漢末人,恰好反映了漢儒的思想。

炎帝與南方的關係,是在晉至宋代成爲定論的,其實長沙炎陵完全是後人推測出來的。宋代統治者認爲自己也是火德王天下的,宋仁宗時曾祠祀火運之神。到了南宋,炎帝被納入宋朝火運體系,作爲與國運相系的火神受到頂禮膜拜。不過宋朝最尊崇的還是黃帝,還以黃帝爲趙氏始祖。這種觀點強調,宋初雖定國運爲火德,但並未與傳說的第一個火德君炎帝聯繫起來,後來因爲一些人對他特別崇祀而得到朝廷認可。

小編認爲,兩個炎帝陵有可能都僅是紀念性的空墳,都是後人根據一些傳說佈置的紀念地,因此兩個炎帝陵的出現並不是壞事,相反倒是反映了後人對炎帝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