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揭祕:歷史上長城的國防作用巨大其中隋朝收益非常大

揭祕:歷史上長城的國防作用巨大其中隋朝收益非常大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9.4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秦始皇修建長城,到隋朝,歷時八百餘年了。在這八百餘年裏,歷代王朝都在利用長城進行防禦,抵擋北方的遊牧民族。長城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國防工程吧!可惜如此偉大的國防工程,竟然給無數人貶損、詆譭。說什麼長城無法抵擋住北方遊牧民族的進攻、長城讓中原王朝喪失了進取心之類的。。。等等。有的時候,我很想問問那些鼓吹長城讓人沒了進取心的專家,在生產力極端落後、交通工具和交通方式極其落後的封建時代,以步兵爲主的農耕中原王朝,怎麼去深入漠北草原去打,後勤運輸怎麼保障和解決,難道靠着以戰養戰去北方遊牧民那裏搶奪嗎?先不說這些遊牧民有馬匹的機動優勢,你未必能搶劫的了,就光說即使搶到了,以米糧爲主食的農耕民士兵能吃的習慣牛羊肉嗎?

事實上,正是有了長城才使得中原王朝有了退可守、進攻可以作爲前頭碉堡的作用,如果有了長城或者掌握了長城,那麼農耕王朝在防守的時候就可以依託長城佈置兵力利用城池抵消遊牧騎兵優勢;如果是遊牧民攻克長城入關搶劫而農耕王朝要進行防守反擊,那麼由於長城的原因就可以實現經過判斷遊牧騎兵退回的大致路線方向,從而事先做出判斷並利用快速的馬上步兵到達關鍵城池進行圍堵,進而爲打殲滅戰做好準備;如果要進行主動進攻,那麼就可以利用長城作爲前進堡壘囤積物資——明永樂帝的幾次北征就是如此。雖然有人說長城多麼不堪,可事實上游牧部落對長城纔是最痛恨,因爲如果沒了長城,他們可以隨處進入中原腹地進行搶奪,而有了長城他們所選擇的路線就受到限制,而中原王朝也可以由此,做出判斷,不同地方佈置不同的兵力。歷史事實已經表明,歷代凡是掌握長城的朝代都能長時期統治且大部分時間對於北方遊牧民不至於被動,而沒有長城控制在手的如北宋,整個朝代面對北方遊牧(確切的說是半遊牧、半農耕社會)政權如遼國都是相當被動。這其中,若說從中受益最大的,可能隋朝了。

揭祕:歷史上長城的國防作用巨大其中隋朝收益非常大

可以這樣說,若沒有長城,隋文帝未必能完成統一,隋朝的國力將會在與突厥的大戰中給消耗一空,無力滅南陳,完成統一。漢朝建立之初,面臨一個強大的匈奴。不過,那時的漢朝統一了全國,可以把國力集中在一起,用來抵禦匈奴。隋朝建立之初,北有強大的突厥,南有實力不弱的南陳。隋朝夾在中間,南北受敵,難以應付。在當時,突厥已經統一了大漠,雄視北方,虎視眈眈中原,一有機會,就會殺入中原。當隋文帝登基的消息傳到大金山後,突厥的可汗認爲這是難得的良機,隋文帝的根基不穩,內部不和,無力與突厥對抗,率領十餘萬大軍,殺奔隋境。

突厥的可汗打算很不錯,他確實找準了隋文帝的弱點,當突厥大軍殺來時,隋朝人心惶惶,難以自安。好在,長城還在隋朝手裏,隋文帝下令調集大軍,憑藉堅固的長城進行防守,最終讓突厥沒有得逞,不得不退軍。這件事情,讓隋文帝意識到了突厥對隋朝的巨大威脅,趁着突厥退走的有利時機,調集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整修長城,把長城打造得固若金湯。大量的隋軍在長城沿線佈防,突厥人雖然多次進攻,最終沒有成功,只能止步在長城下。穩固了北方情勢,隋文帝這才集中精力滅南陳。經過一番努力,終於把南陳平定了,得到南方土地人口,隋朝的實力急劇提升,一舉遠遠超過了突厥。情勢對隋朝有利了,隋文帝決定改變對突厥的策略,採取“遠交而近攻,離強而合弱”的策略,調集大軍——以長城作爲進攻堡壘,對突厥大舉進攻,多次攻入大漠,突厥死傷慘重。在隋文帝的努力下,強大的突厥帝國最終分裂成東、西兩部分,突厥帝國開始衰弱了,隨後後來突厥依然有威逼隋煬帝和唐太宗,但總體上隋帝國的實力已經被隋文帝楊堅大爲削弱了。甚至開皇20年,隋軍大舉進攻大漠,打得突厥死傷慘重。大將史萬歲,更是打到突厥的老巢大金山,追殺突厥的可汗數百里。這一年,隋朝在對突厥的戰爭中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此戰之後,突厥可汗不得不要求停戰,來隋朝拜見楊堅,稱楊堅爲聖人可汗;自此以後,突厥基本上不在在邊界上挑起事端,邊關安寧,突厥不敢犯邊,所以隋軍在長城上的駐軍很少了,一直到隋煬帝的徵高句麗失敗而國力大衰後,突厥人覺得有機會了,所以開始逐漸騷動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