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宮市制度 宮市是什麼意思

宮市制度 宮市是什麼意思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0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宮市,宮廷內所設的市肆,春秋時期的齊國(齊桓公)中,有宮中七市。其後,東漢(靈帝)、南朝齊(東昏侯)、唐(中宗)都曾在宮中設市。唐德宗到唐順宗年間,出現了皇室派宦官到民間市場以低價強買貨物的現象。宮市最終在順宗年間被以王叔文爲首的改革派廢除。

歷史

香港城市大學與復旦大學發表的研究顯示:根據唐中宗的兩部本紀,有關宮市的最早記錄可追溯至707年。最初,宮市僅僅是一種皇家的娛樂項目,直到唐玄宗時期才逐漸演化成針對宮廷之需要的商業活動。

在唐德宗貞元年間以前,皇宮如果要購置物品的話,會讓官吏(最初稱爲“內中市買使”,後來改稱爲“宮市使”)去採購,而且在購買後會立即付錢。

這一時期,木炭作爲唐代皇家的主要燃料,其購買與管理對於整個宮殿的日常運轉而言至關重要,不少官員都被任命爲“木炭使”。起先,宦官只是宮市使,職責也並不包括購買木炭。但隨着宮廷鬥爭階段中宦官權力的增長,此種慣例發生了改變,木炭使的工作也逐漸融入了宮市使。而木炭本身也僅僅是在朝廷藉由宮市掠奪的諸多商品中的一種。

所以到了貞元末年,皇家則開始派宦官採購物品,此時,就已經開始出現低價強買,巧取豪奪的現象。再之後,連宮市文書都沒有了。雖然當時的諫官多次向德宗建議廢除宮市,但是,宮市一直沒有被廢止。

宮市制度 宮市是什麼意思

 施行

宮市的實施包括由宦官在宮中經營的商店。這些宦官仗勢欺人,派遣手下前往東市與西市或者往來民衆的必經之路進行強買強賣。商販的貨品都以極其低廉的價格被強買去,還被命令將商品運送到宮殿。

當時,常有數百人在長安的各個市場以低價強買貨物,他們常常用幾百錢買價值幾千錢的物品,甚至分文不給。時人也無法分辨其真僞,不敢問他們是從哪裏來的。

韓愈所著的《順宗實錄》中曾記載這樣一件事:有一個農夫揹着柴準備進城去賣,卻遇到一個宦官稱皇帝買了他(即“宮市”)的柴,而且之後僅付給他幾尺的絹作爲貨款,還向他索要“門戶錢”,並要求農夫用他的驢把柴送進皇宮。農夫因而哭泣,把絹交還給宦官求饒,而宦官卻依然要他用驢把柴送進宮。農夫最後無可奈何,把那個宦官打了一頓,巡察的官吏發現以後將其逮捕。德宗聽說以後,下詔罷免了這個宦官,並賞賜給這個農夫十匹絹。

儘管詳盡記錄此種事件的歷史檔案今日已難以尋覓,相關學術研究普遍使用“搶”、“奪”、“搶奪”與“掠奪”之類的詞彙對宦官的劣行給予負面評價。

 廢除

唐順宗即位後不久,開始任用以王叔文爲首的二王八司馬改革派。該派實行了一系列政策,即永貞改革,其中就包括了廢除欺壓百姓的宮市和五坊小兒

 評價

陳寅恪曾在《元白詩箋證稿》中寫道:“宮市者,乃貞元末年最爲病民之政。”

韓愈曾在《順宗實錄》中寫道:“名爲宮市,而實奪之。”

章立凡曾經在一篇文章中說:“唐德宗初登大位時尚知節儉,晚年卻越來越貪婪奢靡,“宮市”也折騰到了民不堪命的程度。”

文學

苦宮市也...一車炭,千餘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白居易《賣炭翁》

白居易所寫的《賣炭翁》中就曾經諷刺了宮市中以低價強買貨物的現象,該詩標題下有一小注曰:“苦宮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