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明清時期的“舉人”有何特殊性?他們有哪些特權?

明清時期的“舉人”有何特殊性?他們有哪些特權?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8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清時期,鄉試中試之人被稱爲“舉人”,亦稱爲大會狀、大春元。中了舉人叫“發解”、“發達”。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科舉制度有1200多年的歷史,很多有抱負的讀書人都期待通過科舉這條道路開啓自己的仕途。有一則非常諷刺的故事《范進中舉》,就描寫了他中舉前與中舉後周圍人對他態度的改變,讀書人成爲舉人以後,連當地的知縣都要來恭賀他, 前後的差異也讓范進喜極而“瘋”。

知縣簡而言之就是管理一個縣份的人,與現代的縣長類似。但古代知縣的實權其實是更大一些的,縣內大到決策,小到訴訟案件,都是他們的權利範圍,如果地方偏遠,那知縣幾乎可以一手遮天了。那麼有權勢的知縣,爲何不敢得罪無官的舉人?舉人究竟有何特殊,他們都有什麼特權,你看看便知道了。

對於狀元、探花之類的稱呼大家可能更加熟悉,而對於舉人卻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舉人”概念遠早於科舉制度出現,在不同的時期這個詞的含義也有所不同,可以大致分爲三種解釋。舉人的意思是推舉、挑選,第一個意思就是舉薦人才,也可以指被舉薦的人。這一含義主要用於漢朝,當時科舉制度沒有產生,所以朝廷中的人才都是通過舉薦而來的。

明清時期的“舉人”有何特殊性?他們有哪些特權?

在隋朝末、唐宋時期,出現了進士科的考試科目,但是參加考試的資格是需要地方來推薦的,在當時舉人也就是被舉薦到京城考試的人。如今常常提到的舉人其實是指第三種含義,就是明清時期,在鄉試中考中名次的舉人,范進中舉也就是指這樣的含義了。

從表面意義上看,舉人也就是在鄉試中獲取名次的人,後續還有多次考試也不一定能夠通過,那麼知縣爲何不敢得罪舉人,甚至還有一點討好對方的意思?其實非常好理解。鄉試作爲科舉考試的分界線,考生一旦中舉以後就有了入朝的資格,他們的仕途一定比其他人更加順暢,而其他沒有中舉的人自然沒有這樣的好處了。

通過會試的舉人,那最差也是進士,一般的安排都是先外派再根據政績來逐步提升,如果表現好一些被一些高官青睞推舉,就能擔任更高的官職。知縣本身官階不高,舉人是很有可能很快就和自己官階相同,甚至還可能成爲自己的上司。知縣會對舉人另眼相待,就是害怕未來出現這種情況,也是人之常情。

明清時期的“舉人”有何特殊性?他們有哪些特權? 第2張

若舉人不能通過會試,也只是晉升途徑會曲折一點,可是這樣的舉人同樣具有入朝爲官的資格。官場本身就複雜難測,每個人的官運也各不相同,萬一這樣的人以後還成爲高官了,自然得恭敬對待,不要輕易產生過節。這樣一分析,知縣的行爲自然就不奇怪了。

知縣不敢怠慢舉人除了上述害怕舉人未來成爲高官的可能性外,還因爲舉人有“特權”。因七品知縣爲最小的地方官,故有“芝麻七品”之說。知縣下還有一些人,簡單來說就是知縣的助手,這些人並不屬於官員。一個縣想讓知縣一個人管理是不太妥當的,畢竟人數衆多,那麼這時候知縣需要當地鄉紳的幫助。

鄉紳其實就是一羣有文化有錢財的人組成的,大部分都是舉人或者秀才。但舉人和秀才有巨大的身份差異,秀才相當於有文化的人,而舉人則已經步入了士族階層,不再屬於平民範疇。二者跨越了一個社會 階層,雖然都有知識文化,但是權力地位是大不相同的。平民可以嘲笑秀才,但是沒有一個平民敢對舉人不敬。

特別是在古代封建制度中,階級劃分明顯,士族階層有自己的特權。例如舉人家屬的田地可以免除徭役,舉人自己的田地還能免除賦稅,這屬於非常優越的條件了。舉人一般都能夠成爲當地的地主,有極高的社會身份,知縣想和舉人打好關係也不令人奇怪,不過就是想讓自己的工作進行更順利一點。

明清時期的“舉人”有何特殊性?他們有哪些特權? 第3張

鄉試就是科舉考試的分界線,一旦考過成爲舉人就能夠讓自己和家庭跨越一個社會階層。明、清兩代是科舉制的鼎盛時期,雖然這能夠讓寒門學子有機會在朝堂上一展抱負,但同樣也讓社會的階級劃分更加明顯,形成一種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社會氛圍。

科舉制的好處和弊端都非常明顯,回顧歷史,寒窗苦讀幾十年,中舉的人始終寥寥無幾,但仍有很多人想着追名逐利,奔着科舉考試改變自身的命運。每個人的出身不同,未來的方向不同,只有腳踏實地,務實進取,方能實現自己的抱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