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有詠絮之才的謝道韞,與謝安之間有什麼故事?

有詠絮之才的謝道韞,與謝安之間有什麼故事?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謝道韞,字令姜,又名韜元,東晉時期女詩人,她將漫天飛雪比作被風吹散的柳絮,被譽爲“詠絮之才”。她是安西將軍謝奕之女,東晉政治家謝安的侄女,王凝之的妻子,王羲之的兒媳。接下來本站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古代才女,我們想到的首先是李清照,第二個應該就是吟詠出 “未若柳絮因風起“的謝道韞了。

讓我們先來重溫一下謝道韞給中華文壇留下的那縷流芳百世的絕代風流吧。

有詠絮之才的謝道韞,與謝安之間有什麼故事?

話說在一個北風蕭蕭、落葉飄飄的冬日,東晉第一名相謝安家的客廳裏,一家人齊聚一堂,正在圍爐閒話。忽然,天空彤雲密佈,雪花紛紛而 下,謝安不由來了詠雪的興致,就隨口吟出一句:“白雪紛紛何所似? ”

他的侄子謝朗應聲和道:“撒鹽空中差可擬。”謝朗話聲剛落,一個清麗 、而自信的聲音在廳中響起:“未若柳絮因風起。”說話的是誰呢?謝安的侄女謝道韞。

就在這個時刻,一個絕世才女的形象誕生了,“詠絮才”很快成了才女的代名詞。

其實,謝安早就領略過侄女的聰慧頭腦和超凡才情。一天,謝安看到謝道韞正在讀《毛詩》,就想考考這個好學的侄女。謝安問謝道錦:

“《毛詩》何句最佳? ”謝道韞不假思索地答道:“吉甫作誦,穆如清 風。”謝安原以爲正值豆蔻年華的小侄女會背出“關關睢鳩,在河之洲” 那樣的詩句,卻沒想到謝道鎰給出的答案竟是意高旨遠、心懷天下的“丞 、民之詩”,心中不由得暗暗稱奇,從此對這個小侄女更加刮目相看、青睞 有加了。

春華秋實,時光荏苒,不知不覺間謝道韞已經到了出閣的年齡了,作爲叔父兼監護人的謝安(謝道韞幼年喪父,隨叔父謝安長大)在侄女婿的 人選問題上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矛盾。

謝家在當時是數一數二的名門望族,真正能夠與之門當戶對的只有王 羲之的家族。

王羲之有七個兒子,從大到小分別叫王玄之,王凝之、王渙之、王肅 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獻之。王羲之父子都以“之”字爲名,在輩分上有點亂。

這七個兒子雖然書法造詣不如他們的父親,但也沒給老爸丟人, 他們百花齊放,各有所長,有的工草隸;有的善正行。其中成就最大的是 有“小聖”之稱的王獻之,其次是王徽之。

有詠絮之才的謝道韞,與謝安之間有什麼故事? 第2張

王羲之的這七個兒子中,謝安最欣賞的是年齡最小的王獻之。王獻之曾經和哥哥王凝之、王徽之一起去拜訪謝安,王徽之、王凝之在謝安面前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地談天說地、論東道西,而王獻之卻只說了幾句表示問候的話。他們兄弟離開之後,客人們問謝安怎麼評價這三個年輕人,謝 安的回答是“小者最勝”。

客人問何以知之,謝安答日:“吉人之辭寡, 躁人之辭多。”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有涵養的人話少,沒耐性的才話多。

遺憾的是,謝道韞比王獻之大好多歲,而那時又不流行姐弟戀,謝安只好把選婿的目光轉向王徽之。

王徽之就是那位以雪夜訪戴,“乘興而來,興盡而歸”名聲大噪的王子猷。王徽之性格放浪,孤高自傲,也許適合當情人,絕對不能做老公, 所以最終也沒能入了謝安的法眼。

現在,謝安只能把目光鎖定在了年齡最大、看起來最成熟的王凝之身 上。

關於王凝之,謝安做出過這樣的評價:“王郎,逸少子,不惡,汝何 恨也? ”這句話表明羽扇綸巾、儒雅風流的名相謝安在婚姻家庭的選擇上 也沒能免俗。在謝安看來,王凝之家世好,人不壞,雖然不是非常理想的結婚對象,但絕對是個“鑽石王老五”,自己的侄女謝道錦嫁過去應該不算委屈。但謝道柵好像並不這麼認爲。

有詠絮之才的謝道韞,與謝安之間有什麼故事? 第3張

謝道韞在回孃家省親時,曾經對叔父謝安表示過對丈夫的抱怨,她是這麼說的:“一門叔父,則有阿大、中郎;羣從兄弟,則有封、胡、遏、 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大體意思就是說“我們謝家,從老到 少,個個都是傑出人才,俊雅不凡。可是我沒想到,天底下竟然還有像王凝之這樣的人啊! ”順便說一下,話中提到的“遏”就是醐水之戰的指揮者謝玄,他是謝道遍的同胞兄弟。

有人因爲謝道韞語中有“王郎”二字,就斷定上面的話語愛意大於怨意,這其實是站不住腳的。“王郎”在當時應該像“牛郎織女”的“牛郎“ 一樣只是個普通稱呼,謝安也稱王凝之爲“王郎”就是一個明證。

雖然謝道錦對丈夫王凝之不甚滿意,但她還是盡力地去做一個好兒媳、好妻子、好母親、好嫂子,贏得了王府上下一家老小的交口稱讚和衷心欽佩。

作爲嫂子的謝道編,不但在日常生活上關心小弟王獻之,還經常在詩文學業方面給予指點。王獻之也深深折服於謝道錦的雅量深致,對嫂子非 常尊重。

一次,王獻之與友人在府中談論詩文時,一時間應對,處於下 風。謝道韞一直在室外悄悄欣賞名士論戰這一視聽盛宴,對他們討論的話 題感覺胸有成竹、遊刃有餘,就有了爲小弟王獻之解圍的想法。

謝道韞讓丫鬟藉着端茶送水的機會遞給王獻之一張紙條,上書“欲爲小郎解圍”。 王獻之一見又驚又喜,於是,空前絕後的垂簾論戰在中華文史的舞臺上 隆重上演。

才女謝道韞端坐在高高垂下的青綾簾幕之後,接着王獻之他們談論的 話題、弓I經據典、侃侃而談。不到一炷香的工夫,秀外慧中、錦心繡口的謝道韞便讓在座客人一個個無言以對、甘拜下風,在順利爲小叔子解圍的同時,又留下了一個百代流芳的文壇佳話。

後來,王凝之被朝廷任命爲會稽內史,主管浙東地區的軍政要務,謝道韞就帶着兒女們離開王家老宅跟隨丈夫搬到了山陰城中的內史府。

有詠絮之才的謝道韞,與謝安之間有什麼故事? 第4張

王凝之作爲名門世族的子孫、書聖王羲之的丿L子、才女謝道韞的丈 夫、名相謝安的侄女婿,應該說是一個幸運得鼻子眼兒冒泡兒的人,但身處幸福中許多年的王凝之在暮年竟然遭遇了一場天大的不幸,而且因此送掉了老命。

公元399年十月,孫恩以五斗米道作爲旗幟在會稽郡所屬的海島上發動 起義。起義軍很快攻破上虞,殺死縣令,而後向會稽郡內史所在的山陰城進發。

就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歷史上最爲荒謬可笑的一幕上演了。

王凝之和孫恩一個是政府要員,一個是造反頭子,但他們卻有一個重要的共同之處——都是五斗米道的超級粉絲。王凝之像相信五斗米道一 樣,堅信作爲“同道”的孫恩不會造他的反,退一步說,即使造反也不會 找他的麻煩。可惜,形勢並不以王凝之的意志爲轉移,叛軍正在一步步逼近山陰城。

當遠方的喊殺聲已在耳邊響起時,王凝之纔不得不相信孫恩真的造反 了。可笑的是,他並不厲兵秣馬、嚴陣以待,而是踏罡步鬥、唸經拜神, 堅信天兵天將會下凡幫他殺退賊兵,保一方百姓平安。

最後怎麼樣呢?該來的還是來了,不會來的終歸還是沒有來。

有詠絮之才的謝道韞,與謝安之間有什麼故事? 第5張

山陰城東門很快被攻破了。王凝之卻並不忙着離開內史衙門,回家帶領妻兒老小出城逃命,因爲他堅信即使孫恩已經找了他的麻煩,也不會拿他的生命開玩笑。但孫恩並不領他的“同道”之情,毫不客氣地砍下了他的腦袋。

書聖王羲之的兒子,才女謝道韞的丈夫就這樣沒頭沒腦、糊里糊塗地死了。

比謝道韞晚六百年的花蕊夫人曾經寫過這樣一首詩:“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怎得知。四十萬人齊解甲,更無一人是男兒。”謝道韞在公元399年十月一生中最悲催最危險的那一天面臨的形勢與那首詩所寫頗爲相 似。

當孫恩帶兵衝入內史府後宅時,剛剛得到噩耗的謝道錦正在一邊安撫懷中懵懂無知的夕卜孫劉濤,一邊組織家人和僕人們準備刀棒自衛,但他們怎是亂兵的對手,轉眼間,四個兒子相繼被害,男僕丫鬟血流庭院,前呼後擁的孫恩已經提刀來到了謝道韞的面前。

面對如狼似虎、氣勢洶洶、不可一世的亂軍,身爲弱女子的謝道韞表現出了泰山崩於前而神色不變的冷靜與鎮定,令萬千男子自愧弗如。她懷抱幼孫,手指孫恩,大義凜然,亢聲而辯:“事在王門,何關他族?此小兒是外孫劉濤,如必欲加誅,寧先殺我!”殺人無數的孫恩被謝道韞臨危 不懼的氣魄和擲地有聲的話語所深深折服,他命令手下讓出一條道路,目送這個智慧而勇敢的偉大女性抱着襁褓中的嬰孩消失在殘陽如血的蒼茫暮色之中。

此後,謝道韞一直寡居會稽,雖經世亂家難,淡定從容如故,閒暇時常爲聞名而至的學子傳道授業解惑。

拜訪過她的人都深覺“內史夫人風致 高遠,詞理無滯,誠摯感人,一席談論,受惠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