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張郃死於諸葛亮的埋伏,那正史和演義是怎麼記載的?

張郃死於諸葛亮的埋伏,那正史和演義是怎麼記載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7.5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爲何說諸葛亮除掉張郃是上了司馬懿的當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史書《三國志》和小說《三國演義》都是張郃主動要求追擊諸葛亮的,他在木門道中了諸葛亮的埋伏,唯一有區別的是,演義中直接被亂箭射死,史書中是被射中了膝蓋,當然最後也沒活成。

演義:令人探之,果是空城,懿大喜曰:“孔明已退,誰敢追之?”先鋒張郃曰:“吾願往。”懿阻曰:“公性急躁,不可去。”郃曰:“都督出關之時,命吾爲先鋒;今日正是立功之際,卻不用吾,何也?”懿曰:“蜀兵退去,險阻處必有埋伏,須十分仔細,方可追之。”郃曰:“吾已知得,不必掛慮。” ……忽一聲梆子響,兩下萬弩齊發,將張郃並百餘個部將,皆射死於木門道中。

張郃死於諸葛亮的埋伏,那正史和演義是怎麼記載的?

史書:諸葛亮復出祁山,詔郃督諸將西至略陽,亮還保祁山,郃追至木門,與亮軍交戰,飛矢中郃右膝,薨。

電視劇這個劇情處理依據的是另外一本史書《魏略》。

記述三國這段時期的史書不少,名氣最大的當屬陳壽編寫的《三國志》,《三國志》相對來說客觀公正,內容詳盡,因此入圍了二十四史三國正史。但個人能力畢竟有限,消息來源也有限制。所以東晉的裴松之給《三國志》做了註解,引用了不少其他的史書,其中就包括這個《魏略》,當然還有一些其他史書比如《江表傳》、《吳書》等等。

這裏需要說明一下《魏略》,這本書是魏國至東晉時期的歷史學家魚豢所作,屬於私人著作。

裴松之對《三國志》做註解,引用了一些《三國志》沒有或者有出入的內容,裴松之對引用內容真實性,有些能做出判斷的也會加上了自己的判斷(比如《魏略》記載劉禪是劉備經營徐州時所生,5歲時走失,被人販子弄到漢中,後來被簡雍發現並找回。裴松之認爲《魏略》記載劉禪的出生年月根本不對,不足爲信),不能辨別真僞的也保留,交給讀者評判。

張郃死於諸葛亮的埋伏,那正史和演義是怎麼記載的? 第2張

張郃傳記中,就引用了一段《魏略》的內容:

魏略曰:亮軍退,司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軍法,圍城必開出路,歸軍勿追。」宣王不聽。郃不得已,遂進。蜀軍乘高布伏,弓弩亂髮,矢中郃髀。諡曰壯侯。

這段話的意思是,諸葛亮撤退,張郃看出諸葛亮的計謀,本意是不想追擊,但扛不過“官大一級壓死人”,司馬懿強令他追擊,當然結果和《三國志》是一樣的,都是膝蓋中箭不治而亡。

這種陰謀論說法倒是符合司馬懿隱忍篡權、剷除障礙的特性。想想看如果張郃活着,日後司馬懿篡權難度就會大增。通過“借刀殺人”早早剷除張郃,也好提前做下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