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清代四大徽班是什麼?徽班由來介紹

清代四大徽班是什麼?徽班由來介紹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代四大徽班是什麼?其實四大徽班就是中國清代乾隆年間北京劇壇4個戲班。即三慶班、四喜班、和春班、春臺班。多以安徽籍藝人爲主,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乾隆五十五年(1790),爲給乾隆帝弘曆祝壽,從揚州徵召了以戲曲藝人高朗亭爲臺柱的三慶班入京,以唱“二黃”聲腔爲主,是爲徽班進京演出之始。之後又有四喜、啓秀、霓翠、和春、春臺等安徽戲班相繼進京。在演出過程中,6個戲班逐漸合併爲四大徽班。時值京腔(高腔)、秦腔已先行流入北京,徽班在演唱二簧、崑曲、梆子、囉囉諸腔的基礎上,兼容幷蓄,出現了“四徽班各擅勝場”的局面。

由於其聲腔及劇目都很豐富,逐漸壓倒了當時盛行於北京的秦腔與崑劇。許多秦腔班演員轉入徽班,形成徽秦兩腔的融合。崑劇演員也多轉入徽班。

嘉慶、道光年間,漢調(又稱楚調,西皮調)進京,參加徽班演出,徽班又兼習楚調之長,爲匯合二簧、西皮、昆、秦諸腔向京劇衍變奠定了基礎,在京師與徽班造成了西皮與二黃合流,形成所謂的“皮黃戲”。此時在京師裏形成的皮黃戲,受到北京語音與腔調的影響,有了“京音”的特色。這種帶有北京特點的皮黃戲叫做“京戲”,也叫“京劇”。因此,四大徽班進京,被視爲京劇誕生的前奏,在京劇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清末,四大徽班已相繼散落。

明末,安徽青陽,徽州聲腔已趨流行,同時安徽優伶技藝已顯頭角.清乾隆五十五年(西元一七九○年),高宗八旬萬壽盛典,三慶徽班率先入京祝釐,自此繼來徽班又有四喜,和春,春臺等班,合稱「四大徽班」乾隆時,戲曲已分雅,花兩部,雅部即指崑腔;花部又名亂彈,泛指崑腔外之一切地方聲腔,徽班則特有其地力之「二黃調」,但僅是以二黃調爲基本聲腔,再融合流行之京,秦兩腔,萃集其他劇種所長.是以嘉慶年間,徽班不但擅演花部諸戲,崑腔也是常演戲目,演員亦不僅安徽人,徽班只是爲安徽人所主宰之劇團而已.這種兼容幷蓄的作法,因而博得觀衆的歡迎,不但徽班聲譽日隆,二黃調也因之身價日增。

清代四大徽班是什麼?徽班由來介紹

一般認爲中國京劇的產生是源於所謂"四大徽班"的進京,指的是爲了慶賀乾隆皇帝80大壽有關方面將"三慶"、"四喜"、"春臺"、"和春"這四個原來在南方演唱"徽調"的班社調進北京,才使後來發展成爲京劇。實際上這"四大徽班"並不是同時進京的,最早進京的是"三慶",後來是"四喜"等。當時的"徽調"和湖北的"漢調"都是同屬"皮黃腔"類的地方戲曲,而且兩種戲曲的藝人還可能同在一個班社中。當然,這些班社的進京確實有助於"徽、漢"兩調在京的合流,最終至清道光年間真正形成爲"京劇"。而這四個班社,後來實際上也就成爲早期京劇的重要班社。

清初,徽劇盛行於安徽及江浙一帶,在南方流佈甚廣;清中期,風靡全國。清乾隆年間,“三慶”、“春臺”、“四喜”、“和春”四大徽班先後進入北京演出,名噪華夏,這就是著名的徽班進京。清道光、咸豐年間,徽劇在北京同湖北漢劇等劇種結合,逐漸演變成京劇。清代後期,京劇興盛,徽劇藝人多改學新腔,但徽劇在徽州部分地區仍然流行。徽劇是一個包羅萬象、五彩繽紛的藝術寶庫,是新安文化燦爛篇章的重要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