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魏武卒有多猛?爲什麼魏國後來無法重建魏武卒?

魏武卒有多猛?爲什麼魏國後來無法重建魏武卒?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魏武卒是吳起訓練的精銳重裝步兵,吳起率領魏武卒南征北戰,創下了“大戰七十二,全勝六十四,其餘均解(不分勝負)”的奇功偉績。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巔峯時期的魏武卒,僅憑五萬兵力,就正面擊敗了秦國五十萬精銳。短短數年之內,大戰七十二次,全勝六十四次,無一敗績。

巔峯時期的魏武卒,就是這麼猛。

至於說後來魏國爲什麼不能重建魏武卒,答案其實也很簡單。因爲到了戰國中期的時候,魏國不管是從人力還是物力方面,都不足以再培養魏武卒這種精銳軍隊了。

有關魏武卒的事情,我們還得從當年三家分晉之後開始說起。

魏武卒有多猛?爲什麼魏國後來無法重建魏武卒?

公元前403年,隨着韓趙魏三家被封爲諸侯,昔日強大的晉國,徹底被這三家瓜分,魏國正式成爲了一個諸侯國。而隨着魏國作爲一個國家開始出現,很多新的問題,也逐漸擺到了魏國面前。

就在三家瓜分晉國的時候,當時中國恰好正處於一個關鍵的歷史時期。隨着周朝的井田制崩潰,冶鐵技術逐漸成熟,這些變化,都導致了舊有的社會制度逐漸崩潰。如此一來,各國自然都急需進行改革變法,改變原有的社會制度。

在變法這條路上,魏國應該算是先行者了。因爲作爲一個新興國家,魏國內部沒有那麼多舊勢力。沒有舊勢力,就意味着既得利益者的力量比較弱。如此一來,國家想要變法,自然就容易很多了。

所以,當時魏國這邊在位的魏文侯,在徹底瓜分了晉國之後,馬上就任命李悝作爲相國,全權負責魏國的變法工作。李悝變法的內容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一條,就是提高生產效率,爲國家多搞錢!

所以,經過李悝的變法之後,魏國的國庫迅速充盈了起來。有了錢,國家自然就能做更多的事情。所以接下來,魏文侯就任命吳起,幫魏國訓練新式軍隊。

魏國的這次軍事改革,無疑是非常大膽的。在吳起改革之前,中原各國所執行的,都是徵兵制。也就是說,只要你是這個國家的人,你就有義務去替國家打仗。而且,你替國家打仗,國家還不給錢,因爲這是你的義務。

在這套制度下,軍隊內部也是分階級的。首先是士族,士族在軍隊內部,一般擔任指揮者,或者身穿甲冑的甲士,反正都是相對安全並且關鍵的位置。平民一般就是普通步兵,沒有甲冑,有時候武器都需要自己準備。而下面的奴隸,那就更是沒有任何保障了,基本上只負責運輸補給。

這種軍隊組成方式,從今天的角度來看,當然很落後。但是在春秋時期,以及更早的時代之前,其實非常符合當時的情況。因爲這種軍制,可以儘量減少國家在軍隊方面的開支,而且還能形成比較強大的戰鬥力。

但問題是,這種軍制,註定下面的士兵不願意拼命打仗。既然打仗都是義務,就算打贏了,和下面的士兵也沒關係,都是上面的貴族得利,那下面的士兵,自然不願意拼命打仗了。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吳起開始進行改革了。

魏武卒有多猛?爲什麼魏國後來無法重建魏武卒? 第2張

吳起的改革,大致可以分爲兩個方面。一是軍事制度的改革,二是作戰方式的改革。在軍事制度方面,吳起把原來的義務軍制,改成了常備軍制。簡單來說,在吳起改革之前,魏國基本上沒有軍人這個職業,士兵都是打仗之前,臨時從老百姓當中募集來的。

但是到了吳起之後,吳起把魏國的軍隊職業化了。經過吳起的改革之後,魏國的士兵成了一種職業。既然是職業,自然要常年當兵,而且有一定的要求,不再是之前那樣是個男人就行。另外,既然是一份職業,自然是要給工資的。而且打了勝仗之後,還要給更多的獎勵。

如此一來,魏國的軍隊,迅速變得更加正規,更加職業化。但從這一點來說,魏國的軍隊就已經勝過其他國家了。除此之外,吳起在選拔士兵的時候,還設置了很多要求。據史書記載,想要做魏國的士兵,首先需要極其強壯才行。需要在穿戴全套鎧甲的基礎上,拉得開十二石以上的弩。而且還需要在拿着鎧甲武器以及口糧的情況下,半日之內能夠前進超過一百里才行。

據後世史學家估算,當時魏武卒的這一套裝備,全都加在一起的話,重量接近一百斤。揹着一百斤的東西,半天還得走出一百里路。這樣的人,放到今天的話,估計進特種部隊都夠了。

而當時的吳起,就是按照這種標準,來進行選拔的。而經過吳起的選拔之後,整個魏國滿足要求的,也就只有幾萬人而已。

就是靠着這幾萬人,吳起組建了所謂的‘魏武卒’。

除了軍制之外,在作戰方法上面,吳起也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原本在春秋時代,中原諸侯進行戰爭,主要是以車戰爲主。簡單來說,就是用馬拉着車,然後人站在車上戰鬥。在春秋時代,車的數量多少,直接標誌着國家的國力。

魏武卒有多猛?爲什麼魏國後來無法重建魏武卒? 第3張

但是吳起改革之後,魏國的這支軍隊,卻完全放棄了以往的車戰,而是改爲重裝步兵戰鬥。如此一來,魏國的重裝步兵,在面對其他國家軍隊的戰車時,單兵作戰更加靈活,單兵作戰能力更強。

最關鍵的是,和其他國家相比,魏國士兵有拼命的理由。

其他國家的士兵來打仗,只是爲了儘自己的義務,打贏了對自己也沒好處。但是魏國不一樣,魏國士兵打贏了,那是會給真金白銀的。如此一來,魏國士兵在戰場上,自然是人人拼命。

所以,經過吳起這番改革之後,魏國的軍隊迅速就強大了起來。所以接下來,吳起纔會創造那麼誇張的戰績,憑藉五萬魏武卒,幹掉了秦國的五十萬傳統精銳。

當然,如此強大的魏武卒,也不是完全沒有弊端的。最大的弊端就在於,養這種軍隊,實在是太費錢了。當時魏國經過改革之後,在戰國七雄當中,已經算是最有錢的一個國家。但即便如此,魏國還是隻能養得起幾萬魏武卒而已。而且爲了養這支軍隊,魏國基本上已經到了砸鍋賣鐵的地步了。

那麼,如此強大的魏武卒,後來爲什麼會消失了呢?爲什麼後來又無法重建了呢?

這就要說到魏國後來的歷史了。

隨着魏武卒被訓練起來,魏國迅速崛起,成了戰國七雄當中最強的一個。當時七國之中,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單獨戰勝魏國。再加上魏國當時剛剛瓜分晉國,和韓趙兩國又組成了三國同盟。在三國同盟的加持下,當時基本沒有任何國家,敢單獨和魏國抗衡。

如此一來,魏國就飄了。

所以接下來的幾十年裏,魏國開始四面樹敵。西邊和秦國開戰,東邊和齊國開戰,南邊和楚國開戰。魏國的地盤,本就處於四戰之地。如果單獨打一個國家的話,魏國肯定能贏,甚至能將其徹底吞併。但同時在多個方向開戰,就算魏國再強,也不可能同時打贏所有國家。

魏武卒有多猛?爲什麼魏國後來無法重建魏武卒? 第4張

更要命的是,後來,因爲吳起的功勞太大,引起了魏王的猜疑。所以後來,吳起不得不離開魏國,轉投楚國的懷抱。吳起離開之後,魏國這邊就失去了一個最懂打仗的人。雖然魏武卒的老底子還在,但在吳起離開之後,魏武卒基本上就處於吃老本的狀態了。同時,吳起到了楚國那邊之後,楚國軍隊又迅速崛起,逐漸可以正面抗衡魏國了。

除此之外,魏文侯去世之後,到了他兒子魏武侯的時代之後,魏國又開始逐漸和韓趙兩家鬧翻了。三家鬧翻的原因很多,但不管怎麼說,原本同爲一國的三家,本就是天然的盟友。如今魏國背後又沒了三晉聯盟撐腰,同時還四面開戰,國力自然就被逐漸消耗殆盡了。

魏武侯在位的時候,魏國好歹還能吃之前的改革紅利,可以躺着吃老本。但是到了魏武侯的兒子魏惠王在位的時候,情況就不一樣了。到了魏惠王的時候,其他國家見到魏國這邊,通過改革逐漸強大起來,也開始紛紛學着魏國變法。此後,其他國家逐漸變法成功,也開始紛紛改革軍制。

所以,到了魏惠王的時代,魏國在制度上對其他國家的優勢,已經沒那麼大了。而當年叱吒風雲的魏武卒,吃了這麼多年的老本之後,底子雖然還在,但對其他國家軍隊的優勢,已經逐漸消失了。

如此,到了魏惠王在位中後期的時候,魏惠王重用龐涓,作爲魏國的大將。龐涓其實也算一個很有能力的將軍,但和吳起比起來,那就差得太遠了。所以後來,在魏國和齊國交戰的過程當中,魏國兩次敗給了齊國。一次是桂陵之戰,一次是馬陵之戰。

這兩場大戰,對強大的魏武卒來說,可以說是毀滅性的。尤其是馬陵之戰,幾乎把魏國內部所有的魏武卒精銳,都給消滅光了。

照理來說,魏國之前既然能組建出魏武卒,那馬陵之戰以後,就算魏武卒精銳被消滅乾淨了,只要按照當年吳起的辦法,再訓練一批不就可以了嗎?

魏武卒有多猛?爲什麼魏國後來無法重建魏武卒? 第5張

還真沒那麼容易。

訓練魏武卒,這事有點像造船。打個比方,吳起就是那個造船的人,他之所以能把船造出來,一方面是因爲他懂造船的每一個細節,另一方面,也是因爲當時的魏國,有錢讓武器造‘魏武卒’這艘船。

而吳起離開之後,魏國內部已經沒有人懂造船了,最多隻懂修船。所以,後來吳起雖然離開了,但魏武卒的老底子還在。這艘船上,哪裏出了問題,只要換個零件就好了。換零件這件事,當時的魏國將領是可以做的。

但是,等到馬陵之戰結束以後,這艘船徹底被齊國給打沒了。此時魏國想要重建魏武卒,就等於是要重建一艘船。建造和修補的難度,那是截然不同的。而在當時的魏國,也沒有人像當年的吳起那樣,懂得如何建造整個魏武卒。

說白了,吳起是真正的不世出的人才。這種人才,魏國當時沒有。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最關鍵的原因,那就是魏國沒錢了。

當年吳起能夠組建魏武卒,是因爲當時魏國剛剛變法成功,國家有錢。有了足夠的錢,才能製造足夠的武器裝備,並且養常備軍隊。但到了馬陵之戰以後,魏國早就不像當年那麼有錢了。

之所以會沒錢,原因其實很多。首先,經過連年征戰之後,魏國的國力被消耗的太嚴重,錢都花光了。其次,因爲魏國之前四處樹敵,導致他需要在不同的方向,防備不同的敵人。如此一來,國防開支大幅提升。

另外,後來在秦魏兩國交戰過程當中,魏國還丟掉了山西運城地區的解池。解池是中國古代開發最早的一座鹽礦,據說上古時期,黃帝和炎帝打架,就是爲了這座鹽礦。而對於之前地位魏國來說,解池產鹽的收入,佔了國家財政收入的很大一部分。甚至可以說,一座解池,就養活了半個魏武卒。

魏武卒有多猛?爲什麼魏國後來無法重建魏武卒? 第6張

但是後來,這座解池,以及原屬於魏國的其他關鍵資源點,都被其他國家奪走了。沒了這些資源點,魏國的金錢產出瞬間暴跌,自然就沒錢了。沒有了錢,魏國想要再組建一支魏武卒,自然是癡人說夢。

別的不說,光是那幾萬人的武器和鎧甲,製造起來就是一個天文數字。而對於當時的魏國來說,這都是無法承受的。

所以,馬陵之戰結束以後,魏國就再也沒有組建出真正的魏武卒,只能恢復當年春秋時代的兵制,繼續讓大家義務參軍。但如此一來,魏國軍隊的戰鬥力,反倒是不增反減。這也是爲什麼到了戰國後期的時候,魏國明明還能組建二三十萬軍隊,卻在秦國面前,連一個回合都走不過去。

因爲那個時候的魏國軍隊,早就不是當年的魏武卒了。

如果戰國末期的時候,魏國還能拿出二三十萬魏武卒,那魏國不光不會被滅,說不定都能反推秦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