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晉文侯去世後,晉國爲何出現長達數十年的內亂?

晉文侯去世後,晉國爲何出現長達數十年的內亂?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晉國(前1033年—前376年),周朝周武王之子的姬姓諸侯國。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公元前745年,晉國的老國君晉文侯,因病去世了。

請注意,這裏說的是晉文侯,不是那位稱霸中原的晉文公。和晉文公相比,晉文侯在歷史上的名氣,似乎要小一些。不過在晉國的歷史上,晉文侯卻是一個極爲關鍵的君主,意義甚至比後來的晉文公更大。

因爲正是晉文侯在位期間,周王室經歷了那場著名的‘烽火戲諸侯’,以及後來的平王東遷。正是晉文侯在位期間,歷史從西周進入了東周時代。而在這個過程當中,晉文侯做了很多事情,比如幫周王室驅逐犬戎,幫助平王東遷等等。

晉文侯去世後,晉國爲何出現長達數十年的內亂?

正是因爲這些原因,晉國在春秋初期的時候,就成了一流的大國。後來晉國在整個春秋時代的霸業,基本上都是站在晉文侯的肩膀上進行的。

然而隨着晉文侯去世,當時整個晉國都沒有想到的是,這會是此後晉國長達數十年亂局的開始。

晉文侯去世後,他的兒子即位,史稱晉昭侯。晉昭侯即位之後,第一時間把曲沃這塊地方,封給了自己的叔叔成師,史稱曲沃桓叔。但在這之後,這位晉文侯的叔叔,並不滿足於此,而是想要取而代之。所以,接下來的七十年時間裏,曲沃這一脈,就開始常年和國君一脈打仗,搞得整個晉國不得安寧。

直到七十年之後,曲沃一脈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徹底幹掉了國君這一脈,並且成功取而代之。這件事,被後世稱之爲‘曲沃代翼’。

晉文侯去世後,晉國爲何出現長達數十年的內亂? 第2張

這場長達七十年的晉國內戰,不光深刻影響了晉國的歷史,同時也標誌着西周時期的禮樂制度,徹底崩壞。另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件事的結果,也爲後來晉國最終被瓜分的結局,埋下了一個伏筆。

想要說清楚這件事,我們還得從晉文侯在世的時候說起。

在西周時代,晉國一直都是周王室最得力的助手之一,而且一直都是一個大國。晉國的初代國君身份非常特殊,他爹是周武王,姥爺是姜子牙。從小和周成王一起長大,一起接受那位會解夢的‘周公’輔佐。

所以後來,他就被分封到了晉國,負責拱衛周王室。

正是因爲有這麼一段歷史,導致晉國從建立的那天開始,就一直是一個大國。而接下來在整個西周時代,晉國也一直緊跟着周王室的腳步,算是周王室最給力的支持者。

到了西周末期,周王室這邊,傳到了周幽王;而晉國這邊,就傳到了晉文侯。到了晉文侯這個時代,周王室其實已經衰落到一個臨界點。至於當年周王室所制定的那套周禮,也沒多少人遵從,各大諸侯國蠢蠢欲動,而且內部也開始出現一些問題。

就連晉文侯本人,當年登基也不太順利。當年晉文侯雖然是太子,但是他爹死後,他的叔叔直接搶先登基了。沒辦法,後來晉文侯還是去國外待了一段時間,湊齊了人手之後,這才終於回國,幹掉了他叔叔,自己做了晉國國君。

從晉文侯登基的這個事,我們也能看出來,其實當時已經開始出現禮樂崩壞的問題了。如果放在西周鼎盛時期,這種事只要出現,周王室馬上就會派人前來解決,哪還會等到晉文侯自己處理?所以這也就意味着,當時周王室的問題已經很多了,已經無力再管其他諸侯國的事情。

如此,在晉文侯登基十年之後,終於發生了那場著名的‘烽火戲諸侯’事件。後世對於烽火戲諸侯這件事,一直存在爭議。很多史學家認爲,或許根本沒有所謂的烽火戲諸侯。但就算沒有這件事,當時周幽王出於種種原因,廢了自己的王后和太子,這件事肯定是確鑿無疑的。

然後,王后的孃家申國,就聯合了西邊的犬戎,直接殺向西周首都鎬京。最終,鎬京被犬戎攻破,然後洗劫一空。連整個鎬京城,都被付之一炬。

晉文侯去世後,晉國爲何出現長達數十年的內亂? 第3張

在這之後,晉國作爲周王室最親密的跟班,自然要出兵。和其他幾個諸侯國聯手,一起把犬戎趕回了老家。不過既然當時周幽王已經被殺了,那大家自然就要推舉周幽王的太子做新的天子,這就是周平王。既然鎬京已經被燒沒了,繼續重建成本又太高,自然只能搬家去其他地方,這就是平王東遷。

在整個平王東遷的過程當中,晉國出了不少力,同時也得到了不少實惠。而周平王東遷之後,此後的二十年裏,晉國就利用這份功勞,以及當時周王室對晉國的依賴,開始迅速擴張。正是這二十年的努力,奠定了晉國作爲一流大國的地位,所以後來晉國才能成爲中原第一強國。

二十年之後,又發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當年周平王登基的時候,雖然是以太子身份登基的,合理合法。但是別忘了,之前恰恰也正是這位太子,帶着自己的姥爺申國,以及西邊的犬戎,攻陷了鎬京。所以當時也有一些諸侯國,不認可週平王的天子地位。甚至還有一些諸侯,乾脆推薦了周幽王的一個弟弟登基,這就是周攜王。

所以,在平王東遷之後長達二十年的時間裏,周王室一直都是兩王並立的局面,誰都奈何不了誰。

直到二十年之後,這一年,晉國忽然插手了。

沒有人知道,當時晉文侯到底和周王室達成了怎樣的協議,反正在這一年,晉文侯主動出兵,進攻了周攜王,而且最後還殺了周攜王。幹掉周攜王之後,晉文侯就被任命爲周王室的最高執政,有點類似於所謂的‘宰相’。此後,晉文侯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打着周王室的名義,在山西地區合法地搞擴張。

就這樣,後來晉文侯又擴張了十四年,終於壽終正寢,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而到了晉文侯去世的時候,晉國已經隱隱成爲了整個中原最頂級的強國。只有齊國鄭國等少數幾個強國,還能夠媲美。

晉文侯的一生,無疑是爲晉國的強大,鋪平了道路。如果沒有晉文侯的發展,晉國恐怕就要錯過東周初期的這段黃金髮展時間。但同時,晉文侯在位的時候,也爲晉國埋下了一個大雷。

晉文侯去世後,晉國爲何出現長達數十年的內亂? 第4張

晉文侯在位的時候,他有一個同父同母的弟弟,名叫姬成師。姬成師只比晉文侯小三歲,兩人從小一起長大。後來,晉文侯回國奪權的時候,姬成師也出了不少力。而晉文侯在位的三十多年裏,姬成師也是盡力輔佐自己的哥哥,一直是盡心盡力。

再加上晉文侯這個哥哥,一直都比較照顧自己的弟弟。所以在當時的晉國,姬成師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地位極高。

而等到晉文侯去世,他的兒子晉昭侯即位的時候,此時的姬成師,已經五十多歲了。經過幾十年的磨礪之後,此時的姬成師,論名望在晉國內部無人可比,論才能更是沒得說,論人氣更是有很多晉國貴族的支持。反觀晉昭侯,只有晉文侯嫡子的這麼一個身份,政治資本其實遠不如自己的叔叔。

所以,晉文侯去世之後,姬成師就開始有想法了。

憑什麼我只能做一個貴族呢?

不管是聲望還是能力,我都遠在我侄子之上。之前我哥哥在世的時候,我因爲出生晚了幾年,只能做一個臣子。爲什麼如今換上一個晚輩上臺,我還是得對他俯首稱臣呢?

野心這種東西,是不可能自己消滅的。一旦出現,肯定就會迅速膨脹起來。

晉昭侯登基之後,爲了安撫自己的叔叔,直接把曲沃這塊地方,封給了姬成師。曲沃是當時整個晉國最重要的一個地方,甚至絲毫不次於晉國首都。而且,曲沃被封給了姬成師之後,姬成師還大肆擴建城牆,最後把曲沃搞得比晉國首都還大。

這種事情,顯然是嚴重違背周禮的。如果放在西周鼎盛時期,光是這個行爲,就足以引來周王室的責罰。可惜此時周王室自顧不暇,自己還得看晉國的臉色。而晉國內部,晉昭侯也制衡不了自己的叔叔。如此一來,姬成師自然是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了。

眼見曲沃迅速發展,晉國內部也有很多人,開始轉而投靠曲沃這邊。一時之間,曲沃竟然成了晉國的第二個政治中心。甚至就連晉國首都翼城,還要更像是首都。

對此,晉昭侯雖然非常不滿,但是也無可奈何。畢竟,不管是政治手腕還是聲望,晉昭侯都比不上自己的叔叔。至於說後世那些削除地方藩王的手腕,估計當時晉昭侯也不知道,知道了也沒能力用。所以接下來的七年裏,晉昭侯就只能看着自己的叔叔,一步步做大,一步步開始威脅自己的地位。

晉文侯去世後,晉國爲何出現長達數十年的內亂? 第5張

直到七年之後,作爲叔叔的姬成師,首先出手了。

當時在晉昭侯身邊,有個叫潘父的大臣。史書上也沒記載,這個潘父到底是幹什麼的,更沒記載當時姬成師給了潘父什麼好處。總之,最後這個潘父,找機會直接殺了晉昭侯,然後派人去迎接姬成師,回來做國君。

如果放在後世,到了這一步,姬成師其實已經贏了。比如明朝,朱棣和朱允炆同樣也是叔侄搶皇位,朱允炆還沒被身邊的大臣幹掉,只是守城大將把城門打開了,朱允炆就輸了。相比之下,當時姬成師的作戰成果,明顯要比朱棣更高。

但問題是,兩個時代的基本規則不同。

春秋時代,雖然傳統的禮樂制度已經廢了,但還是有很大一批人,支持所謂的正統,堅決捍衛‘嫡長子繼承製’。所以,當晉昭侯被殺,姬成師開開心心地帶着人來到晉國首都的時候,卻忽然發現,眼前有一大堆人反對他,直接擺開陣勢繼續和他開幹。

而且,雙方打了一仗之後,姬成師忽然發現,自己竟然還打不過這幫人!所以後來沒辦法,姬成師只能帶着自己的人,灰溜溜地退回了曲沃。而翼城這邊,則是擁立了晉昭侯的兒子,史稱晉孝侯。至於那位潘父,本想着刺殺晉昭侯之後,可以得到一份擁立之功。但如今,既然姬成師已經退回去了,他自然得不到什麼好果子,很快就被全族殺絕了。

這就是曲沃一脈,和國君一脈的第一次交手。

這次交手,雖然是以曲沃一脈的失敗而告終,但此時的曲沃一脈,已經徹底壯大。所以國君一脈雖然勝了,但是也無法徹底清理掉曲沃一脈。所以從這一戰開始,晉國就等於是徹底一分爲二,變成了兩個政權。

此後的六十多年裏,晉國基本上再沒半天的消停日子,這兩派圍繞着國君的寶座,開始鬥得你死我活。

八年之後,已經73歲的姬成師,終究還是沒能實現自己的願望,最後遺憾離世。姬成師死後,他的兒子姬鱔即位,這就是曲沃一脈的第二位掌門人。姬鱔掌權之後,因爲晉國兩派的鬥爭變得更激烈了。就這樣又鬥了七年之後,姬鱔又找了一個機會,派人去翼城刺殺了晉孝侯。

晉文侯去世後,晉國爲何出現長達數十年的內亂? 第6張

晉孝侯被刺殺後,姬鱔趁機再次率領軍隊,前去進攻翼城。結果這一次,姬鱔重蹈了他爹的覆轍。雖然晉孝侯這位國君被殺了,但國君這一脈的抵抗力度,卻強得驚人。所以,姬鱔這次進攻,最後仍是以失敗告終。

曲沃代晉第二戰,曲沃再敗,晉國國君再勝。

第二戰之後,又過了六年,曲沃一脈再次進攻。不過這一次,曲沃一脈沒有單打獨鬥,而是賄賂了周王室,並且聯合其他諸侯國一起進攻晉國國君一脈。這一下,國君一脈徹底擋不住了,只能敗退。不過,在這之後,可能是因爲分贓不均之類的原因,曲沃一脈又和周王室鬧掰了,所以周王室又開始轉過來支持國君一脈。

所以最終,曲沃代晉第三戰,仍是以晉國國君一脈勝出而告終。不過和前兩次不同的是,這次曲沃一脈重創了國君一脈,就連當時在位的晉鄂侯,最後也是死得不明不白,此後由晉鄂侯的兒子即位,史稱晉哀侯。這一次,曲沃一脈雖然仍舊失敗了,但是卻重創了國君一脈。

三戰之後,沒過兩年,曲沃這邊的姬鱔就去世了。姬鱔死後,其子姬稱掌權,這是曲沃一脈的第三代掌門人。姬稱掌權七年之後,再次進攻國君一脈。這一次,曲沃一脈大獲全勝,還俘虜了晉哀侯。此後,國君一脈立晉哀侯的兒子爲國君,史稱晉小子侯。而曲沃這邊,見到晉哀侯已經不是國君了,索性乾脆直接把他給殺了。

到了這個時候,曲沃一脈已經徹底掌握了主動權。在晉國內部,支持國君一脈的人,也越來越少了。此後,又過了四年,姬稱直接把那位晉小子侯騙到了曲沃,然後將其殺掉。到了這個時候,曲沃一脈其實已經勝利了。

晉文侯去世後,晉國爲何出現長達數十年的內亂? 第7張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周王室卻忽然插手,派兵幫助晉國國君一脈,並且擁立了晉哀侯的弟弟,這就是晉國國君一脈,最後的一位國君了。

到了這個時候,曲沃一脈忽然發現,原來自己想要徹底取代國君一脈,除了要在戰場上取得勝利之外,還需要解決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周王室的支持。雖說周王室已經衰落,但如果周王室不承認他們,他們也沒轍。

所以,此後的二十八年裏,曲沃一脈開始以更加溫和的手段,侵吞整個晉國的國土,掌握更多的權力。與此同時,曲沃一脈也在盡力和周王室搞好關係,想要得到周王室的支持。

如此,二十八年之後,等到曲沃一脈和周王室的關係搞得差不多了,終於正式出兵,滅了國君一脈。此後,周王室又給曲沃一脈正名,正式任命姬稱爲諸侯。至此,曲沃一脈,終於徹底取代了國君一脈。

這就是歷史上‘曲沃代晉’的全過程。

縱觀曲沃代晉的整個過程,我們不難發現:這場長達七十多年的晉國內戰,雖然從表面上來看,只是屬於晉國國君和曲沃一脈,兩派之間的爭鬥。但實際上,這卻代表着周王室的權威。

如果曲沃代晉成功,那就意味着周王室已經徹底喪失了約束諸侯的能力。在這之後,周王室對幾個強大的諸侯國,就再也沒什麼控制可言了。而且,這也意味着,以後各國無需在遵循嫡長子繼承製。而嫡長子繼承製,恰恰正是周王室合法統治天下的一個基礎。

所以,曲沃代晉的成功,遠比單純地換個國君,影響要大得多。

除此之外,這件事對晉國曆史的影響,更是極爲深遠。

曲沃代晉成功之後,那位曲沃一脈的掌權人,正式成爲晉國國君,史稱晉武公。不過,晉武公剛剛登基一年多以後,便因病去世了。此後,他的兒子即位,史稱晉獻公。

晉文侯去世後,晉國爲何出現長達數十年的內亂? 第8張

這位晉獻公,就是歷史上那位大名鼎鼎的晉文公他爹。

晉獻公掌權之後,就開始擔心以後再出現‘曲沃代晉’這樣的事情。畢竟,曲沃一脈可以取而代之,那麼其他分支自然也有這個資格。而且,晉獻公本人還有很多兄弟和兒子,他們的後代,會不會也做出同樣的事情呢?

所以後來,晉獻公就開始對晉國宗室下手。此後幾年裏,整個晉國內部,所有宗室幾乎被晉獻公自己清理乾淨了。而到了晉獻公晚年的時候,晉獻公甚至連自己的兒子也不放過。除了繼承國君之位的那個兒子之位,其他幾個兒子,全都被晉獻公趕出了晉國。

這就是爲什麼,晉文公登基之前,會在列國流亡很多年的原因。

經過晉獻公的這場清理之後,晉國公室的力量,瞬間暴跌,以後確實不會再出現‘曲沃代晉’這類事情了。但問題是,在這之後,等到晉文公即位的時候,晉文公忽然發現,自己已經無人可用了。

在此之前,一般諸侯國的國君,都會用自己家的親戚。但此時晉國內部,已經沒幾個宗室成員了。而且就連晉文公本人,也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制度,所以將這個制度延續了下去。

既然宗室沒了,那接下來,晉文公自然就只能用那些忠於自己的大臣了。好在之前晉文公流亡多年,身邊一直有一批追隨自己的人。所以晉文公掌權之後,就開始重用這些人。這些人也沒讓晉文公失望,後來確實幫助晉文公做了很多事情,這才導致晉文公最後得以順利稱霸。

但問題是,這些人的後代,可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因爲晉國宗室衰落,導致這些人的後代,開始快速掌權,逐漸形成了多個士大夫家族,輪流掌權。後來,這些人的後代,更是直接把持了朝政,徹底架空了晉國國君。再之後,這些家族又開始相互混戰,等到只剩下三個的時候,乾脆直接瓜分了整個晉國。

晉文侯去世後,晉國爲何出現長達數十年的內亂? 第9張

這就是歷史上的‘三家分晉’。

三家分晉,之所以能夠成功,其源頭其實就在這裏了。如果當時晉國公室力量還比較強大,三家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有機會去瓜分晉國的。

而這所有的一切,究其源頭的話,恐怕都要歸咎到最初的晉文侯身上。晉文侯雖然讓晉國強大了起來,但是也留下了很多禍根。而且,晉文侯親自幹掉了周攜王,也給後世開了一個壞頭。至於後來晉國內戰的問題,只能說是他的後代在學習他這個先祖。

既然他這個先祖可以這樣做,那晉國的後代,自然也可以這樣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