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秦國作爲春秋時期的強國,爲何在戰國初期衰落爲二流國家?

秦國作爲春秋時期的強國,爲何在戰國初期衰落爲二流國家?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4.3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秦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07年),周朝時在西北地區建立的諸侯國。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作爲春秋時期四大強國之一的秦國,之所以會在戰國初期,衰落成一個二流國家,最主要的原因其實有兩個。

一是因爲晉國的存在,晉國太強,導致秦國在整個春秋時期,根本就走不出函谷關。二是因爲秦國有一個特別不好的制度,叫做殉葬。有能力的大臣,在國君死後都會被拉去殉葬。這樣一來,秦國就出現了無人可用的局面,自然會逐漸衰落了。

當然,想要更好地說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還是得簡單來回顧一下,秦國的特殊歷史。要不然我們恐怕很難理解,爲什麼秦國後來會出現那些特殊的問題。

秦國的先祖,原本是周王室的御用馬伕。在西周時代,養馬其實是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因爲這直接關係到國家的軍隊實力。所以後來,周王室見到秦國的先祖,養馬養得實在不錯,也算是有點功勞,所以就分了一塊地,封給了秦國的先祖。

秦國作爲春秋時期的強國,爲何在戰國初期衰落爲二流國家?

這塊地方,大致在今天的甘肅天水一帶。因爲這塊地方,在當時叫做秦地,所以後來被分到這塊地方的人,就稱之爲‘秦人’。

秦國的國號,也是這麼來的。

在西周時期,甘肅這邊絕對是真正的不毛之地。當時所謂的中原,指的是以黃河中下游爲核心的那一帶。至於甘肅這邊,基本就沒什麼人生活。偶爾有一些人,也被周王室視作蠻夷,根本不受周王室的管轄。

所以,當時周王室對秦人先祖的分封,基本上就是一張空頭支票。估計當時周王室也沒想過,讓秦人先祖在這邊壯大到什麼程度,只是想要給他們一塊地方,替周王室更好地養馬而已。

不過,這對於秦人先祖來說,倒是也足夠了。有這麼一塊地方,總比沒有強。雖然暫時看起來差一點,但是也可以日後慢慢建設嘛!

所以,從這時開始,接下來的上百年時間裏,秦人的先祖,就開始了漫長的建設道路。不但讓原本惡劣的生存環境,變得更適合生活,同時還從周圍的戎狄手裏,搶到了不少地盤。

對於秦人的先祖來說,被封在這麼一個窮鄉僻壤,倒也未必就一定是壞事。至少,封在這邊的話,完全可以合法擴張。不像黃河中下游那一帶,所有的地盤基本上都被瓜分乾淨了。再想擴大地盤,就只能和其他諸侯國打仗,根本就不合法。

而秦人這邊,只要打退了戎狄,打下來的地盤,基本上都可以歸秦人自己佔領。

所以,接下來的上百年時間裏,在整個西周中後期,秦人的先祖不斷擴張地盤逐漸擴大到關中地區。關中地區在中國古代,向來是真正的兵家必爭之地,易守難攻。這也爲後來秦國特殊的地理位置,埋下了一個伏筆。

秦國作爲春秋時期的強國,爲何在戰國初期衰落爲二流國家? 第2張

不過,請注意,直到這個時候,我們依然只是稱秦人,而沒有稱秦國。

因爲當初周王室分地盤的時候,根本就沒給秦國任何爵位和封號。導致秦人的先祖,雖然已經實際佔領了很大一塊地盤,但實際上還不是一個諸侯國的國君,只是周王室的馬伕而已。這種尷尬的處境,在整個西周時代,其實一直都沒有被解決。

不過,到了西周末年的時候,一個特殊的歷史事件,終於解決了這個問題。這件事,就是西周滅亡。

西周末期,隨着犬戎攻破了西周首都鎬京,周幽王被殺,西周自此滅亡。鎬京被攻破之後,各地諸侯國紛紛派兵前來救援,這其中就有秦人這一脈。當時的秦人,雖然還沒得到正式冊封,但麾下同樣有一支軍隊。所以當時秦人的先祖,也參加了這次救援行動。

最終,在諸侯們的合力營救下,犬戎被趕跑了,但是鎬京也被付之一炬。所以在這之後,周王室只能遷都洛邑,東周自此開始。與此同時,秦人的先祖還和其他諸侯一起,擁立了周平王登基。

此時的秦人,既有護駕之功,又有擁立之功。再加上之前多年養馬的功勞,再不給一個爵位,好像也有點說不過去了。所以,新即位的周平王,終於是大方了一次,給秦人的首領封了個爵位。但不得不說,周平王還是有點小氣。哪怕秦人立下了這麼大的功勞,周平王依然只是給了一個伯爵而已。

相比之下,宋國是公爵,齊國是伯爵。秦國的爵位,遠遠遜色於他們。

不過,對於秦人來說,這個結果已經很好了。至少,從這時開始,秦國算是正式成立了。而且,最關鍵的是,在這場西周滅亡的鬧劇當中,秦國不光得到了一個正式建國的許可,同時還得到了一張重要的空頭支票。

秦國作爲春秋時期的強國,爲何在戰國初期衰落爲二流國家? 第3張

當時周平王遷都之後,除了給秦國一個伯爵之外,同時還許諾給秦國,只要秦國可以趕跑西邊的犬戎,所有收回來的地盤,都歸秦國自己所有。當時西邊的所有地盤,都已經不歸周王室所有。所以周王室的這個許諾,自然也沒什麼價值,還是得靠秦國自己去打拼。

但問題是,周平王的這個承諾,等於是給了秦國一個合法擴張的權力,這就好辦了。

相比之下,同時代所有地處中原腹地的諸侯國,爲了爭奪一些已經成熟的地盤,早已鬧得不可開交。但秦國卻可以肆無忌憚地在西方擴張,而且還是合法的。有了這個合法擴張的權力之後,接下來的秦國,就算想不強大,都不可能了。

此後的百年裏,秦國曆經九代國君的擴張,終於佔領了整個關中,成爲了真正的大國。到了第九位國君秦穆公在位的時候,秦國幾乎已經徹底佔據了關中地區,而且拿下了函谷關這種天險要塞。自此之後,秦國就變得進可攻退可守,完全可以擋住函谷關以外的諸侯國的進攻了。

與此同時,秦穆公在位的時候,中國歷史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秦穆公在位初期的時候,當時正趕上齊桓公稱霸的那段時間。當時周王室已經衰落,各大諸侯國紛紛開始爭霸。而齊桓公的成功稱霸,則是爲其他諸侯國起到了一個表率作用。所以在這之後,整個春秋時代,其他所有諸侯國,基本上都是按照齊桓公的路子來的。

當時的秦穆公,自然也有志於爭霸這件事。但問題是,以秦國特殊的地理環境來說,想要爭霸,首先得走出關中,深入中原才行。到了這個時候,函谷關天險的存在,就成了一柄雙刃劍。

一方面,因爲函谷關的存在,其他諸侯國想要攻入關中,幾乎不太可能。但另一方面,秦人想要走出函谷關,也變得困難重重。

當時的秦國,在東邊只有三個鄰居,分別是晉國、周王室以及楚國。這三個鄰居,哪個都不是秦國能輕易戰勝的。尤其是走函谷關這條路的話,就勢必要和晉國爭奪地盤。而當時的晉國,幾乎可以說是等同於齊國的一流強國。秦國想要從這樣的強大諸侯國手裏佔便宜,難度自然可想而知。

秦國作爲春秋時期的強國,爲何在戰國初期衰落爲二流國家? 第4張

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裏,秦穆公其實並沒有想過要和晉國開戰,而是想要通過聯姻的手段,從對方手裏換取一條通道。

此後的幾十年裏,秦穆公首先迎娶了晉國老國王的女兒,成了晉國的女婿。但結果,晉國根本不買賬。晉國倒是認秦穆公這個女婿,但想要通道的話,那真的是門都沒有。

然後,老國王去世,老國王的兒子,也就是秦穆公的一個大舅哥即位。這位大舅哥即位之後,依然不肯給通道。所以雙方只能動武,動武的結果,就是這位大舅哥在戰場上被抓,但晉國本身無損。所以最終,雙方只能恢復友好關係,大舅哥把自己的兒子送到秦國做人質。

對於這個被送來做人質的大侄子,秦穆公可以說是費盡了心血,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本想着這小子回國之後,能夠賣秦穆公這位老丈人一個面子。但結果,在那位大舅哥臨終之前,這位侄子兼女婿,根本連招呼都沒打,就逃回了晉國。而他回到晉國之後,同樣也是不承認之前的所有承諾。

這下子,秦穆公終於急了。所以,在這之後,秦穆公幹脆找到自己的另外一位大舅哥,支持他回國做國君。在秦國的全力支持下,這位大舅哥順利回國,搶回了王位。至於那位女婿兼侄子,最後就只能戰敗被殺了。

而這位被秦國支持回國的大舅哥,就是歷史上那位大名鼎鼎的晉文公。

晉文公回國之後,其實依然不打算承認之前的承諾。晉文公也不傻,知道放秦國東出的危害有多大。當時的晉國,正有志於成爲下一個霸主國。老牌霸主齊國,在齊桓公去世之後,內部陷入了混戰,早就丟掉了霸主的位置。而南方的楚國,則是虎視眈眈,成了晉國最大的對手。

這種局面下,如果放秦國東出,無疑是給自己增加了一個新的對手,晉文公自然不會答應。但同時,晉文公又比之前兩任晉國國君聰明,知道不能輕易得罪秦國。

所以接下來,晉文公就聯繫秦惠公。大致意思就是,我家老祖宗打下來的地盤,我肯定是不能輕易給你。但是我們可以聯手去打楚國,這樣打下來的地盤,我們對半分。我能徹底壓制楚國,你也能得到東出的通道,豈不是兩全其美嗎?

秦國作爲春秋時期的強國,爲何在戰國初期衰落爲二流國家? 第5張

秦穆公一聽,覺得也很有道理。所以接下來,秦國就開始幫着晉國打楚國。正是因爲秦國的幫助,晉國很快就把楚國給打下去了,所以不久之後,晉文公順利稱霸,成爲了春秋時代的第二位霸主。

但是,打着打着,秦穆公發現事情有點不對勁了。

秦穆公發現,雖然秦國和楚國打了好幾個來回,地盤也確實佔了一些。但同時,晉國得到的地盤更大,而且秦國還是沒有東出的道路,依然被晉國堵在了西邊。這樣下去的話,如果楚國被滅了,那晉國就徹底把所有通道都堵死了,秦國就再也別想東出了。

就算爲了秦國東出,秦國也不能再打楚國了。非但不能再打,反倒是要幫助楚國,抗擊晉國。

於是,從這時開始,秦國又開始轉變國策,轉爲聯楚抗晉。

到了這個時候,秦國和晉國之間,註定已經不可能善了,肯定是要打一架之後,才能重新開始談條件。所以,此後不久,趁着晉文公去世,秦國果斷派兵,偷偷進入中原腹地,打算在中原腹地駐軍,打下一塊飛地。

但沒想到的是,新即位的晉國國君,同樣也不是軟柿子。得知此事之後,果斷在崤山設伏,最後一舉重創秦軍。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崤山之戰。

崤山之戰結束後,此後的幾年當中,秦國又多次和晉國交戰,基本上都是敗多勝少。畢竟,從國力的角度來說,晉國要強太多了。直到最後一次,秦國勉強打贏了,算是報了之前崤山之戰的仇。但是在這之後,秦穆公也知道,秦國肯定幹不過晉國。所以只能重新和晉國議和,雙方繼續做好鄰居。

幾次東出的失敗,開始讓秦國的統治階層明白,東出或許已經不現實了。想要東出,就不可能繞過強大的晉國。而面對晉國,秦國之前什麼招數都用了,依然不管用。所以,只要晉國強大一天,秦國就註定不可能有東出的機會。

秦國作爲春秋時期的強國,爲何在戰國初期衰落爲二流國家? 第6張

至於連晉滅楚,從楚國那邊打開通道,那就更不現實了。一旦楚國被滅,晉國瞬間佔據天下超過一半的地盤。到時候別說東出,秦國被晉國反過來滅掉,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從這時開始,秦國又一次轉變了國策,開始把東出的國策,調整爲統一西方。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此後整個春秋中後期,秦國都沒有再去試着東出,而是一直在西邊擴張,逐漸統一了整個西方。

除此之外,秦穆公臨終之前,還做了一件事,這件事也是徹底改變了秦國的歷史走向。秦穆公臨終之前,直接下令,要求一百多人爲自己殉葬。

殉葬這件事,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並不算稀奇。尤其是在先秦時期,更是司空見慣。但問題是,秦惠公要求爲他殉葬的這一百多人裏面,不光有他的妃子和奴隸,還有當時秦國內部最有才華的幾個大臣。

讓朝堂上最有才的幾個大臣殉葬,真不知道當時秦穆公是怎麼想的。

秦穆公的這個做法,無疑是開了一個壞頭。自此之後,秦國之外的人才,一聽到秦國的名字,都會不斷搖頭。畢竟,沒有哪個人才願意心甘情願去給別人殉葬。所以在這之後,中原諸國的人才,寧可去宋國魯國這樣的二流國家做官,也不願意去秦國執政。

與此同時,地處中原的晉國,也開始爲了壓制秦國,對秦國進行各種封鎖。除了經濟上的封鎖,禁止商人通過晉國國境,向秦國買賣東西之外,晉國也開始在中原地區進行文化輸出,宣傳秦國只是一個愚昧落後的國家。所有人才要是去了秦國,以後都得殉葬。

當時那個時代,又沒有報紙或者電視這種東西,秦國人又被堵在函谷關以西,根本走不出來,想解釋都沒法解釋。所以時間長了之後,大家都覺得秦國不是什麼好地方,自然也沒有人才,願意去秦國做官了。

這也是爲什麼後來孔夫子周遊列國的時候,好多國家都去了,唯獨不去秦國的原因。除了秦國比較遠,晉國又不讓他們去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在當時的人們,秦國太過野蠻落後,根本不值得去傳播自己的學問。

秦國作爲春秋時期的強國,爲何在戰國初期衰落爲二流國家? 第7張

沒有外部的人才引進,再加上晉國又進行各種封鎖,這樣一來,秦國想不衰落都難了。所以接下來的兩百多年裏,秦國一直在不斷衰落,逐漸從四大強國之一,衰落成了一個二流諸侯國。

當然,凡事有弊就有利,秦國衰敗的原因,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秦國日後可以延續甚至崛起的原因。正是因爲秦穆公去世的時候,把所有人才都殉葬了,所以後來秦國沒有出現晉國那邊的六卿世家,沒有出現‘三家分晉’或者‘田氏代齊’這樣的情況。

與此同時,正是因爲晉國擋住了秦國的發展,所以在整個春秋時代,秦國只能向西邊發展,最終統一了西方。這也爲戰國時期,秦國具有廣闊的後方,可以獨自面對六國的圍攻,埋下了一個伏筆。

最新文章